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国际糖尿病联盟的4幅"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自我管理行为(DSCS)、抑郁程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 h PBG、Hb Alc、自我管理行为6个维度得分、SDS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模式能有效帮助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减轻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1~6月未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管理的100例住院GDM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设置糖尿病专科护士岗位后由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10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对GDM知识的知晓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结果:干预组对GDM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和患者巨大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岗位在GDM专科设置后使糖尿病教育方法更具针对性,有效促进孕妇血糖的达标,并提高孕妇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生-护士-患者"三人行"项目对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8月我科初次使用胰岛素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合糖尿病管理要求对出院后的两组患者予以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医师-护士-患者"三人行"项目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在血糖监测、服药、运动和饮食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Hb Alc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师-护士-患者"三人行"项目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HbAlc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络跟踪系统在患者初始胰岛素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跟踪系统成立"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团队,对本组研究对象进行初始胰岛素血糖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空腹平均血糖、血糖达标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胰岛素注射技术。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平均血糖明显下降,血糖达标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与胰岛素注射技术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网络跟踪系统应用于患者初始胰岛素血糖管理中,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提高其血糖达标率,帮助其系统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胰岛素注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照表在非糖尿病专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74名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分为干预组(142人)和对照组(132人),分别在胰岛素对照表使用前、使用后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及胰岛素技术操作考核结果有无差异;细化分析6个月时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关键点掌握情况有无差异。结果胰岛素对照表在非内分泌专科病房应用后,干预组护士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士在部分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关键点问题上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对照表的使用,提高了非糖尿病专科临床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水平,且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确保了临床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提高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应用RAID质量改善模型,建立多学科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制定联络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和糖尿病患者同质化护理方案。对40名联络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操作以及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分别在联络护士培训前后选取本院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各120例,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自身疾病相关护理常规,干预组接受同质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在入院当天和出院1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培训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情景模拟考核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中,饮食、运动以及遵医嘱服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培训前后的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ID模型应用于糖尿病规范化团队管理,可提高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和专科操作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提升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管理配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强化血糖管理配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血糖控制率以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评分差异,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2个月后,患者FBG、2 h PBG、Hb A1c和GSP水平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血糖控制率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上升(P 0. 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强化血糖管理配合个性化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意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1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而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问卷调查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变观察,并对血糖达标率进行统计。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注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复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 h血糖值及HbA1c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同伴支持,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明显提高,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胰岛素注射技术对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对68例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采用大课堂教育、胰岛素工具包“一对一”等方式进行指导,出院后通过电话、短信随访,3个月后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估病人胰岛素相关知识知晓率、规范胰岛素注射率及血糖达标率。[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胰岛素相关知识认知率、规范注射胰岛素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病人血糖达标率增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胰岛素认识水平、规范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在自我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9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129例)患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住院期间给予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教患者进行自我胰岛素注射),日常胰岛素注射主要由护士为患者执行;干预组(n=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注射实践干预方案,日常胰岛素注射主要由患者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出院前一天,由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理论和实操的考核,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实操及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方法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错误操作方法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减少自我注射胰岛素时错误操作的,促进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递增,胰岛素是糖尿病常用和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胰岛素治疗中存在自我管理知识不足、自我管理行为不足、使用不规范、依从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首次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教育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注射技术还不够规范,提倡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首次的注射教育,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定期检查患者的执行率和正确率,弥补患者在家自行注射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正确性和持续性,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之,糖尿病患者首次使用胰岛素注射教育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3例因肺功能衰竭或不能坚持回访被排除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干预,实验组采用MI干预。分别记录和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尿病患者知识量表(ADKnowl)、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量表。结果:干预3、6个月,实验组FPG、2 h PBG、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ADKnowl、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实验组FPG、2 h PBG、Hb A1c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实验组ADKnowl和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量表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能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156-2157
将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管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管理方面的评分提高,Hb Alc、FBG、P2h BG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护理有利于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序贯式糖尿病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给予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比较两组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糖尿病知识水平、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代谢指标3个方面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教育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知识问卷、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糖尿病知识问卷、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教育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FBG、2 h PBG均比教育前明显改善(P0.05,P0.01),实验组FBG、2 h PB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式糖尿病教育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加用优泌乐50和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7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用优泌乐50者为A组(n=38),加用甘精胰岛素者为B组(n=39)。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治疗24周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2组FBG、2 h PB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组患者FBG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组(P0.05),但2 h PBG下降幅度显著小于A组(P0.05);而2组的Hb A1c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2组轻度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体质量增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合适剂量的优泌乐50、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优泌乐50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优于甘精胰岛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参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平均住院日、对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满意度与血糖管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病人对胰岛素注射与血糖监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疾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5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联合抗阻-有氧运动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有氧运动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Hb Alc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结果干预后,两组FBG、Hb Alc水平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 Alc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阻-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及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的依从性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对2型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的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头脑风暴、原因分析及拟定对策,制订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指引,加强护士2型糖尿病相关专科知识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操作技术培训,制订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健康教育路径及健康教育手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对策实施前、后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的依从性及血糖达标率。结果对策实施后2型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率分别由40.00%提高至79.00%,更换注射部位依从率由41.00%提高至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0,P0.05);同时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制订的对策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更换注射针头、注射部位的依从性,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8月接受认知干预的100例T2DM患者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2019年9月~2020年7月接受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的100例T2DM患者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SDSCA评分均较干预前高,FBG、PBG水平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FBG、PBG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可提高T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