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功能代偿期手术切除或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的疗效,以及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A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门脉主支癌栓患者116例,并分为手术组(56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60例),其中TACE组治疗后肿瘤反应评价有效,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TACE+手术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组1例术中死亡(1/56,1.7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ACE组(16/56US7/60,P=0.010)。手术组、TACE组和TACE+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41、15.34、22.01个月,TACE+手术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40)。手术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7%、24.58%、5.67%;TACE组分别为53.91%、27.18%、6.34%:TACE+手术组分别为79.17%、45.83%、16.67%。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硬化、肿瘤位置是患者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肝功能代偿良好可切除者,首治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是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诊治情况。采用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术7例、单纯胆管癌栓取出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切除加癌栓取出术10例。术后均行胆管引流及TACE。结果术前行TACE的10例患者,术中胆道出血(45.2±12.5)ml,明显少于未行TACE者(90.5±10.5)ml,差异显著(P0.05)。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2(2~54)个月。肝叶切除及癌栓取出7例,平均生存(21.5±2.8)个月;术前TACE、2周后行肝叶切除加癌栓取出10例,平均生存(28.5±3.1)个月;单纯癌栓取出3例,平均生存(4.1±0.5)个月,术前行TACE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早期诊断、积极切除肿瘤并清除胆管癌栓,配合术前术后TACE术,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摘除术联合肝动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HAC)及门静脉化疗(portal vein chemotherapy,PVC)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PVTT)的价值。方法 总结1987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摘除术治疗HCC合并PVTT的患者62例,其中,40例在术后联合HAC和PVC。59例获随访3年。结果 6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在手术后应用HAC和PVC组分别为46%(18/39)、59%(23/39)、79%(31/39)和69%(27/39)、51%(20/39)、31%(12/39),而在未化疗组分别为80%(16/20)、90%(18/20)、100%(20/20)和30%(6/20)、10%(2/20)、5%(1/20)。结论 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癌栓摘除术是HCC合并PVTT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HAC和PVC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继发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12例HCC伴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发生率为4.69%(12/256).术前确诊牢为25%(3/12).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8例,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66.7%(8/12).3年生存率25%(3/12),其中1例生存已超过5年。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内癌栓十分少见.术前易误诊.手术治疗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至2008年338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75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86例)、单纯手术切除组(90例)、手术切除+术后TACE治疗组(87)例.以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同时以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姑息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其l、2、3年生存率分别为0.0%、0.0%、0.0%.单纯TAC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0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0.0%.单纯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2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0%、20.0%、15.0%.手术+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1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9.2%、37.5%、19.1%.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TACE组的生存率小于单纯手术和手术+TACE组,P值均<0.05.肝切除术后合并TACE可比肝切除术更有效地延长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门脉癌栓累计主干及术后TACE的次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A级或B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手术或术后+术后TACE均能较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生存率.对于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以及肝功能储备充足的患者,与姑息治疗及TACE比较,手术治疗可更有效地延长生存期.并且术后TACE对于预防复发及延长生存率都有重要意义.对于肝功能条件尚可但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TACE可较姑息治疗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71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加门静脉取栓术的病例资料,分析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效果。结果71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25.2d(11~60d),平均手术时间230min(95-420min),平均失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740ml(100-3500ml)和420ml(0-4600m1),平均肝门阻断时间为8.7min(0-35min),术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5.3个月,1年生存率为51.7%,2年生存率为34.5%,3年生存率为6.9%。全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均治愈,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癌切除和门静脉取栓是安全的,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ϸ�����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胆管癌栓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84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53例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53例中,1例未治,6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46例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术后30d病死率为13.0%,并发症发生率为32.6%。肝切除术、胆管取癌栓及胆道引流术病人术后生存时间为5~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3.5个月。结论黄疸不一定是肝癌的晚期表现,也不一定是手术禁忌证,对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价值。方法 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及癌栓取除术治疗HCC合并PVTT的病人62例。其中,40例在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HAC)和门静脉化疗(PVC)。59例随访3年以上。结果 6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在手术后应用HAC和PVC组分别为46.2%、59.0%、79.5%和69.2%、51.3%、30.8%。在未化疗组分别为80.0%、90.0%、100%和30.0%、10.0%、5.0%。