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神经元型一氧化氮(NO)与突触可塑性有关,为正常学习记忆的关键递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是神经元内NO的生物合成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尚少见报道。目的:观察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大脑nNOS活性特别是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并观察天泰1号对其nNOS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65只昆明种小鼠。方法:实验动物饲养至21个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老年性痴呆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每组13只。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老年正常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nNOS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大脑nNOS活性的检测。结果: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lt;0.01),其nNOS阳性反应较正常老年鼠明显减弱,首次发现痴呆鼠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面密度(分别为9.48&;#177;2.09,5.11&;#177;2.74)明显低于正常老年鼠(分别为17.75&;#177;3.47,11.95&;#177;2.00)(P&;lt;0.01);同时,首次发现皮质、海马nNOS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天泰1号能显著增强老年痴呆鼠皮质及海马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其中天泰1号小剂量组的值分别为11.57&;#177;2.44,8.18&;#177;2.92;天泰1号大剂量组的值分别为12.59&;#177;2.88,9.33&;#177;2.18(P&;lt;0.01~0.05)。结论:老年痴呆鼠中枢nNOS活性低下,大脑皮质和海马nNOS阳性神经纤维显著减少;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面密度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其大脑皮质和海马nNOS活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天泰1号由天麻、当归、槟榔等组成,具有补肝养髓和益智开窍的功能。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中枢胆碱能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3个月龄,饲养至21个月龄,筛选自发老年性痴呆鼠5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4组。同期选取13只筛选出的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做正常对照组。方法: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0.6mg/kg,天泰1号6.80g/kg组和20.41g/kg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均灌以等量双蒸馏水。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鸦脑组织冰冻切片,Hedreen法示胆碱酯酶纤维,Burt及Silver法示胆碱乙酰转移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相关脑区胆碱酯酶纤维及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天泰1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观察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的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③观察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结果:①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错误次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5.08±2.18,3.77±1.48,3.25±1.27,6.17±3.12,9.31±3.65,P<0.05)。②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在颞叶皮质区,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0.19±4.18,25.01±6.44,26.38±6.52,19.44±4.33,14.36±3.21,P<0.05)。在海马CA1区,天泰1号20.41g/kg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天泰1号6.80g/kg组(13.88±3.07,14.11±4.36,6.57±2.30,10.13±2.94,9.63±2.40,P<0.05)。③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天泰1号20.41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西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683±0.179,0.589±0.179,0.552±0.173,0.705±0.141,0.354±0.131,P<0.05)。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显著增强其中枢胆碱能系统活性,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背景:天泰1号由天麻、当归、槟榔等组成,具有补肝养髓和益智开窍的功能。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中枢胆碱能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3个月龄,饲养至21个月龄,筛选自发老年性痴呆鼠5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4组:同期选取13只筛选出的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做正常对照组。方法: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6.80g/kg组和20.41g/kg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均灌以等量双蒸馏水。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Hedreen法示胆碱酯酶纤维,Burr及Silver法示胆碱乙酰转移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相关脑区胆碱酯酶纤维及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天泰1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观察颞叶皮质和海马CA1区的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③观察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结果:①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的错误次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5.08&;#177;2.18,3.77&;#177;1.48,3.25&;#177;1.27,6.17&;#177;3.12,9.31&;#177;3.65,P〈0.05)。②胆碱酯酶阳性纤维面密度:在颞叶皮质区,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正常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0.19&;#177;4.18,25.01&;#177;6.44,26.38&;#177;6.52,19.44&;#177;4.33,14.36&;#177;3.21,P〈0.05)。在海马CA1区,天泰1号20.41g/kg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天泰1号6.80g/kg组(13.88&;#177;3.07,14.11&;#177;4.36,6.57&;#177;2.30,10.13&;#177;2.94,9.63&;#177;2.40,P〈0.05)。③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天泰1号20.41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西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683&;#177;0.179,0.589&;#177;0.179,0.552&;#177;0.173.0.705&;#177;0.141,0.354&;#177;0.131.P〈0.05),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显著增强其中枢胆碱能系统活性,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背景药物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可延缓其进展.