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前 ,难治性心力衰竭 (RHF)的治疗 ,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PGE1)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 30例RHF患者 ,并与同期 30例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患者进行双比研究 ,发现联合治疗患者满意。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为住院后经祛除诱因 ,低盐 ,给予洋地黄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后疗效不显 ,符合RHF的患者。心功能分级 (按NYHA分级标准 )Ⅲ级 (心衰Ⅱ°) 2 0例 ,Ⅳ级 (心衰Ⅲ°) 4 0例。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组 (简称联合治疗组 ) 30例 ,对照组 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 1、表 2。  …  相似文献   

2.
黄氏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的有效成份精制而成,具有强心作用,我们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60例均为住院患者,且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法):Ⅳ级 40例, Ⅲ级 20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表2。两组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心肌扩张程度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民注…  相似文献   

3.
卡托普利治疗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雷  黄炳辉 《江苏医药》1999,25(2):150-150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衰(CHF)病人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作用和应用前景。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住院及门诊患者,心功能(NYHA)为贝~IV级。入选96例,随机单育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6~78岁,平均50.2岁;病因为冠心病16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风心瓣膜病21例,心肌病6例。对照组44例,冠心病15例,高心病6例,风心瓣膜病ZO例,心肌病3例;年龄41~75岁,平均53.1岁。两组病人在室早Lown分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见表u一0·1717,P>0·05)。全部病人治疗前用美…  相似文献   

4.
参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如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1-3482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为主要成分,具有补元气、益气固脱、养阴生津、补心复脉的作用。我们通过对3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使用参麦,观察对该类病人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2—75岁,平均55.3岁:包括冠心病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心功能3级7例,4级23例。对照组30例,年龄、诊断及心功能分级与治疗组基本相似。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及浮肿,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胸水等体征。  相似文献   

5.
诺迪康佐治中、重度心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4年6月~1995年12月对76例中、重度心衰住院患者采用诺迪康辅助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6例不同病种的中、重度心衰病人,经临床、M超、心电图、胸片及生化检查而确诊。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NYHA)分级。用随机双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见表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同时,采用休息、限盐、强心利尿、吸氧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诺迪康每日3次,每次2片。14~21d为一疗程。有并发症者同时分别给予相应治疗。3.观来项目:症状体征,心…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5月起,我们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依那普利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5年5月~1996年2月收治的心衰病人,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共81例。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两组的临床资料基本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美乐心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治疗仍为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应用美乐心注射液(心先安)治疗3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与常规治疗对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经去除诱因、休息、限盐及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剂治疗后效果不佳者,符合难治性心衰的诊断。心功能在ⅢⅣ级(NYHA分级法)。随机分为两组。美乐心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称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士2(51-72岁);冠心病18例,扩张型』已肌病6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瓣膜性心脏病3例。病…  相似文献   

