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两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强 《上海医药》2004,25(12):559-560
目的: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在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头孢唑啉钠、维生素C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测定其pH值。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2种药物配伍后,pH值随加入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成分莪术醇在8h内无明显改变,头孢唑啉钠含量变化不明显,维生素C含量变化较大,8h后相对含量已下降至54.63%。配伍后外观颜色均无改变。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可与头孢唑啉钠配伍,与维生素C配伍宜在1h内用完。  相似文献   

2.
莪术油注射液与几种大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莪术油注射液与几种大输液配伍后的微粒情况.方法 用微粒分析仪测定大输液中的微粒和加入莪术油注射液后的微粒变化情况.结果 同一试验中不同批号的莪术油注射液间存在较大差异(P<0.01),莪术油注射液适合与0.9%氯化钠、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最佳输液pH值在4.42~5.63之间,浓度不能超过1.60 mg/mL.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结果 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溶血率测定法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为提高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法,对3家厂家生产的22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溶血与凝聚检查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比较实验结果,并对检查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溶血与凝聚检查试验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批号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具溶血性,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结论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应检查溶血与凝聚,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溶血率方法可用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莉  田恩圣  刘善奎  袁成 《中国药房》2001,12(11):687-688
目的 :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常用抗生素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3h内含量的变化 ,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抗生素配伍后 ,样品液均无气体或沉淀产生 ;pH值随加入药物的不同而不同 ,但在3h内均无明显改变。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莪术醇的含量下降最大 ,样品液为棕色 ;与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含量下降亦较明显 ;与头孢拉定配伍后含量下降6 % ;与奈替米星和克林霉素配伍后含量和颜色均无改变。结论 :本品可与奈替米星、克林霉素配伍 ,但不宜与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拉定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常用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6h内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药物配伍后,样品液均无气体或沉淀产生;pH值随加入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但在6h内均无明显改变。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配伍后6h内相对百分含量均>90%,与克林霉素、阿昔洛韦、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配伍后6h内相对百分含量均>94%;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莪术醇的含量下降最大,样品液为棕色。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克林霉素、阿昔洛韦、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配伍安全有效,但不宜与头孢哌酮钠配伍。  相似文献   

6.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抗菌药物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常用抗菌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6h内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微粒数以及细菌内毒素。结果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抗菌药物配伍后,样品液均无气体或沉淀产生;pH值、微粒数、色泽在6h内均无明显改变,室温下放置的配伍液6h时细菌内毒素检查也符合规定。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克林霉素、阿昔洛韦、氨苄西林钠配伍后6h内相对百分含量均>90%;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含量下降最大,样品液由浅黄色变成深黄色;结论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克林霉素、阿昔洛韦、头孢唑啉钠、氨苄西林钠可配伍使用,不宜与头孢哌酮钠配伍。  相似文献   

7.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常用抗生素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要成分莪术醇与抗生素配伍后4 h内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其配伍特征(外观、pH值).结果:配伍液均无气体或沉淀产生;pH值随加入抗生素的不同而不同,但在4 h内均无明显改变;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莪术醇含量下降最大,样品液为棕色;与头孢唑啉钠配伍后含量下降亦很明显;与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含量下降11%;与依替米星和西索米星配伍后含量和颜色均无改变;与氧哌嗪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配伍后4 h内稳定.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可与依替米星和西索米星、氧哌嗪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配伍,但不宜与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和头孢噻肟钠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8.
HPLC-ELSD测定莪术油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ELSD测定莪术油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SK-GEL G2000 SWXL柱(7.8mm×300 mm,5μm),流动相:20 mmol·L-1乙酸铵-乙腈(90∶10);流速为0.6 mL·min-1;ELSD条件:漂移管(气化室)温度103℃,氮气流速2.3 L·min-1。结果该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2.259~28.23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加样回收率为102.5%(n=6,RSD=1.73%);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60%(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可用于莪术油注射液中聚山梨酯80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通过观察色泽变化,测定微粒数、pH值、含量等,确定0,2,4,8h配伍液中莪术油及头孢唑啉钠的稳定性。结果在(20±5)℃条件下,8h内配伍液中莪术油及头孢唑啉钠的含量变化均在±4%以内,配伍液外观、微粒数及pH值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经0.45μm的滤膜滤过后,20μL直接进样,乙腈-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1mL/m in流速,30℃柱温,210nm检测波长。结果:建立了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要成分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作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新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莪术油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383C,D2,即2-羟丙基-β-环糊精与莪术油的配比为10:1,研磨时间90min,搅拌90min,搅拌温度50%。结论用新工艺制备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收率高、稳定性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复方莪术油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用适宜基质,将莪术油和维A酸分别用β-环糊精包裹制成水包油型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A酸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维A酸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8μg/m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制剂质量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黄铮  庄晓庆 《中国药师》2012,15(4):499-50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莪术油栓中莪术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2%醋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莪术醇的浓度在10.36~518.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6.92%,RSD=1.86%(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莪术油栓中莪术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维生素C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分别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莪术油含量的经时变化,HPLC法测定配伍后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哌拉西林钠含量的经时变化。结果: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分别配伍,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伍,莪术油在1h内分解达30%以上,为配伍不稳定体系,其余3项配伍较稳定,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匠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配伍 分解,与其余4种注射剂分别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方洪壮  李睿  孙长海  李利  张宇 《中国药房》2010,(39):3702-3704
目的:研究灭菌前后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相关性,为建立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XDB-C1(8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通过共有模式方法比较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用成对比较t检验法比较单一色谱峰强度的变化。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较灭菌前多数色谱峰峰面积明显变小,并增加了一些小峰。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前后的指纹图谱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灌注莪术油明胶微球对荷瘤大鼠的抗癌活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莪术油明胶微球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大鼠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94 5 % ,平均生命延长率为 117 9% ,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性抑制肿瘤生长 (P <0 0 1)和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P <0 0 1) .  相似文献   

17.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74 7例病人进行调查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5 97例 ,急性支气管炎 15 0例 ,均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其内不加其他药物 )治疗。结果 :19例 (占 2 .5 % )发生不良反应 (男性 7例 ,女性 12例 ) ,其中心悸伴呼吸困难 10例 (占 1.3% ) ,胃肠道反应 4例 ,皮疹 3例 ,手麻 2例。均在首次用药 5min内出现症状。结论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部分病人不良反应较重 ,在临床应用时必须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