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痛风定胶囊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红肿、关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BUA、UUA、ESR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姝  武莹  张毅 《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71-172
目的:探讨通滞苏润江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给予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别嘌醇片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值治疗前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结论: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定,其作用机理包括降低患者血尿酸浓度。  相似文献   

3.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4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予以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且获得随访的痛风患者48例.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为查体痛风石和慢性关节炎者,B组患者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者.每组分别给予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5粒(0.3rag/粒)/次,bid、14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血尿酸浓度的变化.结果: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滞苏润江胶囊能明显缓解痛风患者疼痛,促进血尿酸的代谢,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痛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145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45例ADR报告中,中老年发生率最高(26.19%);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67.59%);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72.41%);ADR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17%),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0.69%)。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配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护骨素(OPG)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应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通滞苏润江胶囊配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RANKL/OPG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VAS评分、TNF-α、RANKL、RANKL/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OP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滞苏润江胶囊配合经络段"放线法"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疗效显著,并能降低血清TNF-α、RANKL/OPG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萍  卢岚英  王学军 《陕西中医》2012,(10):1411-141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男性ADR38例,明显高于女性19例(P<0.05);年龄超过60岁,ADR发生率明显较其他年龄组高(P<0.05);ADR发生类型以药物热、皮肤及附件损害表现最多见;ADR分级多数为一般,并且和其他组比较(P<0.05);ADR发生时间多在用药10~30min之内,和其他时间段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ADR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以药物热、皮肤及附件损害表现最多见;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0~30min之内,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阳江市中医医院上报的61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发生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统计的61例ADR个案中,涉及9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品种为红花注射液(32.79%);男女构成比分别为45.90%和54.10%;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占60.66%,平均年龄为(61.72±21.84)岁;用药后30 min内发生ADR占47.06%;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占44.09%),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严重的ADR报告共有3例,占4.92%。结论:应加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尽可能的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及药物剂型分布、药物类别构成、ADR发生时间、涉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类型及转归、联合用药、ADR因果关系评价项目进行统计及分析我院2014—2015年共8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8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男38例(44.19%),女48例(55.81%),女性略高于男性;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52.3%);注射剂引起的有43例(50%);以活血祛瘀剂的发生率最高(40.7%);1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30 min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不良反应程度主要为一般和新的一般。结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药师应发挥药学监护作用,加强对ADR的监测、报告、分析和预警,以促进临床中成药的使用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9.
96例儿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引起药物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6月收集的96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例ADR涉及8种中药注射剂,累及7个系统/器官;男55例(57.3%),女41例(42.7%);1-3岁年龄组患儿49例(51.0%);大部分ADR发生在用药30 min内(8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用药部位损害,较严重的有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发生的比例较高(21.9%)。结论:医院应高度重视儿科中药注射剂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集到的72例口服用药ADR进行分析。结果 7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有8大类47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最多;ADR临床表现多为皮肤损害。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口服用药的ADR监测,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三亚市2015-2016年涉药单位上报的911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1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人ADR的发生率较高(占23.93%);新的ADR有525例(占57.63%),严重的ADR有39例(仅占4.28%);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42.61%);静脉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占86.21%);ADR对人体的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占38.26%)。结论:ADR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等密切相关,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尤其是对严重ADR报告的收集,强化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监测,严格限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ADR发生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滞苏润江胶囊是由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具有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院运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6例,疗效满意,并与76例SSZ+MTX联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112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ADR共涉及26个品种,中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42.68%);注射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3.7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0.97%);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54.47%).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以下全文简称为"我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状况及影响要素,以为科学用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所汇总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共236例进行分析,依据病患的实际状况,包括基本信息、用药类型、ADR反应等展开全方位把握。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151例(占63.98%)明显多于男性85例(占36.02%),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比较高(55.09%);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83.9%);引起ADR最多的药物是抗感染药物,其次是中药制剂,分别占40.68%、23.7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全身性损害。所有ADR患者经停用药物后均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重视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ADR,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王瑞  宋平  高海峰 《山西中医》2014,30(10):52-53
目的:探讨通滞苏润江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滞苏润江胶囊5粒(0.3 mg/粒)/次,bid,两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95%CI=77.78%~97.82%),对照组为70.73%(95%CI=56.80%~84.6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659 4,P=0.093 1),尚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参数。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34(95%CI=0.11~1.06),NNT=6(95%CI=2.89~214.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76例中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中药ADR报告中,女性男性,尤以41~50岁的女性患者ADR发生率最高,有23例(30.26%);而静脉滴注最易导致ADR,有50例(65.79%);中药ADR发生率排名中前3位分别是热毒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29例(38.16%),其次为消化系统,有20例(26.32%)。结论: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重视中药引起的ADR,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细辛脑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娄底市中心医院2017—2019年发生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3例细辛脑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分析,对发生ADR的23例患者按性别、年龄、用药原因、ADR发生时间、给药剂量与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23例ADR患者均为静滴给药;60岁以下6例(占26.09%),60岁及以上17例(占73.91%);男15例(占65.22%),女8例(占34.78%);无适应证用药6例(占26.09%)。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5min以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未见致死病例。结论:中老年人发生ADR较多,以呼吸系统反应为主,多系统损害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以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作为考查项,对重庆市2008年1月—2014年6月天麻素所致的315例ADR/ADE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分析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在315例发生ADR/ADE的患者中,男性143例(45.4%),女性172例(54.6%),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74.9%);60例ADE(19.0%)为超适应证用药引起,66例ADE(21.0%)为超剂量用药引起;静脉滴注致ADR/ADE多发生于30 min内(85.5%),口服给药致ADR/ADE多发生于口服后2 h内(74.4%),肌内注射致ADR/ADE均发生于10 min内。共发生ADR/ADE 593例次,以胃肠系统(30.9%)、皮肤及其附件(26.5%)损害为主,61.9%为新的ADR/ADE。提示医务人员应了解天麻素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临床上规范化应用,并密切关注患者变化,重视ADR/ADE的监测工作,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减低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19年上报的91例合格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报告中,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8种。其中报告最多的是理血剂77例(84.6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3种中药注射剂为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输液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ADR与多因素有关,我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管,临床药师参与到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内的应用管理当中,选择合适的药物、溶媒和剂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103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三七总皂苷提供参考.对国内15年来发表的103例三七总皂苷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03例ADR报告中,>60岁的ADR发生率最高(41.7%);ADR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药疹(50.5%);其次为过敏反应(20.4%)以及过敏性休克(9.7%).ADR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严格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