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TEMPO对氮芥(HN2)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的影响。方法: BEAS-2B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ito-TEMPO对照组、HN2染毒组和Mito-TEMPO干预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和Mito-TEMPO对照组分别给予含DMSO(体积分数为0.1%)和Mito-TEMPO(100μmol/L)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26 h,HN2染毒组给予含DMSO的无血清培养基预处理2 h,然后给予HN2(8μmol/L)染毒24 h,Mito-TEMPO干预组给予Mito-TEMPO(100μmol/L)预处理2 h,然后HN2(8μmol/L)和Mito-TEMPO(100μmol/L)共处理24 h。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速率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PI探针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匀浆ATP含量,MitoSOX、DCFH-DA、DHE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内线粒体ROS、H2O2及总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HN2染毒组相比,Mito-TEMPO干预组细胞活性降低了约42.6%(P<0.05),细胞上清LDH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伴有异常形态细胞增多,Mito-TEMPO干预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降低了53.6%(P<0.05),细胞内H2O2水平及总ROS水平分别升高了171%和43.4%(均为P<0.05)。Mito-TEMPO干预对HN2染毒导致的细胞凋亡比例、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改变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100μmol/L的Mito-TEMPO干预在HN2染毒BEAS-2B细胞模型中促进了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H2O2水平及总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MCF-7细胞中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05、0.1、0.2、0.4、0.8 mmol/L) DEHP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分别染毒12、24和48 h,或同一浓度(0.8 mmol/L)染毒不同时间(3、6、12、24、48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CF-7细胞3β-HSD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3β-HS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EHP 0.1~0.8 mmol/L分别染毒细胞12~48 h,3β-HSD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EHP 0.05 mmol/L染毒细胞48 h,3β-HSD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EHP 0.8 mmol/L染毒细胞6~48 h,3β-HSD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EHP 0.2~0.8 mmol/L染毒细胞24 h,3β-HSD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DEHP可引起3β-HS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推测DEHP可能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3β-HSD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产生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急性肝L02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分为对照组,20 mmol/L APAP处理6、12和24 h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JC-1荧光染料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和膜电位变化,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AK4的相对表达量。在沉默IRAK4基因后按前述方法检测L02细胞活力、凋亡和线粒体活性氧变化。进一步给予10 mmol/L N-乙酰半氨酸(NAC)干预24 h后,用CCK-8法检测L02细胞活力,qPCR检测IRAK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L APAP处理L0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且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20 mmol/L APAP处理12和24 h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0 mmol/L APAP处理24 h后IRAK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APAP组相比,沉默IRAK4基因后,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程度减轻以及线粒体活性氧降低(P<0.05)。与APAP组相比,给予NAC后细胞活力增加,IRAK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RAK4可能参与了APAP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是APAP致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β(Camk2b)低表达对1,4-苯醌(1,4-BQ)致K562细胞线粒体毒性的影响,初步揭示Camk2b对于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检测在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选择Camk2b抑制剂KN93的适宜浓度,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Camk2b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Camk2b低表达K562细胞。在0、10、20 μmol/L 1,4-BQ染毒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氧实验、ATP生成量实验、线粒体膜电位实验、钙离子检测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Camk2b低表达K562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增殖、活性氧、ATP、线粒体膜电位、凋亡率的改变。结果: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下降。与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ATP生成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钙离子浓度升高,凋亡率上升(P均 < 0.01)。1,4-BQ染毒后,与相同浓度1,4-BQ染毒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ROS水平升高,ATP生成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钙离子浓度升高,凋亡率上升(P均 < 0.05或0.01)。