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及时抢救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委托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本刊编委张梓荆教授约请国内十余名儿科专家,对本病从不同方面进行笔谈。内客包括:本病的现状与展望、流行病学监测、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富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分三期连续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超微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及时抢救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委托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本刊编委张梓荆教授约请国内十余名儿科专家,对本病从不同方面进行笔谈。内客包括:本病的现状与展望、流行病学监测、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富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分三期连续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及时抢救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委托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本刊编委张梓荆教授约请国内十余名儿科专家,对本病从不同方面进行笔谈。内客包括:本病的现状与展望、流行病学监测、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富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分三期连续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及时抢救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委托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本刊编委张梓荆教授约请国内十余名儿科专家,对本病从不同方面进行笔谈。内客包括:本病的现状与展望、流行病学监测、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富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分三期连续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田玉 《中医杂志》1998,39(3):182-184
肺炎(Pnemonia)是多种病原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由于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有所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是,防治佝偻病和科学喂养,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以及及时抢救仍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清肺解毒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笔者采用自拟清肺解毒方治疗本病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亚兵  陈有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802-1802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其中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喘息。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儿科疾病之首。笔者在临床以射干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证小儿肺炎多有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儿科各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使之能早期有效地得到治疗,是治疗和预防儿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就目前对此类疾病的多种治疗方法或药物对儿童来说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小儿的依从性差、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怎样预防或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反复发作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难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高寒地区,春秋季节气候变化很大,冬季气候寒冷,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儿科疾病首位[1],为儿科重点防治的4种疾病之一。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小儿肺炎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小儿心肌炎是儿科后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几经修改完善,治疗亦是众说纷纭。为寻找确实可靠的治疗心肌炎的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心肌炎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建斌 《江苏中医药》2012,44(10):67-69
《推拿广意》由清代熊应雄辑撰、陈世凯重订,是现存较佳的一部清代儿科推拿专书。全书共有上、中、下三卷。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推拿手法并附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以推拿疗法为详;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约于1676年刊印后多次刊行,版本丰富,广为流传。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调对患儿的诊察和对疾病的诊断;(2)强调对患儿的调护和疾病的预防;(3)发挥推拿在儿科治疗中的独特作用;(4)推拿与方脉结合。该书于当代临床儿科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当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一种疾病,它的治疗和预防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措施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医保覆盖面扩大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节节高升。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1993年我国心脏病发病率只有千分之十三,十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增长到千分之十七点六。心脑血管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的预防和诊治不够有力。由于诊断不力,有一半人自己得了高血压却不知道,更谈不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小儿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笔者采用少商、商阳穴位针刺放血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病程在1周之内,排除内伤疾病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2]符合感冒的诊断标准,辨证属风热证。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外治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是多种病原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儿科疾病之首,在门诊和住院病例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目前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由于小儿存在服药难的特点,服药后常常导致呕吐,不能保证有效药量,往往影响疗效,如何方便治疗、提高疗效以满足儿科临床需要成为研究又一方向。近年  相似文献   

17.
正"治未病"思想来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治未病"的核心在"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防治疾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大家对健康理念的深入了解,"治未病"思想也为体虚易感儿的预防、治疗带来新的拓展空间。1体虚易感儿现代防治的现状与对策小儿体虚易感即西医所指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  相似文献   

18.
陈斯宁 《吉林中医药》2008,28(7):473-47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痛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要降低COP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未病先防,就是要普及COPD的预防知识,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COPD的发生;既病防变,就是要早期诊断及治疗COPD,防止其发展、转变;瘥后调摄,就是在疾病初愈时做好疾病后期的治疗与调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非传染性疾病。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上升。冠心病的预防是有效的,且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成本效益是最佳的。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治疗观念,应该把这种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模式。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积极地调动医患双方的参与度,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建设,共同完成包括冠心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最经济地让广大群众拥有健康。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儿科作为中医的一个特殊分支,"治未病"有其非常独特和极为重要的价值,通过跟随儿科名医王玉玺老师学习,就王老师将"治未病"理念运用于儿科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为当今儿科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