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20.41 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 mg/kg,天泰1号6.80 g/kg,20.41 g/kg组分别予正交优化的天泰1号方6.80 g/kg及20.41 g/kg,以上均研配成0.5 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 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比较各组的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和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主要观察指标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5.08±2.18,3.77±1.48,9.31±3.65;1.85±121,1.54±0.88,4.27±2.58),且天泰1号6.80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多于天泰1号20.41 g/kg组;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18.9±7.5),(19.9±5.9),(33.7±9.3)s;(91.7±32.0),(101.5±40.9),(43.6±20.7)s],且天泰1号6.80 g/kg组的学习、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小于天泰1号20.41 g/kg组.结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智能行为障碍,天泰1号可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背景中枢神经的突触可塑性是行为依赖性学习记忆的核心基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天然中药是否通过增加突触可塑性来改善学习记忆尚罕见报道.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20.41 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 mg/kg,天泰1号6.80 g/kg,20.41 g/kg组分别予天泰1号方6.80 g/kg及20.41 g/kg,以上均研配成0.5 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 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突触可塑性参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结果.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 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小于天泰1号6.80 g/kg组;天泰1号6.80 g/kg组,20.41 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 g/kg组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天泰1号6.80 g/kg组.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与老年正常鼠相比,老年痴呆鼠出现突触数明显减少,部分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连接间断,突触小泡大小不等等变性现象,其余各组也可见突触变性改变,但程度较模型组轻.天泰1号可明显增高其海马CA1区分子层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且天泰1号20.41 g/kg组所增高的幅度大于天泰1号6.80 g/kg组.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突触再生,改善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有关,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自由基学说以及氧化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使抗氧化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天然中药中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是否可产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应?目的观察天然中药科研制剂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市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雄性,13月龄,体质量40~50 g,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粤检证字第95A07号).干预实验动物饲养至21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Hydergine)0.6 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 g/kg及20.41 g/kg,连续60 d,空白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主要观察指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皮质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观察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褐素.结果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0.01),降低其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含量(P<0.05~0.01),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自发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褐素显著增多;天泰1号具有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药效学作用,能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病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其脂褐素含量,改善其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背景:中枢神经的突触可塑性是行为依赖性学习记忆的核心基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天然中药是否通过增加突触可塑性来改善学习记忆尚罕见报道。 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 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mg/kg,天泰1号6.80g/kg,20.41g/kg组分别予天泰l号方6.80g/kg及20.41g/kg,以上均研配成0.5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突触可塑性参数。 主要观察指标: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②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结果。 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天泰1号不同剂量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小于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且天泰1号20.41g/kg组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天泰1号6.80g/kg组。(参突触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检测:与老年正常鼠相比,老年痴呆鼠出现突触数明显减少,部分突触间隙模糊不清,突触连接间断,突触小泡大小不等等变性现象,其余各组也可见突触变性改变,但程度较模型组轻。天泰1号可明显增高其海马CA1区分子层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且天泰1号20.41g/kg组所增高的幅度大于天泰1号6.80g/kg组。 结论:天泰1号可明显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突触再生,改善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有关,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信使分子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hydergine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正常对照组,下同)。hyderglne对照组给以Hydergine0.6mg/kg,补肝养髓小、大剂量组分别予补肝养髓方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痴呆对照组均灌以等量DW;用跳台实验(step-down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象分析系统定量。结果: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纤维密度(P<0.05~0.01),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颞叶皮质、海马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0.965,P<0.01)。结论: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补肝养髓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9.
