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正>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在A亚型中主要为A1、A2亚型,而B亚型一般比A亚型少见,而Bx亚型更为少见。我院在2006年无偿献血者血型复查检测过程中检出正反定型不符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亚型主要是经血型血清学实验,以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ABO亚型的存在可造成定型错误,给临床输血安全带来隐患,危急患者的生命。Ax亚型是ABO亚型中比较少见的亚型,在ABO定型中如不仔细核对,易造成漏检,特别是血清中含有抗A1抗体的最易误定为O型,区别亚型要考虑以下五方面情况:①红细胞与抗A、抗A1、抗B、抗AB及抗H的凝集强度;②红细胞上H物质活性强弱;③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1;④分泌型人唾液中A、B和H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O血型的亚型检测以及血清学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此2年时间段内收集的28例血液样本,对所有样本实施血型亚型检测以及血清学分析,判断分析血型亚型情况。结果经检测,A亚型共6例,占比21.4%,B亚型为22例,占比78.6%。结论对ABO血型患者实施亚型检测与血清学分析,可准确判断患者血型种类,降低临床输血溶血概率,提升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正>ABO血型抗原变异较多,在A亚型中主要为A1、A2亚型,而B亚型一般比A亚型少见,而Bx亚型更为少见。我中心在无偿献血者血型复查检测过程中检出正反定型不符一例,后经鉴定为A2Bx亚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Bm亚型引起ABO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板法对献血者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实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献血者唾液中B血型物质及H物质,并进行B亚型鉴定、基因组DNA提取及PCR-SSP鉴定ABO血型.结果 献血者红细胞与抗-H单克隆抗体反应凝集强度依次为:O型红细胞>献血者红细胞>B型红细胞,符合亚型红细胞H物质含量测定的标准.该献血者的ABO基因型为BO.结论 正确的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关键,对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应同时傲正、反定型;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进一步血清学试验,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6.
Bm亚型1例     
孟童  刘敬闪  田亚娟  张虹  赵倩  赵志弘 《河北医药》2012,34(23):3680-3680
ABO血型的正确判定是保证临床安全输血的基础,ABO血型亚型的复杂性常常造成血型的误判,为临床输血造成安全隐患。近期,我们发现一名反应极弱的Bm亚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献血者,女,21岁,于2011年3月到河北省血  相似文献   

7.
Am亚型1例     
2009年4月,本中心检验科在复检流动采血车采回血液的ABO血型时,发现1例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不符,标本送至输血研究室,经血型血清学检查,确定为Am亚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定1例Bm亚型并复习相关知识.方法 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包括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直/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实验、被测者唾液血型物质测定,对1例ABO血型系统Bm亚型进行鉴定.结果 被测者ABO血型鉴定结果为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阴性;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中,原标化抗B试剂效价从1:32降低至1:16,放散液抗B效价1:16,即被测者红细胞含有极弱的B抗原;唾液血型物质检测中,原标化的抗B、抗H效价均从1:32降低至1:16,故唾液中同时含有B物质和H物质.结论 该被测者ABO血型为Bm亚型,综合应用血清学实验方法可有效提高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A亚型血液案例极其家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方法选取1例临床医院发现患者ABO血型正反不符送至我血站要求做血型鉴定的标本,血型为A亚型的病例及其家系行血液正反定型。结果患者与其兄长的血液ABO定型中,抗-A与抗-B不能凝聚,但抗-AB能够弱凝集。在反定型中,B细胞为强凝集型,与A亚型血液的特点相符合;患者吸收液中Ac1、Ac2以及Ac(标)的结果为2+,放散液中的结果为3+;患者唾液血型物质试验中唾液可见受检者唾液中含有A和H血型物质,当属分泌型。结论在患者家系中,其兄长与患者均为A3亚型血。在血液鉴定过程中,只有ABO正反定型均符合才能够确定血型,避免亚型血液的漏检,危害输血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疑难血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及分析,为输血科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试剂公司的微柱凝胶单克隆抗体卡和ABO血清,血球试剂,采用经典试管法,卡式法,唾液HAB血型物质测定,吸收放散试验。结果此标本血型是AxB血型。结论此标本鉴定血型表型是AxB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以及使用后提高亚型检出率的效果。方法①选择本站日常工作中采集〈6d,各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均为阴性,血型鉴定分别被确定为A亚型和B亚型,且弱抗原与抗-A、抗-B的反应强度均为1+的无偿献血者血液,将其离心后分出2U浓缩红细胞,并进行甘油化后各等分为24份(2年用量)于-80℃冰箱冰冻保存。每月各取出1个分装单位的冰冻红细胞。融化洗涤后加入MAP红细胞保存液及硫酸庆大霉素,制备成A抗原和B抗原弱阳性质控品。②适量收集保存时间(6d,各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均为阴性,不规则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无溶血和脂血的AB型、A型及B型血浆,在AB型血浆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B型血浆和A型血浆,使其最终与Ac和Bc的凝集强度均为1+时,各等分为24份(2年用量)于-30℃冰箱冰冻保存。每月各取出1个分装单位的冰冻血浆,融化后加入叠氮钠,制备成A抗体和B抗体弱阳性质控品。③制备好的质控品经检验科定标合格后,和每批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进行ABO血型检测。