结论:1,4-BQ染毒后,K562细胞Camk2b mRNA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细胞相比,Camk2b低表达细胞在1,4-BQ染毒后出现更明显的线粒体损伤,Camk2b对于细胞的抗氧化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4-苯醌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0、10、20 μmol/L的1,4-苯醌处理K562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生成量;用线粒体膜电位、三磷酸腺苷(ATP) 生成量来评价线粒体功能;用PI-Annexin V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4-苯醌10和20 μmol/L染毒组K562细胞相对增殖率均降低(P均<0.05);随着1,4-苯醌浓度的增加,ROS生成量逐渐上升、线粒体膜电位和ATP生成量均逐渐降低、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其中1,4-苯醌20 μmol/L染毒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caspase-3活性逐渐升高,1,4-苯醌10和20 μmol/L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1,4-苯醌可以诱导K562细胞ROS升高,抑制K562细胞增殖,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细胞凋亡升高,提示线粒体障碍在1,4-苯醌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小鼠肺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用不同浓度DEHP(5、25、125、625 μmol/L)对小鼠肺细胞进行体外染毒,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肺细胞DNA的断裂程度。结果:当DEHP的浓度为125和625 μmol/L时,肺细胞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和Olive 尾矩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HP在体外可造成小鼠肺细胞的DNA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mono-2-ethylexyl phthalate,MEH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EHP(6.25、12.5、25、50和100μmol/L)和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0.1%)处理MCF-7细胞12和24 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再分别于染毒后1.5、3、6、12和24 h,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EHP染毒12 h,6.25和12.5μmol/L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MEHP染毒24 h,在较高浓度处理组(≥25μmol/L)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细胞的SOD活性有所增加,细胞MDA水平、GSH-Px活性以及8-OHdG生成量无显著变化(P0.05)。当MEHP染毒MCF-7细胞较短时间(1.5、3和6 h)时,各处理组MDA水平和8-OHdG生成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则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一定浓度MEHP作用在短时间内(1.5、3和6 h)可引起MCF-7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触发细胞DNA的氧化性损伤,具体调控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遗传毒性,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遗传毒性。Ames试验设每皿0.08、0.4、2.0、10.0和50.0 μL剂量组,另设空白、溶剂、阳性对照;微核试验设350、700和1 400 mg/kg剂量组,另设溶剂、阳性对照;TK基因突变试验设12.5、25、50和100 μmol/L剂量组,另设溶剂、阳性对照。 结果:Ames试验中,加或不加S9的情况下,丙烯酸-2-乙基己酯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均显示致突变作用。微核试验中,雌雄鼠微核率均呈现剂量-反应关系;雄鼠高剂量组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鼠各剂量组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基因突变试验中高剂量组突变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Ames试验和TK基因突变试验均显示阳性结果,微核试验显示可疑阳性。丙烯酸-2-乙基己酯遗传毒性需结合其他检测系统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大鼠卵巢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评价DEHP对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作用。方法:SPF级5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DEHP低剂量组(100 mg/kg)、DEHP中剂量组(500 mg/kg)和DEHP高剂量组(1 500 m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每周5次,连续染毒6周。染毒结束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及卵巢质量,计算卵巢脏器系数;光镜下观察大鼠卵巢病理改变;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各染毒组大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卵巢质量和脏器系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发现DEHP处理后卵巢组织卵泡结构受损,电镜观察发现DEHP处理后颗粒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减少、胞浆空泡化、核染色质完全凝聚、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变性坏死。结论:DEHP对大鼠卵巢毒性明显,影响卵泡发育,引起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百草枯诱导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活性氧的作用。方法: AML12细胞分别给予0、25、50、100、200、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变化;激光共聚焦测定JC-1探针荧光强度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后可以诱导AML12细胞活力下降,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0.94,P<0.01);300 μmol/L的百草枯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AML12细胞发生凋亡(P<0.05);25~300 μmol/L 百草枯处理24 h后细胞内活性氧依次增加(P<0.05),25~100 μmol/L百草枯作用24 h时线粒体活性氧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r=0.98,P<0.05),而200 和300 μmol/L的百草枯作用24 h时线粒体活性氧水平降低(P<0.05)。细胞活力下降与细胞内活性氧升高呈负相关(r=-0.90 P<0.05);晚期凋亡细胞的比例与细胞内活性氧呈正相关(r=0.96,P<0.01);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 μmol/L的百草枯处理24 h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百草枯诱导AML12细胞凋亡过程主要由细胞整体水平的活性氧介导,提示线粒体活性氧并未直接参与百草枯诱导的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醛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2、0.1、0.5、2.5、12.5 mmol/L的甲醛 (formaldehyde,FA)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GPO-POD 酶法测定细胞内TG含量。