背景:药物治疗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可延缓其进展。 目的:观察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 方法:从21个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鼠52只,随机分为4组即老年痴呆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6.80g/kg组、天泰1号20.41g/kg组,另设13只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为老年正常组。西药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天泰1号6.80g/kg,20.41g/kg组分别予正交优化的天泰1号方6.80g/kg及20.41g/kg,以上均研配成0.5mL液体灌胃给药,连续60d,老年正常组和老年痴呆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比较各组的学习错误次数、记忆错误次数、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和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 主要观察指标:天泰1号对自发性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结果: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无脱失,均进入结果分析。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均小于老年痴呆组(5.08&;#177;2.18,3.77&;#177;1.48,931&;#177;3.65;1.85&;#177;1.221,1.54&;#177;0.88,4.27&;#177;9.58),且天泰1号6.80g/kg组的学习、记忆错误次数多于天泰1号20.41g/kg组;天泰1号6.80g/kg组,20.41g/kg组的学习训练逃避潜伏期小于老年痴呆组,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大于老年痴呆组[(18.9&;#177;7.5),(19.9&;#177;5.9),(33.7&;#177;9.3)s;(91.7&;#177;32.0),(101.5&;#177;40.9),(43.6&;#177;20.7)s],且天泰1号6.80g/kg组的学习、记忆测试安全平台潜伏期小于天泰1号20.41g/kg组。 结论: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明显的智能行为障碍,天泰1号可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相美美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肝养髓方对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信使分子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从21月龄昆明种小鼠筛选出自发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hydergine对照组、补肝养髓小剂量组、补肝养髓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正常对照组,下同)。hyderglne对照组给以Hydergine 0.6mg/kg,补肝养髓小、大剂量组分别予补肝养髓方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正常对照和痴呆对照组均灌以等量DW;用跳台实验(step-down test)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冷冻切片,NBT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活性,全自动显微图像象分析系统定量。结果: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lt;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纤维密度(P&;lt;0.05~0.01),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颞叶皮质、海马NOSl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0.965,P&;lt;0.01)。结论: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补肝养髓方可明显改善自发老年性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1.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自由基学说以及氧化损害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使抗氧化药物研究成为热点,天然中药中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是否可产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应?目的:观察天然中药科研制剂天泰1号对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市级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材料:实验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二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雄性,13月龄,体质量40~50g,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粤检证字第95A07号)。干预:实验动物饲养至21月龄,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方法从老龄动物中筛选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天泰1号小剂量组、天泰1号大剂量组、另设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简称老年正常组,下同)。西药对照组给以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Hydergine)0.6mg/kg,天泰1号小、大剂量组分别予天泰1号6.80g/kg及20.41g/kg,连续60d,空白对照组和老年正常组均灌以等量双蒸水。主要观察指标:用跳台实验检测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示大脑皮质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海马CA1区脑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观察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褐素。结果: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lt;0.01);天泰1号能显著改善自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lt;0.05~0.01),并明显增强中枢大脑皮质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lt;0.05~0.01),降低其神经元细胞脂褐素含量(P&;lt;0.05~0.01),且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自发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褐素显著增多;天泰1号具有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药效学作用,能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病鼠皮质和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其脂褐素含量,改善其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绞股蓝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具有脑保护功能,血管性痴呆大鼠同样具有海马神经元的缺血缺氧性损伤,绞股蓝对此是否也有保护作用 ?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ypenosides, GP)对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阳性神经元及核酸的保护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研究. 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武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 ,二级雄性 wistar大鼠 30只,体质量 240~ 260 g,由天津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干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 30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给药组.