当弱阳性质控品反应结果为阴性时,提示存在影响亚型检出的因素,应及时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④统计并比较弱阳性质控品使用前(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照组)和使用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的ABO亚型检出率。结果①弱阳性质控品共有14次呈阴性反应结果,采取措施后均得到纠正。②对照组的ABO亚型检出率为0.25/万(2/79704),实验组的ABO亚型检出率为1.66/万(13,78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P〈0.05)。结论本站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应用于无偿献血者ABO血型鉴定的室内质控,可显著提高ABO亚型检出率.进一步保障无偿献血者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及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亚型以正反定型不一致及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亚型是指属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Ael亚型血型在我国人群中十分罕见,出现的概率约为八万分之一,比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概率还要低,约为Rh阴性的千分之一。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冰冻亚型红细胞信息库的建立及应用,以利于冰冻亚型红细胞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以甘油作为防冻剂,将ABO亚型红细胞进行甘油化和适当分装后,于-80℃低温冰箱冰冻保存;同时详细记录每份红细胞的来源、亚型种类、弱抗原与抗血清的反应强度、红细胞容量、预期用途、分装容器、分装总份数、每份分装量、血浆是否含ABO不规则抗体、是否保存对应血浆以及献血码或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资料,建立冰冻亚型红细胞信息库;根据不同工作需要,从红细胞信息库中选择合适的亚型红细胞,经融化洗涤,加入合适的保存介质和抑菌剂后使用。结果从冰冻亚型红细胞信息库中选择合适的亚型标本,在血站和医院供血库ABO血型鉴定相关工作中应用后,无偿献血者和医院患者的ABO亚型检出率显著提高,进一步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 ABO亚型红细胞的冰冻保存及其信息库的建立,能使ABO亚型红细胞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采供血机构和医院供血库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吕明丽  李金星 《天津医药》2003,31(12):811-811
ABx血型是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类亚型 ,它是由罕见的等位基因产生[1] ,发生几率极低。笔者近日在做1例血型时 ,发现正反法不符 ,经过吸收、放散试验 ,唾液及血清中血型物质测定等多项试验 ,确定为ABx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 ,25岁 ,孕1产0 ,孕28周 ,无输血史。于2003年5月29日产前查血型。1 1ABO血型正反法定型 :因单克隆标准血清有高度均质性和高度特异性 ,只对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 ,不发生交叉反应 ,对亚型不起反应。故采用广谱的人源性抗A、抗A1、抗B、抗AB ,效价均大于或等于128 ,抗H效价为32 ,均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ABO血型亚型的检测和血清学分析,探讨ABO亚型的输血安全。方法选取本院输血科43例患者的正反型不符血液标本,检测红细胞ABH抗原、ABO血型系统抗体;并用ABO正反定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吸收释放试验等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 43例标本共检出ABO血型亚型13种,其中A亚型8例(18.60%),B亚型32例(78.05%),类孟买型1例,cis AB型2例(4.65%)。结论对于ABO血型亚型的鉴定应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型鉴定中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用患者血样做ABO正反定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合时采取相应对策正确鉴定ABO血型。结果2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标本经重新鉴定后,冷凝集为4例, ABO亚型8例, AB抗原性减弱2例,存在不规则抗体6例。结论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是ABO亚型和不规则抗体,为此在输血前要正确鉴定患者ABO血型,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37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疑难配血病例中,ABO血型抗原减弱5例,抗A、抗B抗体减弱4例,自身冷抗体12例,患者有不规则抗体10例,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2例,ABO亚型3例。结论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联合使用,确保ABO血型准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应做自身对照,以便发现有无自身凝集;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输血时,需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李永乾  张紫绵  王毅 《河北医药》2006,28(2):116-116
异常高效价抗体(IgM IgG),引起前带现象伴溶血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在血型检验及血库工作中少见,本文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祥明  杨通汉  姚富柱  苏品璨  罗臻  汤戎 《云南医药》2011,(2):266-268,F0003
红细胞疑难血型的检定是安全、有效输血的前提。在特殊情况下,如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表型被疾病干扰、ABO亚型、RhD变异体如弱D、极弱D(De)l等血型不易鉴定时,  相似文献   

20.
ABO亚型造成的ABO正反定型不符,给输血工作者鉴定血型和患者输血都带来了困难。B(A)血型最早由Yamamoto等[1]于1956年发现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ABO亚型,人群中的发生频率非常低,被认为是遗传学上的B型,国内报道较少[2]。近期笔者从临床送检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中检出1例B(A)血型,进行了血型血清学、家系调查及基因遗传学研究,并成功为其解决了临床输血困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