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8)。2组患者均实施PKP治疗,观察组术后增加壮骨汤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 74%,高于对照组的89. 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伤椎楔变角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壮骨汤联合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龙生  吴维毅  唐霸 《新中医》2015,47(7):163-164
目的:观察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口服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监测骨钙素(BG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密度(BM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GP、BALP、BMD均改善(P<0.05),观察组BGP、BALP、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0%,对照组78.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骨折处愈合进程,提高BM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VAS评分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 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71%(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ALP、V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CP-5b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但能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而且能够提高其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应用壮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壮骨汤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骨钙素、骨密度、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接受治疗前骨钙素、骨密度、伤椎Cobb角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治疗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壮骨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指标,利于骨折愈合,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配合骨愈复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两组均行PKP治疗,研究组加用骨愈复原汤。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ICP、BPG、BALP与椎体骨密度等骨代谢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配合骨愈复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6例采取PKP手术治疗,研究组46例采取PKP手术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折椎体影像学指标、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后凸角度均缩小(P均0. 05),前后缘高度及中线高度均增加(P均0. 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KP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联用中药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壮骨汤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鲑降钙素针剂治疗,治疗组给予壮骨汤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3、6个月骨密度和骨形成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情况、骨形成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的骨密度情况、骨形成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鲑降钙素针剂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壮骨汤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骨密度和骨钙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骨密度和骨钙素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能够促进患者骨密度的恢复,促进骨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VCF)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常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以及近年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VP、PKP具有创伤小,稳定脊柱和迅速止痛等作用,现已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方法[1].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2月,采用PKP治疗老年创伤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17例20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汤对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疼痛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1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脊柱骨折手术,对照组56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7例加用我院自拟益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BMD、s-OC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5b、DPD排泄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壮骨汤用于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可调节骨代谢状态,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并观察分析补肾活血汤在术后疗效及功效。方法将采用PKP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术后鲑降钙素皮下注射,碳酸钙D3颗粒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肾活血汤内服,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术后功能及骨密度的改善,术后并发症有无发生。结果 39例患者均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期间未见伤椎塌陷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BMD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前及出院3个月后差异明显(P0.05)。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ODI评分;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3天的ODI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后一个月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PKP在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同时术后运用补肾活血汤,有助于患者的骨密度的增加,减少再骨折的风险,使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功能较快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接受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及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2d联合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Cobb角与骨密度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缓解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价)及骨折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压缩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脊柱侧弯程度明显改善,骨密度明显提高,疼痛感显著减轻,且术后骨折再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VP/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首次行单节段椎体PVP/PKP治疗的患者452例,根据术后非手术椎体是否再发骨折分为骨折组(64例)和非骨折组(388例)。通过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局部后凸纠正角度、手术方式、手术椎体节段、有无骨水泥外渗、围手术期有无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因素的统计,探讨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在骨水泥外渗发生率、围手术期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率方面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1),骨折组在术后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纠正角度方面大于非骨折组(P0.05)。结论:骨水泥外渗、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纠正过度、围手术期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均明显提高PVP/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吴洋洋  刘高熊  李敬祥 《新中医》2021,53(22):93-96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2 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PKP 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天格胶囊口服。治疗后,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PKP 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PKP,有助于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温肾固疏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钙尔奇D片及阿伦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温肾固疏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各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 (MAOA)、总抗氧化能力(T-AOC)]、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s OC)、骨碱性磷酸酶(s BA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 CTx)]、骨密度指标[左侧位L2~4、左侧股骨颈、左侧大粗隆、左侧Ward's三角区骨密度]、VAS评分,及治疗后骨折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OPP及MAO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及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s OC及s BAP较治疗前升高,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 CTx)及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u NTx)/尿肌酐(Cr)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而对照组各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各骨密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温肾固疏汤能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及骨代谢,提升骨密度,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析骨析临床病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垫枕等骨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垫枕的同时口服自拟活血壮骨汤。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而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存在显著差异,2组骨密度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活血壮骨汤联合垫枕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徐旭冬  王毅  钱建敏  龚革会 《新中医》2021,53(19):130-133
目的:观察骨愈复原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愈复原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I 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 ]、伤椎Cobb 角以及椎体前缘丢失高度。结果:治疗2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XI、TRACP5b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2 组BALP、BGP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XI、TRACP5b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BALP、BGP 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伤椎Cobb 角及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2 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愈复原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骼愈合,改善骨代谢,恢复其胸腰椎正常形态,可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筋骨复原汤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PKP疗法,观察组采用筋骨复原汤口服联合PKP疗法;治疗前后观察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JO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ODI,VAS和JOA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筋骨复原汤口服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9.
王科艇  楼红侃 《新中医》2020,52(4):67-69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益肾壮骨经验方对高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后的影响。方法:将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肾壮骨经验方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半年、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术后半年、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功能障碍指数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术后1年骨密度(BMD)值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人数比例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益肾壮骨经验方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PKP手术后患者,对于改善患者疼痛及预防术后骨折再次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PK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椎体高度、后凸角度、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椎体高度值更大,后凸角度值更小,生活质量得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PKP可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