模型组用改进的 Pulsinelli 4-血管阻断方法建立大鼠 VD模型.给药组灌胃给药 GP 200 mg/kg,按照大鼠 VD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手术.对照组同样进行手术但不灼烧颈动脉,不夹闭颈总动脉. 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海马 nNOS表达.②大鼠海马 DNA和 RNA荧光染色强度. 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 CA1区和 CA3区 n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 20.47± 4.22)个和( 25.47± 3.52)个,明显少于对照组 [(24.73± 5.72)和( 37.13± 5.10)个 ]( P< 0.05),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 DNA和 RNA含量)也明显减弱.给药组海马 CA1区和 CA3区 n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 30.00± 3.63)个和( 38.00± 5.00)个,比模型组明显增多( P< 0.001);给药组海马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模型组,且与对照组相似. 结论 GP可明显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 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对海马神经元 DNA和 RNA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海马各区及额、颞叶皮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疗效。方法:健康清洁级老龄Wistar大鼠110只分为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组、大蒜素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计数海马各区及额、颞叶皮质神经细胞。结果:4VO组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activeavoidanceresponse,AAR)比率在术后明显下降(P<0.01),大蒜素治疗组大鼠在手术1周后AAR比率为(76.00±8.70)%,明显高于4VO组(69.67±6.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蒜素治疗组术后3dCA1区及CA3区神经细胞丧失率(lossrate,LR)明显小于4VO组(P<0.05),在术后1周以后与4VO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蒜素治疗组额叶皮质神经细胞LR在术后3d以后低于4VO组(P<0.05)。齿状回及颞叶皮质神经细胞LR在术后1周以后低于4VO组(P<0.05)。结论:大蒜素可减少实验大鼠海马各区及额、颞叶皮质神经细胞的丢失,可改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脑尔康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保护神经元的抗痴呆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 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6组 ,除空白组外,连续造模 50 d后,每组随机取 3只,用苏木精-伊红( 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 CA1区细胞数量及形态,其余动物迅速断头取脑,冰台分离海马及皮质,检测各自的胆碱酯酶活性. 结果 模型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 [脑皮质、海马模型组( 3.0± 0.1) ,(2.7± 0.1) mol/s;空白组( 2.2± 0.1) ,(2.2± 0.1)mol/s]( q=16.7,48.2,P< 0.01),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除小剂量组外胆碱酯酶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q=7.9~ 37.9,P< 0.01);模型组 [(47± 4)个 /200 μ m]海马 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空白组 [(101± 11)个 /200 μ m]( q=5.39,P< 0.01),可见神经元脱失 ,并有胶质细胞增生.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仅有中药大、中剂量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模型组( q=3.4,P< 0.05或 q=4.3,P< 0.01). 结论 脑尔康能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皮层及海马胆碱酯酶活性,并有保护海马 CA1区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先针刺是否能诱导脑缺血耐受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教研室进行。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针刺预处理组各10只。针刺预处理组脑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神经元内氏体亚甲兰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皮质、海马CA1区可见大量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皮质为(65.36±10.18)个/视野,海马CA1区(58.34±9.64)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10.63±5.3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12.16±5.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减少(q=6.55,8.73,P<0.05),内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脑缺血组皮质为(16.16±8.31)个/视野,海马CA1区(21.66±9.39)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55.36±12.1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79.36±10.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多(q=7.65,9.23,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可能是预先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痴呆模型鼠脑海马突触素改变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密切相关.目的探讨痴呆模型鼠海马的突触素改变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过程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2/2004-05在广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10只/组.方法损伤组大鼠切断左侧穹窿海马伞,建立基底前脑-海马胆碱能通路受损的痴呆模型.造模4周后,用三等分Y型迷宫检测两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学习成绩以连续10次测试中有9次达到正确反应(2 min以内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时所需的训练次数来表示,记录每只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训练次数少说明学习能力强.训练结束24 h后测试记忆能力,以10次训练中的正确反应次数代表记忆保持能力的优劣,正确反应次数少则记忆能力低.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实际吸光度值进行比较,以避免染色过程中的非特异性染色导致的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行为测试中学会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所需的训练次数.②两组大鼠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检测结果.③两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结果实验纳入大鼠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学会逃避电击并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所需的训练次数损伤组学习能力达到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组(98.40±4.51),(62.21±2.43)次,P<0.01;而记忆能力达到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则明显低于正常组(3.82±0.64),(8.81±0.32)次,P<0.01.②两组大鼠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检测结果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呈板层分布,神经元胞体、胶质细胞、血管及白质不被染色.神经毡内免疫反应产物呈持异性颗粒状或点状.海马CA1区以多形层和辐射层染色较深,腔隙分子层次之,锥体层和颗粒层细胞的轮廓边缘有点状标记.