另分别以0.004、0.02、0.1 mmol/L的甲醛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和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rn-1c,SREBP-1c)、腺苷酸核糖基化因子1 (ADP-ribosylation factor 1,Arf1)和包被蛋白Ⅰ (coat protein comlex Ⅰ,COPⅠ)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5~12.5 mmol/L FA染毒24 h或0.1~12.5 mmol/L染毒48 h 时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活性 (P均<0.05);0.1 mmol/L FA染毒24 h,或者0.1 和0.02 mmol/L FA染毒48 h,均可致HepG2细胞内TG含量显著升高 (P均<0.05);FA染毒48 h引起肝细胞内CPT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均<0.05),SREBP-1c和COPⅠ表达水平在染毒24和48 h后均增高 (P均<0.05),FA染毒24 h后 Arf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P<0.05)。结论:FA接触可引起HepG2细胞内TG含量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脂肪酸β氧化受到抑制和脂肪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 摘 要 ]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对非小细胞肺癌 A549 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WB 法检测 FGF13 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 BEAS-2B 和肺癌 A549、H460 细胞中的本底表达量。采用 FGF13 过表达载体转染 BEAS-2B 和 A549 细胞;设计两组靶向 FGF13 的 shRNA 序 列,构建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后侵染 A549 细胞,采用 qPCR 和 WB 法检测干扰效果,DCFH-DA 探针结合荧光酶标仪分 析敲减 FGF13 对 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的影响,MitoSOX 与 WB 法检测对线粒体 ROS 水平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 化酶 4(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对细胞 凋亡和 Caspase-3 及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 BEAS-2B 细胞相比,FGF13 蛋白在两种肺癌细胞中均高表 达(均 P<0.05)。成功构建 FGF13 过表达、低表达的 A549 细胞系。过表达 FGF13 后,BEAS-2B 和 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显著 降低(P<0.05);敲减 FGF13 表达后,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显著升高(P<0.05);然而过表达及干扰 FGF13 对 A549 细胞内线粒 体 ROS 水平无显著影响,但 NOX4 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及显著上调(P<0.05)。FGF13 干扰后 A549 细胞凋亡率显著 升高(P<0.01),Caspase-3 及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FGF13 可能通过 NOX 家族途径调控 ROS 的生成,并通过 ROS/Caspase-3 通路调控 A549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大鼠卵巢组织凋亡基因和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评价DEHP的雌性生殖毒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不同剂量DEHP灌胃染毒雌性SD大鼠6周,设对照组(玉米油)、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500 mg/kg)、高剂量组(1 500 mg/kg),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卵巢组织凋亡基因(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癌基因(c-fos、k-ra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cl-2 mRNA表达水平在DEHP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随DEHP染毒剂量升高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fos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 mRNA表达量在DEHP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EHP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Caspase通路诱导卵巢细胞凋亡,进而损害大鼠卵巢功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且DEHP可激活原癌基因异常表达,具有一定的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线粒体的损伤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防治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分离制备体外培养KC,接种于培养板/皿中,分成TCE染毒组、EGb保护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CE染毒组以不同浓度TCE(0、0.125、0.5和2.0 mmoL/L)及不同时间(0、4、8、12和24 h)处理体外培养的KC,EGb保护组则以不同浓度EGb(0、10、50、100和150 mg/L)预处理 2 h后再用2.0 mmoL/L TCE进行染毒, 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不加入TCE和EGb,以使用含1%丙酮(体积分数)的培养基为溶剂对照组,以新鲜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和线粒体酶抑制率变化,检测ATP酶活力,间接反映线粒体能量变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情况。 结果: 随着TCE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ATP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酶抑制率升高,当TCE浓度超过0.5 mmol/L,作用时间大于8 h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b保护组在EGb浓度为10 mg/L时即可起到保护作用(与2.0 mmol/L TCE染毒组比较,P<0.01),当EGb浓度增加到150 mg/L时线粒体功能状态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5)。 结论: TCE可引起人KC线粒体损伤,EGb对这种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常春藤皂苷(α-Hederin)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发生铁死亡(ferroptosi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α-常春藤皂苷处理肝癌Bel-740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α-常春藤皂苷(25 μmol/L)组和α-常春藤皂苷(50 μmol/L)组。谷胱甘肽试剂盒测定分组后细胞内GS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胱氨酸-谷氨酸的反向转运体亚基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的表达,DCFH-DA探针用以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利用铁死亡抑制剂进行细胞功能恢复试验,测定了同时使用Ferrostatin-1和α-常春藤皂苷后的细胞活力、GSH含量、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及ROS水平。