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上海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压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上海已成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1998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235.57万,占总人口的18.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0%。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62,30万-488.60万,比1998年增长0.96—1.07倍;而同期劳动年龄人口仅为1998年的87.4%。上海的医疗保障制度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医,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也于2000年就提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本世纪前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以平均每年596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至2050年增长速度将达到620万人/年,到2050年,全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进入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北京市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也很严重,北京市老年人口在1990年就已达109万,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0.10%,与全国水平相比提早10年步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2005年北京市抽样调查老龄人口为16.9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电站运行前后周围人口变化趋势,为居民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价与医学应急准备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以大亚湾核电站1号核岛为圆心,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核电站不同距离(0—5,0~10、0—20和0—30km)、不同运行期间(1990--1992、1993--1997、2002--2005、2006--2010)周围人121的密度、男女比例及年龄性别构成比。结果20年来,4个调查区人口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户籍人口以0—30km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3.87%;常住人口以0—5km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10.35%。男女比例2010年0—10km上升至101.40,较1990年增加了16.16;1993--2010年,年龄构成在0—10和0—20km范围内,0—14岁比重分别下降了7.78%和9.74%,15~64岁比重分别上升了9.20%和9.75%。结论人口密度低于相关的控制标准,非户籍人口增加幅度较大;性别比例由男少女多转变为男多女少;年龄构成15~64岁比重逐年上升,以劳动适龄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4.
据《台湾地区人口统计》显示,2012年底,台湾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0万人,占总人口的11.15%,而1993年这一比例是7%,预计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35%。同时另一份台湾地区政府调查显示,2009年底,台湾地区老化指数为68.2%,而1956年首度人口普查,老化指数仅5.6%,半个世纪老化指数增长迅猛。  相似文献   

5.
戴苏燕 《工企医刊》2008,21(6):47-48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到本世纪中叶,预计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占68.28%,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又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6.
珠海市1993~2002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珠海特区进一步改革开放10年来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探讨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对珠海市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1993-2002年珠海市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资料,分年度按病种进行比较分析。描述2类人口不同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控制对策。结果 近10年来,珠海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常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平稳下降,从410.01/10万下降到200.61/10万,暂住人口则从745.39/10万高峰值陡然下降到200.27/万,但暂住人口发病数占总发病的比重逐年增加。疟疾、新生儿破伤风、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暂住人口在1993~1996年曾处于发病高峰,1997年虽迅速下降,但始终高于常住人口,并均有显著性差异;暂住人口新生儿破伤风从1995年开始连续8年在总发病中的比重超过90%,麻疹有7年超过60%。疟疾有9年超过85%。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在2类人口中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传染病中增幅最大,淋病成为主要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暂住人口的发病增长速度更快,发病率在1996年达到峰值,发病构成占25%~35%,其中淋病占总发病的60%,梅毒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结论 10年来,我市传染病防制成效显著,但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仍很薄弱。应采取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亿人,比2002年增加6000多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中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具体群体看,0~14岁所占总人口比重由22.4%下降到16.5%,少子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7年最新调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9亿,其中老年残疾人占4416万,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有1600万,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为69.2%,专家保守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数将达到5313万。  相似文献   

9.
上海的老龄化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79年上海就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人口1400.7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2.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56.65万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居全国之首。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刚刚起步的老年护理事业。目前上海养老床位共有8万张,其中老年护理医院床位10342张,与庞大的、日益俱增的老年人相比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区老年人1987—1997年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龙 《实用预防医学》1999,6(6):405-407
目的 了解引起厦门市老年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应用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 等指标分析了1987 ~1997 年厦门市死因资料。结果 老年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为3 529-60/10 万,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和传染病等。慢性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0-68 % 。主要疾病的GEI 顺位为恶性肿瘤、传染病、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影响厦门市区老年人口生存寿命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传染病和意外伤害等。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杨浦区养老机构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慎  张家琪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1):549-550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的地区,称为“老年型地区”^[1]。21世纪是全球人口年龄进入老龄化的时代。2004年上海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4.87%,老龄化程度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2]。  相似文献   