齿状回染色较浅,突触素免疫反应物分布稀疏.③两组大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均明显降(80.34±4.33,43.40±2.57;78.25±5.48,40.21±3.2230.01±4.05,12.37±1.78;60.50±3.80,26.63±2.36;P均<0.01).经相关分析表明,大鼠穹窿海马损伤后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实际吸光度值呈显著正相关(多形层r=0.739,P<0.01;辐射层r=0.624,P<0.05;腔隙分子层r=0.892,P<0.01;齿状回分子层r=0.853,P<0.01).结论痴呆模型鼠损伤侧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吸光度明显下降,并与其学习记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海马突触素含量减少与学习记忆能力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能否激活老年痴呆大鼠海马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方法:实验于2003-04-25/05-3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时间生物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100只,先以迷宫测试筛选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每组15只;以穹隆-海马伞损伤进行老年痴呆造模,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选取9只接受相应的处理: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接受与电针组相同方式和相同时间的抓取、固定;电针组穴位选取“百会”、“涌泉”、“太溪”、“血海”,电针频率20Hz,1次/d,30min/次;20次后,放免法分别测定每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胞膜蛋白激酶C(proteinC,PKC)、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PTK)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PKC活性分别为5.13±0.58),((4.92±0.93),(3.98±0.75),(5.05±0.83)nkat/g,其他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4.182,P<0.01);4组PTK活性分别为(0.477±0.063),(0.476±0.014),(0.369±0.080),(0.468±0.110)nkat/g,模型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损伤所致老年痴呆大鼠可能存在海马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抑制,电针能够激活低下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从而提高老年痴呆大鼠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通过竞争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可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表明NO/NOS对维持正常的学习记忆功能是必需的,但有关学习记忆障碍时NOS神经元的变化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NOS神经元与学习记忆障碍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本研究地点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系,材料为健康昆明雄性小鼠32只,6~8周龄,体质量20~25 g,购于湖南医科大学动物学部.干预3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取7 d和14 d两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小鼠.采用辐射式三等份Y型迷宫测试装置,检测动物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中NOS神经元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动物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切片NOS神经元形态并计数.结果随训练次数的增加,对照组小鼠在Y型迷宫中的正确次数逐渐增加(术前第1天8.3±1.2,术后第7天10.1±1.0),而模型组小鼠术后在Y型迷宫测试中的正确次数较术前(8.3±1.2)明显减少(术后第7天4.7±2.4,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术后14 d模型组小鼠在迷宫测试中的正确次数渐有增加(9.3±0.7).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海马CA1-4区NOS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梨状区皮质外颗粒细胞层内出现大量新的NOS神经元.结论海马内NOS神经元与小鼠学习记忆有重要关系;梨状区皮质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内出现新的NOS神经元可能是学习记忆障碍后的代偿性反应.它们可能在随后的学习记忆功能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隔-海马区的胆碱能神经通路是空间学习记忆的重要部位,此区神经元中又富含阿片受体.有研究表明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够解除内侧隔区域及海马部位阿片肽对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的抑制,促进突触间隙乙酰胆碱释放,改善空间记忆损害.目的观察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干预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老年科.材料实验于2003-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清洁级SD大鼠21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东莨菪碱组和纳洛酮治疗组(东莨菪碱+纳洛酮),每组7只.自制水迷宫为圆形橡胶水池,直径2 m,高55 cm,水深30 cm,水温20~22℃,在水池东南象限中央放置-圆柱形平台,平台直径12 cm,距水面1.5 cm,此平台为大鼠唯一可逃生之地.池水表面均匀覆以白色聚乙烯碎屑,房内设施如灯管、窗户及桌子等固定,可作为水池外参照目标,水池四壁任意挂置醒目标志数个,可作池内参照目标.方法各组大鼠均于实验前30min腹腔给药,东莨菪碱组(0.4mg/kg),纳洛酮治疗组(3 mg/kg),正常对照组参照东莨菪碱组剂量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然后采用自制水迷宫延缓性匹配任务试验记录每只大鼠前后两次实验逃避潜伏期的时间.于水迷宫测试后迅即处死大鼠,取其左侧大脑组织,常规处理切片.定量测定各组大鼠脑海马和前额叶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同时各组大鼠2只取右侧大脑组织,迅速游离海马,观察大鼠脑海马CA1区的改变,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所有数据用x±s表示,每组延缓性匹配作业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前后两次逃避潜伏期结果.②胆碱乙酰转移酶在海马CA1,CA3及前额叶的表达情况.③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21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逃避潜伏期的差异前后2次正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46.4±17.7),(13.4±8.2)s,t=7.32,P<0.01],东莨菪碱组差异不显著[(23.6±14.3),(18.1±9.8)s,t=1.01,P>0.05],纳洛酮治疗组差异显著[(27.9±14.3),(9.0±3.8)s,t=3.19,P<0.05].②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正常组、东莨菪碱组、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的脑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表达无差别(P>0.05).③大鼠脑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正常组、东莨菪碱组、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的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胞体超微结构正常,但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东莨菪碱组改变明显,突触囊泡明显大小不一,在突触前膜处聚集明显,密度增加,远距离处囊泡大而稀疏分布,突触前后膜模糊,融合,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后致密物质不均、模糊,边界朦胧.结论东莨菪碱组逃避潜伏期观察说明该药能损害大鼠空间工作记忆;纳洛酮能够,促进神经元突触囊泡乙酰胆碱向突触间隙大量释放,增加突触后致密物质密度,解除内侧隔区域及海马部位阿片肽对胆碱能神经元无活性的抑制,具有改善空间记忆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