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能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各46例,置换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进行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高于内固定组(P0.05);置换组下床锻炼时间、负重活动时间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置换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患者下床锻炼和负重活动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横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48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对两种手术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内固定组明显增加,而负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内固定组,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功能恢复达优率以及总体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尽早进行负重行走,且其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显著改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尽早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扭转刚度、轴向压缩、破坏载荷以及不同时刻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研究组患肢扭转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可显著缩短恢复时间,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发挥更好的生物力学作用,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即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87.29±1.44)分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对60岁以下老年人建议选择全髋,60~70岁老年人根据情况选择全髋。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10-4412
对比PFNA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相比,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存率,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指导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比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及髋关节屈伸度。结果观察组患者Ⅰ级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Ⅲ级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Ⅱ级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屈伸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指导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采用PFNA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PFNA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下床活动早,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50-2351
内固定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关节置换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置换组术后离床负重时间为10.5±2.3d,明显短于内固定组的38.4±5.6d(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Harris评分为88.5±8.7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的73.6±8.4分(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中,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早期离床进行负重功能训练,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近期疗效优于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块式教育计划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模块式教育计划。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康复积极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疼痛、功能、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依从程度、需求程度、面对挫折的情绪及护士鼓励作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模块式教育计划可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的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开始康复训练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行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30例)或内固定术(30例)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术后12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需二次手术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关节置换术组输血比例、输血量、术后12 h的VAS评分高于内固定术组(P0. 05),两组术后48、72 h及6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关节置换术组术后首次下地行走时间短于内固定术组(P0. 05);两组术后12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需二次手术比例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让其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5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Gamma钉固定组和THA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HA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愈合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均优于Gamma钉固定组,但手术时间长于Gamma钉固定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THA组的KPS和Harris量表评分高于Gamma钉固定组,Harris量表评分差的患者占比低于Gamma钉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84)。结论THA和Gamma钉固定术均安全有效,THA可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费用等,有助于患者髋部功能早日恢复,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整体效果优于Gamma钉固定术,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假体的选择。方法选择100例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或全髋关节置管术(全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分值、转子间骨折患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长度差和颈干角。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半髋置换组术中出血量较全髋置换组少,手术时间较全髋置换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分值均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转子间骨折患者肢体长度差和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长度差、颈干角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无固定不良等情况。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和假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假体置换术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假体置换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下地、扶拐行走、独立行走以及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且末次随访FBG水平前者较后者显著降低( P<0.05);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且研究组优良率分别为51.22%和90.24%,均较对照组的26.83%和48.78%显著升高( P<0.05);研究组各项数据本组内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本组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级比较差异显著( P<0.05),但优良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9.27%)显著降低(P<0.05)。结论假体置换术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缩短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早期手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FNA手术,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骨折后48 h内行PFNA,对照组于骨折48 h后行PFNA。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状况;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行PFNA手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减少术中输血量及出血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扭转刚度、轴向压缩、破坏载荷以及不同时刻Harri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优良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研究组患者扭转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可显著缩短恢复时间,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发挥更好的生物力学作用,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后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P0.05),但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且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内收活动幅度较大(P0.05),但两组患者髋关节背伸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但在远期效果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