12.
<正>1 资料来源 人口死亡数字来自江干区人口死亡报告系统和江干区卫生防疫站的江干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1990年~1999年);人口数字由辖区公安部门提供。上述资料真实可靠。2 结果分析2.1 10年人口伤害死亡情况 江干区1990~1999年累计伤害死亡1094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59%,年平均伤害死亡率为35.55/10万,位居人口主要死因的第五位。其中男、女伤害死亡数分别为666例、428例,年平均伤害死亡率分别为41.60/10万、29.00/10万,死亡率性别比值为1.43,两者差异显著(u=5.86,P<0.01)(见表1)。  相似文献   

13.
1990~1992年广西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及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制订广西老年保健和老年病防治研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19901-1992年广西随机抽样10市,县人口死因调查资料,分析人口老龄化指标,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和死亡率。结果 广西老年人口系数为8.5%,长寿水平10.67%,老少比27%,老年人口前5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28.40%),脑血管病(22.90%),恶性肿瘤(10.49),心脏病(9.00%),消化系统疾病(7.74%),占老年人口总死亡人数的78.50%。结论 广西人口类型为向老龄化过渡型。造成广西老年人主要死因的这些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有关。因此改善环境,从青少年期开始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调查14省市约30万人,推算出全国糖尿病患者约700万。进入21世纪,通常的说法是约4000万人。近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报告,我国城市人口中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以此推算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人之众,较诸30年前已增长了13倍之多!  相似文献   

15.
林乐平 《社区卫生保健》2009,8(3):168-169,171
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0%,预测到201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接近12亿,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人口总数的20.0%。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使老年产业蓬勃发展,老年公寓由此应运而生.它既体现了老年人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6.
2001~2004年上海市黄浦区老年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黄浦区在原有黄浦、南市2个老城区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新的黄浦区,老龄化城区更为突出。2003年最新人口数据表明,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8.98%,黄浦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20.73%,比全市高出1.75个百分点。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黄浦区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数占总死亡比例高达87%,由于老年人口死亡比例较大,形成了黄浦区居民以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谱。为降低死亡率提高平均期望寿命,通过对60岁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主要疾病死亡模式描述分析,为确定老年人疾病防治重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情况。方法以广东省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登记系统数据和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广东省抽取12个调查点,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情况,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评价交通伤害死亡的疾病负担。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3237例,交通伤害死亡率为2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1/10万,占伤害死亡的41.9%(3237/7721),占总死亡的3.2%(3237/99919)。交通伤害标化死亡率农村(21.9/10万)高于城市(16.3/10万),男性(29.2/10万)高于女性(11.0/10万)(均P〈0.01);交通伤害死亡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段,占全部交通伤害死亡的71.3%(2308/3237)。交通伤害死亡的主要人群是行人、骑摩托车者、骑自行车者,分别占交通伤害死亡的41.9%、20.1%、3.2%。12、1、2月的交通伤害死亡人数较多,分别为292、317和281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9.0%、9.8%、8.7%;另一个高峰是夏季的6、7、8月,死亡人数分别为266、293和284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8.2%、9.0%和8.8%。2004-2005年广东省因交通伤害死亡造成的YPLL为10.2万人年,YPLLR为674.2/10万,交通伤害死亡YPLL占伤害死亡YPLL的44.3%;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7.7万人年和2.5万人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4万人年和2.7万人年;15—29岁年龄组损失最高(3.8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YPLL的55.9%;30—44岁年龄组次之(3.4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YPLL的49.3%。结论交通伤害死亡是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仅危害青壮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衰老与环境     
1900年,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1%,1997年达到13%,2030年预计达到20%,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扩大。我国也相似,2000年老年人口已达1.3亿,为我国总人口的12%左右,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3.5~4.5亿。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医学家对老年医学越来越关注。最近美国学者阿德勒(Adler)撰写《衰老研究》一文,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银色浪潮来势迅猛。专家预计,我国老年人将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加,到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济南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约为2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14%.已经进入老年型城市行列。老龄人口的高患病率决定了其卫生服务需求也高.但其经济收入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卫生服务要求便捷、高效、低廉。如何使老年群体在经济上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