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亚平 《临床荟萃》2020,35(8):766-768
神经精神症状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比较常见,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药物干预是针对这些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但是药物干预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疗效欠佳、易成瘾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制约。而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目前认为也是可行的。本文综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对于PD最常见的3种非运动症状 抑郁和焦虑、冲动控制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治疗进展,以期能更好地治疗PD的非运动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PD运动症状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PD的运动症状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而PD的非运动症状愈来愈受到关注,认知功能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的患病率约22%~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等,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影响。非运动症状机制复杂、发病时间不一、种类繁多。阐明非运动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识别并治疗这些非运动症状有益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PD。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AD)之后的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涉及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样症状、自主功能障碍、嗅觉丧失、睡眠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在疾病早期,主要是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视空间功能受损;在疾病进展期,PD最终会发展成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dementia,PDD),国外报道其发生率最高,达80%。  相似文献   

5.
徐水婷  胡玉英 《中国康复》2022,37(2):113-11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和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目前PD仍以西药治疗改善症状为主,但无法延缓疾病进展.康复治疗被认为可以改善PD患者多种功能障...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感觉症  相似文献   

7.
朱红灿  赵鹏  卢欣  李玉生 《临床荟萃》2009,24(21):1893-189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最近研究发现PD除了上述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主要包括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PD的早期有嗅觉功能的改变,嗅觉障碍成为PD的早期信号。我们对30例PD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个显著特征是纹状体多巴胺缺乏导致的PD患者运动自动化能力下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及步态异常等。此外,PD患者还常伴有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改变、睡眠障碍以及二便异常等。以上症状导致PD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运动症状对帕金森病(PD)病人及不同亚群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11月入住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103例原发性PD病人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调查PD病人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及水平,应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评价PD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采用Spearman和逐步线性回归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PD病人均有非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评评分为(13.52±6.21)分,分布于PD各个阶段,平均每例有14项非运动症状,记忆减退或忘记做事发生率最高;以认知(注意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改变体位头晕乏力)、便秘、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或易醒)为主。所有病人生活质量均下降,评分为(55.85±31.32)分,以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精神健康、认知维度下降为主,其中写字工整性、家务劳动、需他人陪同、外出购物、休闲运动、记忆力、切食物、外出害怕或担心摔倒等对生活影响较大。非运动症状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44,P0.01),且不同年龄、病情、性别病人非运动症状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D病人生活质量均下降,以运动、活动、精神、认知受影响较大,PD病人普遍存在非运动症状,其中认知、疼痛、睡眠、精神症状是PD病人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活质量8个维度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有交叉,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病人非运动症状对病人总体健康影响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以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多系统受累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及姿势步态障碍的运动症状,以及认知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二便异常、疼痛和疲劳等非运动症状。PD的症状复杂多样,常导致多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一系列进行性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主要包括:胃肠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汗异常及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先于运动症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与PD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传统的抗PD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收效甚微。目前临床研究中,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存在潜在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将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疗法归纳论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多合并抑郁、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对多巴类药物治疗反应不良的非运动症状已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13.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 wake disorders,CRSWD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也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或之后,其发生可能与P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也可能是P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PD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存在昼夜波动,给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提高临床医师对于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的认识,本文就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姚金慧  张晓明 《护理研究》2009,(6):1549-1550
帕金森病(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行动徐缓,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在帕金森病老年病人中.非运动症状更常见,而抑郁又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30%~40%的病人,是影响PD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许多研究发现,PD合并抑郁得到有效治疗的病例数较少,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Braak病理分期表明,PD患者既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步态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又有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感觉异常等多种非运动症状[1]。1995年,德国的Becker首次采用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发现,PD患者的中脑黑质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D)是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震颤、僵硬等运动障碍,常伴有各种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非运动症状谱包括认知、情绪、睡眠、自主神经和感觉障碍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评估260例PD患者,其中睡眠障碍(SD)组160例、非睡眠障碍(NSD)组10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Y分级、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等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SD组PDSS总分低于NSD组,其余量表评分均高于NSD组。SD组较NSD组更易出现嗅觉障碍、疼痛、疲劳、多尿、RBD等症状(P0.05)。RBD、UPDRSIII、抑郁、疼痛、疲劳是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D睡眠障碍与抑郁、疼痛、疲劳等非运动症状显著相关;汉族和藏族PD睡眠障碍发生率接近,藏族PD以日间瞌睡和疲乏思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日间过度嗜睡(EDS)、昼夜节律紊乱、不宁腿综合征、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快速眼动期行为障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本文主要对PD患者EDS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评估方法以及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PD)等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长期以来,PD的四大核心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已为人们所熟知,且通过丘脑底核(STN)DBS能明显改善以上症状。而PD的非运动症状(NMS)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症状、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未得到足够重视,而且会随着帕金森病晚期运动症状的进展而加重。虽然NMS不能作为STN DBS靶症状,但是许多研究表明,STN DBS能产生对NMS有益的多种效果,还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手术达到更满意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研究表明PD常合并睡眠障碍、情绪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等)、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达33.0%[1]。帕金森抑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