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将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切皮时、气腹20 min以及术毕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除术前外,其余时间点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更早,MMSE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 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症更高。  相似文献   

2.
张博 《中外医疗》2015,34(1):76-77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切开取石术,研究组43例患者予TURP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有效性指标改善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出血量、置管时间等大部分围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QOL及RUV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水平和CD4^(+)/CD8^(+)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改善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纯XELOX化疗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则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1)。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10 min及手术完成时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质量和术后苏醒质量,并缓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减少术后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直肠癌切除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直肠癌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2例患者在直肠癌切除术中采取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另62例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气腹前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2、3 h以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4.8±1.5)min、拔管时间(7.2±2.3)min以及正确回答问题时间(7.9±2.6)min均比对照组(9.1±3.0)、(12.1±4.0)min以及(17.2±5.7)min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切除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保证生命体征稳定,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璇  叶丽花 《中外医疗》2023,(10):172-175+180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营养支持与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拔除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快速康复护...  相似文献   

7.
禤锦峰  李炯先  龚超  黎峰 《微创医学》2023,(3):316-319+33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单孔加一腹腔镜(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五孔法)治疗,观察组接受SILS+1(两孔法)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接受ERAS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炎症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相似文献   

8.
赵世辉  吴晓鹏 《中国民康医学》2023,(19):144-146+150
目的:比较末端回肠造口术与横结肠造口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横结肠造口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失禁情况、排便优良率和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术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Wexner评分,其效果优于横结肠造口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鼻咽温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鼻咽温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手术室护理可明显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现象,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在高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该院行TKA治疗的100例高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EA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观察组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麻醉后30 min、术毕,观察组M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TKA术中可提高麻醉优良率,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CEA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云鹤  玄春月 《中外医疗》2023,(25):109-111+125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2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对比不同麻醉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T1、T2、T3、T4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3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21.23±3.0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3.13±3.66)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06、12.336,P<0.05)。结论 运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在提升麻醉效果的同时,亦可维持患者生命指标处于稳定状态下,降低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细胞免疫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手术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为与研究组相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在以下时间点对患者取静脉血,分别是麻醉前半小时(t1)、手术开始后2 h(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第1天(t4)、手术结束后第3天(t5),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各亚群和NK细胞的比例,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百分比,并且用ELISA法测定IL-6后比较两组的含量变化。结果单独比较组内的变化可知,从t2时刻开始,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含量开始下降,对照组t1时间点与t3~t5时间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t2~t5时间段内的CD3+、CD4+和CD4+/CD8+含量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的CD8+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K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IL-6在t2~t5时间段内均明显升高(P<0.05),t2~t4时间段内对照组IL-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腹腔镜结肠癌中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IL-6水平造成的影响相比仅使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而言要小,建议临床中腹腔镜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芬太尼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时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术中15min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患者血压心率控制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患者恢复更快,麻醉效果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USB)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 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最大Bromage 评分、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和麻醉用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5min、10min 均较麻醉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HR、RR、SpO2 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10 min RR 次数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生命体征均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42%)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压、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全身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拟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基于超声引导的TAP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Riker镇静和躁动(SAS)评分,术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即刻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oll样受体2(TLR2)水平、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声引导的TAP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围术期麻醉、镇痛及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可以实现早期气管拔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918-192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中及手术后应激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9例,回顾麻醉方案并分为接受单纯全凭静脉麻醉的对照组125例、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组94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应激指标含量、外周血中凝血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栓素A2(TXA2)、血栓素B2(TXB2)、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全身应激反应、降低机体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切皮后1 h(T1)、切皮后4 h(T2)、切皮后24 h(T3)的血清IL-4、IL-8、皮质醇含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T1、T2、T3的血清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5.33、21.77、4.64、5.11、12.77,P<0.05);实验组T1、T2、T3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24.09、12.45,P<0.05).结论 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朝晖 《吉林医学》2023,(12):3481-3484
目的:探究伤前服用抗栓药的颅内血肿患者急诊围术期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100例,回顾其临床基本资料,患者均采取抗栓治疗,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但是未使用抗血栓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实验指标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用血量、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实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实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33%,不利结局率66%,显高于对照组的15%、不利结局率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利结局率24%,显低于对照组有利结局率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伤前使用抗血栓药物容易提高围术期出血风险,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策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有助于增强手术成功率,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围手术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应用与传统围手术期准备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现将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的开放限期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1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准备。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评价两组治疗后3天的生活质量,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天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值(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围手术期口服碳水化合物在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与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