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丁文涛  段东明  孙桂森  谷川 《肿瘤》2007,27(7):585-58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37例只进行静脉化疗,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2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21.95%、远处转移率17.07%,低于对照组的40.54%和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和3年生存率均分别为90.24%和68.29%,高于对照组的81.68%和48.64%,其中3年生存率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并提高生存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联合早期腹腔化疗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静脉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8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静脉化疗 术后早期腹腔化疗(联合化疗组)34例;单纯全身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34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肝转移率和生存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联合化疗组3年生存率73.5%,静脉化疗组为61.8%(P<0.05).联合化疗组肝转移率为29.4%,静脉化疗组为44.1%(P<0.05).联合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率、骨髓抑制率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67.6%、55.9%、29.4%,大多为Ⅰ、Ⅱ级,与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能明显减少大肠癌的复发和肝转移,提高生存率,联合化疗毒性虽然比单纯静脉化疗重,仍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门静脉置泵灌注化疗预防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自门静脉化疗泵注药(5-FU、MMC和EPI),对照组自周围静脉注药。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55.00%(11/20),肝转移率12.50%(3/24);对照组5年生存率33.33%(6/18);肝转移率27.27%(6/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肠癌术后门静脉置泵灌注化疗预防肝转移效果好。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康莱特腹腔热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展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 XELOX 静脉化疗方案+康莱特腹腔热灌注,对照组采用 XELOX 静脉化疗方案+普通腹腔灌注,观察各组的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2年局部复发10例(32.3%),较对照组15例(46.9%)低(P <0.05);肝转移4例(12.9%)较对照组11例(34.4%)低(P <0.05)。实验组3年局部复发13例(41.9%),较对照组21例(65.6%)低(P <0.05);肝转移7例(22.6%)较对照组14例(43.8%)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康莱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可明显延缓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方法]159例L3、L4(Ⅱ-Ⅳ期)胃癌手术患者,对比研究腹腔温热化疗组化疗方案(78例)与对照组(81例)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并发症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胀及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vs.14.8%,P〈0.05;11.5%VS.1.2%,P〈0.05),但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复发转移: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膜腔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vs.54-3%,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VS.32.1%,P=0.003)。[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能够减少腹膜腔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1991年1月~1995年12月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96例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病人,按年限分成腹腔化疗组(180例,1993年1月~1995年12月)和静脉化疗组(116例,1991年1月~1992年12月).两组均采用FDM方案,药量及液体量均相同.结果腹腔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相比,术后早期局部复发率(5/116),X2=6.43,P<0.01,肝转移率(2/116),X2=7.24,P<0.01.3年生存率(64.3%,42.0%),x2=12.64,P<0.01.3年以上无瘤存活例数分别为42例及16例,X2=5.36,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根治性术后腹腔化疗可显著降低早期局部复发及肝转移,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7.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双途径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礼群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2):144-145,149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腹腔内复发或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其毒副反应及1、3年复发转移率,1、3年生存率。结果 1年复发转移治疗组23.07%,对照组36.00%;3年复发转移治疗组50.00%、对照组84.00%。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88.00%;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9.23%,对照组为36.00%。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除腹胀腹痛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预防肿瘤复发或腹腔内转移、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体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腹腔内复发或转移的影响。方法30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即卡铂(CBP)0.2g/m^2+丝裂霉素6mg/m^2+5-氟尿嘧啶(5-Fu)1.0g/m^2+斑螫酸钠维生素跣1.0mg/m^2+0.9%氯化钠注射液1500~2000ml(40℃~44℃)+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20mg,热灌注化疗后加用辅助静脉化疗。对照组(144例)仅做辅助静脉化疗,两组4周为1个化疗周期,均实行4~6个周期。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治疗组83.8%、56.2%、39.4%,对照组80.6%、45.1%、2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中肝转移率、腹腔转移率、腹腔积液发生率,治疗组分别是30.0%、21.9%、30.0%,对照组分别为38.2%、36.1%、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化疗的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体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并评价顺铂(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将54例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26例,其中胃癌14例采用HELF方案,大肠癌12例采用OLF方案;联合组28例,其中胃癌15例,大肠癌13例,先给予DDP腹腔灌注化疗,1周后加静脉化疗.静脉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结果示,单纯化疗组CR 1例,PR 7例,NC 10例,PD 8例,有效率为30.8%(8/26);联合组CR 2例,PR 15例,NC 7例,PD 4例,有效率为60.7%(17/28).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毒性及骨髓抑制.初步研究结果提示,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肿瘤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连续腹腔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02-03-2007-03胃癌根治术后的69例进展期患者,早期用腹腔化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行静脉化疗的61例患者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腹腔化疗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79.71%和65.22%,静脉化疗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05%、68.85%和59.01%。而连续腹腔化疗组不良反应(除腹痛、腹胀外)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化疗组。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简单实用、安全、全身毒副反应小,可有效预防腹腔内复发和转移,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HPC与术后常规静脉全身化疗(intravenous chemotherapy,I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选择适合本研究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RCT(1804例患者).