8.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室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宜兵 《北方药学》2014,(12):37-3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室早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充血性心衰伴室早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20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EF。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室早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重症心衰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病人生活质量,需要积极治疗.我院对严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巴肢、硝普钠联合静滴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一胜资料3o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对例,女9例,年龄5ot78岁.平均年龄67岁。心脏病病程3一对年,平均10年.冠心病18例,其中心肌梗塞后心衰11例,风湿性心脏病吕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9例,右心功能不全5例,心功能均为ffi~IV级(MYHA分级).全心功能不全16例.1.2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41例.心功能Ⅱ~Ⅳ除常规强心、利尿及应川ACEIQH,根据吸氧条件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氧疗组21例,夜间持续低流量吸氧。对照组20例间断低流量吸氧,30分钟/次,2次/天。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氧疔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显著降低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率,改善心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巯甲丙脯酸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性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游克梅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卫淑巯甲丙脯酸(CPT)是血管作用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间接扩血管作用,我院自1988年开始用于治疗小儿肾性高血压,发现对急性肾炎性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一)急性肾炎性高血压病例全部符合《实用儿科学》高血压诊断标准。学龄前儿童血压超过16/10kPa,学龄儿童超过17/12kPa。①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7岁15例,7~14岁25例;其中有12例同时合并心衰。②对照组38例:性别、年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二)重症肺炎合并心衰:①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岁。②对照组20例:年龄、性别同治疗组。二、治疗方法(一)急性肾炎性高血压:①治疗组:用CPT0.5~1mg(每公斤体重每次),每日3次,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渐加量,最大剂量每日75mg。②对照组:双氢克尿噻口服1~2mg/kg次,每日2~3次,利血平0.07mg/kg,必要时12小时肌注一次。(二)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治疗组用洋地黄+CPT,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以来,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心衰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岁~76岁;冠心病20例、高心病4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2例及扩张型心肌病2例;心功能Ⅱ级6例,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李荣山,王瑞英,王友桂武乡县人民医院李东风为了探讨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我们对52例正常对照及67例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T3、T4测定,并作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观察对象:①正常对照组: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3~63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化验等除外心、肝、肾、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组:67例中男49例,女18例;年龄24~71岁。其中风心病43例,冠心病7例,高心病11例,心肌病6例。67例患者均无甲状腺疾病,也未服用任何影响甲状腺的药物。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Ⅰ级150例,Ⅲ~Ⅳ级52例。二、方法:①充血性心衰患者于心衰时及心衰纠正后分别抽取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T3、T4及TSH(放免药盒由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提供)。②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非配对性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充血性心衰的严重程度与T3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见表1。2.心衰纠正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见表2。3.心衰严重程  相似文献   

14.
李云  张湘燕 《贵州医药》1998,22(1):47-48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阻)疗法是一项新技术,在我国于1991年开始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我科以ILIB疗法治疗肺心病患者兀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对象: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40例,诊断标准及临床分级符合1980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及标准》,随机将其分为IllB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ILIB治疗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7-86岁,平均69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5-80岁,平均破岁。两组病人均有严重的咳嗽、咳痰、气喘、发错、双肺弥漫性罗音、肝大及下肢水肿等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缓解心衰症状,且可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愈后,能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并且能减轻前负荷及改善心脏血管的重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30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及心功能分级均无明显差异(P&;gt;0.05)。治疗6月后卡维地洛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lt;0.05)。卡维地洛组LVIDd及LVEF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lt;0.05)。而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卡维地洛组治疗后出现低血压2例。经减量后血压恢复,未退出研究。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充血性心衰的长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左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陈汉尧 《海峡药学》1997,9(1):124-125
笔者于1986~1995年间,用25%硫酸镁为主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2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及研究对象:23例难治性心衰均为住院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34~72岁;全部患者均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EKG分别有缺血,心肌劳损、心律失常,心脏三位X光片或心脏多普勒彩超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肺瘀血。I.2诊断标准;凡确诊为充血性心表Ⅱ度(心功能Ⅲ级)以上者;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药等治疗反应较差者。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诱发因素。1.3治疗力法:用25%硫酸铺10~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的影响及心衰的疗效。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PGE1);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PaO2、S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心衰治疗组总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3.7%和62.5%,对照组分别为71.4%和28.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0.01);另外,治疗组心功能级数能明显降低。结论:PGE1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对心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茂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52-165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制(倍他乐克)为治疗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变.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有效率治疗组75.0%,对照组56.6%,两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有显著性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转换酶抑制剂(ACBI)已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常规药物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首剂后可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反应[1],甚至加重心衰。本研究比较了使用小剂量的两种不同作用时间的转换酶抑制剂后8小时的血压变化,以评价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分别选自两家医院的住院病人,共5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37-78岁(55.2±10.4岁)。心衰病程0.6-6年(3.4±1.3年)。心衰原因:缺血性心脏病16例,扩张性心肌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以二尖瓣返流为主)1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30例,Ⅲ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