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近7年来大理地区发热待查的病因谱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我们收治的350例发热待查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后确诊者325例,确诊率92.9%.感染性疾病178 例(50.9%),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100例(28.6%),肿瘤性疾病26例(7.4%),药物热18例(5.1%),伪装热3例(0.9%),原因未明确者25例(7.1% ).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大理地区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以结核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发热待查1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近年来重庆地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1993年-1998年间。我科符合发热待查(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25例。结果:125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后确诊者104例,确诊率83.2%。病因:感染性疾病74例,占59.2%,其中结核病19例,占感染性疾病的25.8%(19/74)。肿瘤性疾病17例,占13.6%,结缔组织疾病10例,占8.0%,其它疾病3例,占2.4%;原因仍未明确者21例,占16.8%。诊断方法学分析,常规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是确诊发热待查的主要方法。结论:感染性疾病仍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在发热待查中也有相当比例,恶性组织细胞病和Still病是这两类疾病的主要病种。  相似文献   

3.
程卫方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4):148-149
目的 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急腹症者2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者2例;大动脉炎者1例;腹痛原因待查者1例;发热原因待查者1例。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胸腹痛伴血液动力学改变,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均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应在严密监护下尽早行相关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常因不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现对1976年5月至1986年5月,因慢性腹泻原因待查在我院内科消化病区住院的43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病因。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本组病例均为持续或间歇性腹泻达两个月以上,经门诊检查未能确诊,以慢性腹泻原因待查收入内科消化病区,共43例。计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16~65岁,平均38.5岁。病程2个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医院不明原因发热168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68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92例,结缔组织病26例,恶性肿瘤24例。152患者靠病史、临床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治疗做出诊断。B超、CT、骨髓检查及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确诊率以组织活检价值最大。结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不明原因发热经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是可以明确的。  相似文献   