结果:随α-常春藤皂苷浓度增加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24 h对应Bel-7402细胞的IC50为40.32 μmol/L。α-常春藤皂苷能减少细胞内GSH含量,下调xCT和GPX4的表达,上调DMT1的表达和升高ROS水平。Ferrostatin-1可有效抑制α-常春藤皂苷诱导的细胞铁死亡,主要表现为细胞活力、GSH含量恢复以及ROS生成减少。结论:α-常春藤皂苷可通过抑制GPX4和xCT的表达,促进DMT1的表达,诱导ROS大量生成并导致肝癌Bel-7402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mono-2-ethylexyl phthalate,MEH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EHP (6.25、12.5、25、50和100μmol/L)和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0.1%)处理MCF-7细胞12和24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再分别于染毒后1.5、3、6、1 2和24 h,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EHP染毒12 h,6.25和12.5μmol/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MEHP染毒24h,在较高浓度处理组(≥25μmol/L)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细胞的SOD活性有所增加,细胞MDA水平、GSH-Px活性以及8-OHdG生成量无显著变化(P>0.05).当MEHP染毒MCF-7细胞较短时间(1.5、3和6 h)时,各处理组MDA水平和8-OHdG生成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则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一定浓度MEHP作用在短时间内(1.5、3和6 h)可引起MCF-7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触发细胞DNA的氧化性损伤,具体调控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在槲皮素抑制异烟肼(INH)诱导的L-0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L-02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单独槲皮素组(50 μmol/L槲皮素)、槲皮素保护组(10 mmol/L INH+50 μmol/L槲皮素),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价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评价细胞内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 < 0.01);与INH组相比较,槲皮素保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减少(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INH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槲皮素保护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NH组(P < 0.01)。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INH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这可能与槲皮素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性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并明确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PTE(0、50、100、150μmol/L)分别处理EC109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UMA蛋白的表达。Control siRNA和PUMA siRNA分别转染EC109细胞后,PTE(0、100μmol/L)处理细胞24h,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UMA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EC109细胞经不同浓度PTE(0、50、100、150μmol/L)分别处理12、24、36h,可有效抑制EC109细胞活力,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上述浓度PTE处理24h,还可以显著增加EC109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和ROS水平(P<0.01)。siRNA干扰EC109细胞PUMA蛋白表达后,PTE对EC109细胞的活力抑制作用减弱(P<0.01)。结论:PTE可降低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其机制与激活PUMA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有关,PTE可能在食管癌的药物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致畸致突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报道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小鼠致畸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DEHP大剂量(1 000 mg/kg、2 000 mg/kg)时对小鼠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DEHP对Ames试验的4个标准菌株无明显诱变作用,但可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并具染色体畸变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OS/Caspase-3信号通路在异烟肼(INH)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保护效应。方法:将L-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25 μmol/L槲皮素组(10 mmol/L INH和25 μmol/L槲皮素)、50 μmol/L槲皮素组(10 mmol/L INH和50 μmol/L槲皮素)。各组均处理24 h后,应用MTT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制备L-02细胞线粒体,利用DCFH-DA和Rho-123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Ψm),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1),与INH组比较,50 μmol/L槲皮素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 < 0.01);INH组细胞LDH活性、细胞凋亡率、线粒体RO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LDH活力、细胞凋亡率、线粒体ROS水平较INH组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且50 μmol/L槲皮素组作用更显著;INH组细胞线粒体△Ψm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1),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Ψm较INH组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50 μmol/L槲皮素组的作用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1),与INH组比较,25和50 μmol/L槲皮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 0.05或P < 0.01),且50 μmol/L槲皮素组作用更明显。结论:INH可以诱导L-02细胞发生凋亡,ROS/Caspase-3信号通路参与了其凋亡的过程;槲皮素对INH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其减少ROS释放,抑制ROS/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