结论 非规则性肝切除和癌栓取除术是HCC合并PVTT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HAC和PVC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门静脉全植入式带囊导管(IPCC)化疗栓塞治疗肝癌61例(期36例,Ⅲ期25例),半年和1年生存率为84.8%(39/46)和37.0%(17/46),合并门静脉癌栓的1年生存率为21.9%(7/32);根治性肝切除加肝动脉门静脉IPCC安置定期化疗9例,均存活1年以上,1年内复发1例(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肝叶切除及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治疗32例PHCC合并PVTT,12例术后联合门静脉、肝动脉介入化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门阻断次数时间、并发生率、手术死亡率与同期50例无癌栓肝癌切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26例,术后复发时间为2m~28m,术后是否化疗对复发时间有显著影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38.5%、15.4%;术后化疗、术前肝功能状况对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肝叶切除+经门静脉断端或/和主干切开取癌栓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术前肝功能及术后联合化疗对延缓复发、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对于难以切除的PHCC合并PVTT应争取行TACE术,仍有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 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级51例,B级14例。病理诊断肝细胞癌58例,胆管细胞性肝癌7例。采用RFA肿瘤治疗系统行RFA,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RFA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RFA后完全消融24例,基本消融15例,部分消融26例。RFA+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RFA+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消融程度,是最终与生存时间有关的因素,获得完全消融、基本消融或部分消融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5.0%和0.0%。肿瘤较小的肝癌容易获得完全消融、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反之预后较差。结论:TACE对RFA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中大肝癌RFA后联合TAC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以及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 5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RFA,60例患者接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术。术后4周复查动态增强CT,观察疗效。采用Tyko Radinics CooltipTM systerm进行RFA,ECO-100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系统进行微波刀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肿瘤一次消融率分别为70.00%和87.67%,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组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TACE联合RFA组(P0.05)。结论 TACE联合采用Tyko Radinics CooltipTM进行RFA以及TACE联合ECO-100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系统进行微波刀治疗均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后者是单纯TACE疗效不佳者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第一组,共92个病灶)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77例(第二组,共85个病灶)采用单纯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第一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85.2%、78.7%和87.5%、73.1%、65.7%;而第二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2%,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81.3%、72.3%和83.6%、68.7%、57.8%.两组间肿瘤完全坏死率,1年、3年、5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小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单纯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疗效相近,对于小肝细胞癌而言,单纯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原发性肝癌124例,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两次TACE,观察组先行TACE,再次行RFA。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23.6%、部分缓解率为25.7%、稳定率为2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2.1%、36.7%,对照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45.2%、21.4%,两组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术后复发灶的无瘤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皮RFA治疗的HCC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设置并选择24项可能对RFA治疗后无瘤生存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无瘤生存率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结果RFA治疗HCC术后复发灶的1、3、5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2%、53.1%、25.0%。分析可能影响无瘤生存率的24项单因素中,3项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有无大血管侵犯、有无联合TACE。表明这3项因素与无瘤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瘤生存率相关的因素有1项,即有无大血管侵犯,说明这项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具代表性的综合因素。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HCC手术后复发灶的过程中,有否大血管侵犯与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而RFA前行TACE治疗可以改善疗效,延长无瘤生存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的纳入标准,回顾性比较了肝细胞性肝癌经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49例98个结节和射频消融53例72结节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结果微波组与射频组比较,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4.9%(93/98)和93.1%(67/72)(P=0.75),局部复发率为11.8%(11/93)和20.9%(14/67)(P=0.12)。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4/49)和5.7%(3/53)(P=0.71)。1、2、3年无瘤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45.9%、26.9%和26.9%,射频组为37.2%、20.7%和15.5%(P=0.53)。1、2、3、4年累积生存率微波组分别为81.6%、61.2%、50.5%和36.8%,射频组为71.7%、47.2%、37.6%和24.2%(P= 0.12)。结论经皮微波和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别,均为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治疗效果、评价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采用经皮RFA联合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联合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阳性率变化,计算治疗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观察联合治疗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死亡原因.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及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 4.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无瘤生存率、1年复发率手术组占优势。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经皮射频消融组要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热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短期内总体疗效差异不大,但是远期看来,手术组的生存率较高,复发率要低于射频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例入选的患有特殊部位肝癌的病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A组,n=11)和经皮射频消融术(B组,n=14)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癌灶的超声造影变化、并发症情况,并做术后疗效的随访。结果腹腔镜下消融组术后并发膈肌损伤致大量胸水、肿瘤消融不完全的情况较少。术后随访两组均有癌肿复发的病例出现。结论对于特殊部位的肝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具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6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和拒绝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共34例;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共27例。结果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肿瘤缩小率及1年死亡率分别为26.5%,61.8%和35.3%;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2.6%,92.6%和3.7%。两组间完全坏死率、肿瘤缩小率及1年死亡率的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其相应P值分别为0.000,0.1305,0.004)。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