6.
从268例肝炎的资料建立起数学模型,268例当中134例是重症肝炎、134例是非重症肝炎。用Basic语言编写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待查病例的22项资料,如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生化检查等,从键盘输入电子计算机,在终端会显示出结果。如果结果大于1.5,表示待查病例会发展为重症肝炎,如果结果小于1.5,表示待查病例不会发展为重症肝炎。经临床验证,此程序准确度是87.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科发热待查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由门诊初诊为"发热待查"收住入院,符合发热待查的117例患者的最终诊断与年龄、性别及热程之间的关系。结果:1.117例发热待查患者中明确诊断有97例,确诊率为92.65%,未能确诊20例(7.35%)。病因:感染性疾病93例(80,51%),结缔组织疾病7例(6.25%),肿瘤及恶性疾病11例(3.31%),其他(药物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6例(1,84%)。2.最终确定诊断的方法分别为:细菌学检查10例,占8.82%,组织活检4例,占3.31%,免疫学检查7例,占6.25%,体液或骨髓检查4例,占3.31%,影像学检查22例,占27.57%,临床观察及治疗反应观察77例,占42.28%。结论:绝大多数发热原因根据临床经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可以明确的。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疾病是本组发热的主要病因。详细的观察临床过程及治疗反应、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发热待查的3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进行回顾分析发热待查住院患390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390例患中,感染性疾病235例,结缔组织病51例,恶性肿瘤45例。41%患仅靠病史、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B超、CT、骨髓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率分别为3.95%、3.8%、8.9%、70%。结论 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儿童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科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且出院诊断明确者2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3岁(27例)、3~7岁(76例)、〉7岁(158例)三组。结果:〈3岁组27例中,感染性疾病18例(66.7%)(呼吸道感染10例,占37.0%),风湿性疾病5例(18.5%),肿瘤性疾病2例(7.4%)。3~7岁组76例中,感染性疾病52例(68.4%)(呼吸道感染21例,占27.6%),风湿性疾病11例(14.5%),肿瘤性疾病3例(3.9%)。〉7岁组158例,感染性疾病125例(79.1%)(呼吸道感染59例,占37.3%),风湿性疾病16例(10.1%);肿瘤性疾病3例(1.9%)。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244例(93.5%),依据骨髓检查确诊13例(5%),依据影像学检查确诊4例(1.5%)。结论: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三组中,呼吸道感染为第一位原因。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多数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特别是血沉及C反应蛋白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很重要,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一些发热待查疾病的诊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自1987年3月~1998年12月确诊为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老年甲亢)351例,其中误诊72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8例,女性54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64.1岁。起病方式:72例均为缓慢起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年,平均5个月。误诊情况:冠心病28例,心肌病2例,消化道肿瘤8例,慢性肠炎11例,糖尿病8例,老年性精神病2例,老年性震颤麻痹2例,贫血原因待查9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2例。其中不乏同一病人先后被误诊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268例胰腺癌进行超声分析。结果 268例胰腺癌超声确诊率为81%(217/268),误诊率为12%(32/268),漏诊率7.0%(19/268)。结论 超声检查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热待查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东  刘勋 《四川医学》2006,27(6):603-604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思维方式。方法对我院呼吸、消化内科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期间住院的100例发热待查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各种检查最后明确诊断者有92例,确诊率为92%。病因:感染性疾病78例,占78%,其中伤寒、副伤寒16例,占感染性疾病的20.5%;败血症12例,占感染性疾病的15.4%:结核10例,占12.8%;恙虫病8例,占感染性疾病的10.3%。自身免疽性疾病3例,占3%。肿瘤性疾病5例,占5%。原因仍未明者8例,占8%。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发热待查的最主要病因。本组中伤寒及副伤寒发病率较高,占20.5%,败血症、结核病也占相当比例。本组中艾滋病4例,在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中应高度警惕AIDS。大多数FUO通过仔细检查和分析最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发热待查患者住院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以发热待查收入院的患者294例,对其发病原因、确诊几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诊率为90.47%,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18.36%,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的比例(67.14%)高于男性的比例(34.29%)。以肿瘤、外因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为发热常见的病因,总和发病率为95.38%。结论:肿瘤、外因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为发热待查的主要诱因,其中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热待查的发病率为最高,在临床上对发热待查的患者诊断时,注意应对常见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发热待查的76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76例患者最终明确诊断者66例(86.8%).感染性疾病40例(52.6%),其中细菌感染26例(65.0%),病毒感染8例(20.0%).恶性肿瘤12例(15.8%),其中淋巴瘤5例.结缔组织病9例(11.8%),其中血管炎3例,成人Still病2例.其他疾病5例(6.6%).未确诊10例(13.2%).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首位病因,常见为细菌感染,恶性肿瘤和结缔组织病也是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大部分发热待查病例经细致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5.
发热待查2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FUO)的病因及发病趋势,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994-2005年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FUO诊断标准、年龄≥14岁的2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4例患者通过多种方法最终确诊223例(87.8%),包括感染性疾病123例(48.4%),其中结核病23例,占感染性疾病的18.7%;结缔组织病40例(15.7%);肿瘤性疾病21例(8.3%);其他疾病39例(15.4%).最终仍原因不明者31例(12.2%).1994-1999年与2000-2005年的资料相比,结核病、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者比例增加,伤寒比例减少.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其次为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患者被确诊以前52例误诊,占76.5%;16例漏诊,占23.5%。268例中有31例并发支气管内膜异常改变,占45.6%;病变分布与胸部影像学显示的叶段基本符合。3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发现病灶并进行取材。4对镜下无异常改变患者应用影像学定位或在X线透视下可进行病灶盲检和刷检取材。5经活检病理诊断为肺结核44例,占64.7%;经刷检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肺结核24例,占35.3%。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确诊肺结核,减少误诊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对临床可疑肺结核,但痰菌阴性;咯血原因不明者;肺不张原因不明者;诊断为肺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及胸部影像学检查酷似肺癌者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18例。结果:118例患者中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103例,确诊率为87.2%;感染性疾病69例,其中结核病15例,占12.7%;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27例,占22.9%;肿瘤性疾病13例,占11.0%,其中出院时仍未确诊的20例,占16.9%。结论: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主要病因,结核病是其中的主要病种,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为主要病因;大多数不明原因发热经细致的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在没确诊之前往往很容易被误诊为儿内科疾病,现将我科手术后确诊为消化道畸形,而手术前均先在儿科住院的18例患儿做以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2例患儿中男8例,女4例,年龄在12~28天,12例患儿均以呕吐原因待查,腹胀原因待查收入儿科病房,经保守治疗不见好?..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60年以来共收治胸腔积液320例,本文就病因和诊断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320例均经X线胸部透视或照片及超声波检查证实,其中268例作了胸腔穿刺。320例中,男性210例,女性110例(本院收容对象男性较多有关)。年龄:<40岁者  相似文献   

20.
<正> 1978年3月~1983年5月,我们共收治初诊为甲状舌囊肿和腮裂囊肿44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误诊者14例,占30.81%。现将误诊情况及原因简要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及年龄:44例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1/2)~5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