(1)疗效评价:IHPC组的1、2、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HR=1.65,95% CI=(1.19,2.30)]、[HR=1.76,95% CI=(1.25,2.49)]、[HR=2.40,95% CI=(1.99,2.90)]、[HR =2.55,95% CI=(2.04,3.1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的1、3、5年复发率和3、5年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OR和95% CI分别为[0.38,(0.18,0.77)]、[0.26,(0.18,0.37)]、[0.30,(0.23,0.39)]、[0.32,(0.15,0.68)]、[0.51,(0.32,0.8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评价: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肝脏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HPC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OR和95% CI为[4.23,(2.14,8.35)].结论 比较常规静脉化疗,进展期胃癌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并且安全性可以接受,但其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术中联合术后IHPC疗法临床推广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转移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5年无瘤生存率与绝经前、后发病,原发病灶大小,是否保乳,病理类型,化疗方案均无关(均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均有相关性(均P〈0.05)。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与家族史、与放疗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保乳与否及常用的化疗方案与预后均无关;放疗可提高3年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5年无瘤生存率。术后转移者预后差,生存期〈2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05-04-15-2009-04-15收治96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放化疗50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接受单纯放疗46例。单纯放疗组应用盆腔外照射联合腔内近距离照射放疗方案,外照射采用6 MV X直线加速器,利用三维适形技术,盆腔四野盒式照射,剂量达(24-30)Gy/(12-15)次,腔内近距离照射A点剂量为7Gy/次,共6-7次。放化疗组化疗应用TP方案,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3个周期。具体用药为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d1;顺铂75mg/m2,静脉滴入,d1-d3。化疗当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放疗方案与单纯放疗组相同。按照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效果,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96例患者均完成了放疗和化疗。放化疗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20.0%,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5%;总体有效率为62.0%,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34.8%,χ2=3.972,P=0.031。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98.0%,与单纯放疗组的9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93,P=0.281;放化疗组2年生存率为86.0%,优于单纯放疗组的63.0%,χ2=10.472,P=0.026;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为8.0%,优于单纯放疗组的30.4%,χ2=13.851,P=0.008;放化疗组远处转移率为10.0%,优于单纯放疗组的36.9%,χ2=11.635,P=0.031。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8.0%、96.0%、52.0%和50.0%,显著高于放疗组的71.7%、76.1%、30.4%和28.3%,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患者可以耐受,不影响治疗的进程。结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Ras基因在复发转移大肠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大肠癌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入选96例病例,K-Ras基因突变率为25%(24/96),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理类型、转移器官个数、转移部位与K-Ras基因突变无相关性。截至2010年12月31日,70例(72.9%)患者病情进展,29例(30.2%)死亡,中位总生存期(OS)为37.3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63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7%和52%。单因素分析显示K-Ras基因状态(P=0.004)、肝转移(P=0.002)及辅助化疗(P=0.012)是影响PFS的预后因素,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一线治疗应用靶向药对PFS无明显影响;年龄(P=0.026)、肝转移(P=0.050)、腹腔转移(P=0.001)及全程用靶向药物(P=0.009)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其他临床病理特征、K-Ras基因状态以及辅助化疗对OS无影响。分层分析显示,K-Ras野生组中使用西妥昔单抗者较未使用者OS明显延长(P=0.01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P=0.002)和K-Ras基因状态(P=0.004)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肝转移(P=0.003)、腹腔转移(P=0.000)和全程用靶向药物(P=0.007)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复发转移大肠癌 K-Ras野生型患者能从西妥昔单抗治疗中获益,K-Ras基因检测是西妥昔单抗疗效的预测指标;K-Ras野生型患者对化疗的受益程度高于突变型患者,K-Ras基因状态可以预测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置管区域化疗对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124例直肠癌术前随机分成两组,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组(治疗组)61例,外周静脉化疗组(对照组)63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2.0%和52.5%;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11.5%和18.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5.1%和31.7%;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8.6%和23.8%.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肝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髂内动脉置管化疗在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提高3、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3D-CRT)后程逐步递量加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3D-CRT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首程常规3D-CRT放射疗法,后程递量加速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以及放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81.5%和9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1%和79.6%(P<0.05)。对照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48.1%、29.6%和59.3%,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0.4%、13.0%和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放射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后程逐步递量加速放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是局部晚期NSCLC患者理想的放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与单纯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年6月间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FOLFIRI方案,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鼻衄及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单纯放疗和综合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年龄≥70岁接受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分型鳞癌65例,腺癌24例,大细胞癌5例,其他类型11例(分类不明癌);分期ⅢA43例、ⅢB62例;治疗方法:单纯放疗70例,综合治疗3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7例,序贯化放疗28例。中位放疗剂量60Gy(34~74Gy)。[结果]存活病人中位随访17.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年生存率65.8%,3年生存率19.8%,5年生存率15.0%。全组72例(68.6%)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31例(29.5%),远地转移34例(32.4%),7例(6.7%)出现胸内复发及远地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显著影响预后。15例(14.3%)患者出现NCICTC≥3级放射性肺炎。放化疗综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53.3%vs.7.1%,χ^2=27.0,P〈0.001)[结论]老年(≥70岁)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后腹腔及肝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将282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分成术中腹腔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灌注化疗组169例(简称治疗组)和单纯术后静脉化疗组113例(简称对照组),并对其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腹腔转移率为21.9%,肝脏转移率12.4%,3年生存率74.6%;对照组腹腔转移率46.0%,肝脏转移率27.4%,3年生存率46.8%。结论术中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