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多糖对血虚大鼠血清IL-2 ,IL-6 ,EPO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血和环磷酰胺并用所致血虚大鼠为实验对象。结果 当归补血汤多糖能显著高大鼠血虚模型血清IL-2 ,IL-6 ,EPO水平。结论 当归补血汤多糖在补血的同时也有免疫增强作用,是当归补血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多糖对血虚大鼠血清IL-2,IL-6,EPO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血和环磷酰胺并用所致血虚大鼠为实验对象.结果当归补血汤多糖能显著高大鼠血虚模型血清IL-2,IL-6,EPO水平.结论当归补血汤多糖在补血的同时也有免疫增强作用,是当归补血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多糖对血虚大鼠血清IL 2 ,IL 6 ,EPO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血和环磷酰胺并用所致血虚大鼠为实验对象。结果 当归补血汤多糖能显著高大鼠血虚模型血清IL 2 ,IL 6 ,EPO水平。结论 当归补血汤多糖在补血的同时也有免疫增强作用 ,是当归补血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当归补血微丸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微丸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环磷酰胺(CY)造小鼠血虚模型,同时灌服不同剂量的药物,测定小鼠的外周血象、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及脾脏中EPO样造血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当归补血微丸各剂量均能增加血虚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数,对CY致贫血诱发的EPO增殖有拮抗作用,并能显著促进脾脏中EPO样生长因子的水平.结论:当归补血微丸能有效抑制CY所诱发的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化疗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及脾细胞IL-2产生的影响。方法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脾细胞IL-2的产生为检测指标,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化疗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作用。结果当归补血汤可明显提高受化疗药物作用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并可促进小鼠IL-2的产生。特别是在小鼠接受化疗前预防性接受当归补血汤治疗,其疗效更加显著。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对机体血液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减轻化疗药物对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20,(3):293-297
目的:考察当归藤不同提取部位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水)、模型对照组(水)、阳性对照组(当归补血口服液,324 g/kg)和当归藤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组(给药剂量依次为4.2、10.64、22.07、5.0 g/kg,以提取部位浸膏计),每组10只。小鼠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开始给药的第12、13天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复制血虚模型。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浓度(HG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3、IL-6、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计算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各血象指标水平、血清中IL-2、IL-3、IL-6、EPO、G-CSF、M-CSF、VCAM-1水平以及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脾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藤石油醚部位组小鼠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藤乙酸乙酯部位组小鼠外周血RBC、HGB、PLT水平、血清中IL-2、IL-6、G-CSF、M-CSF、VCAM-1水平以及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当归藤水部位组小鼠WBC升高不显著外,当归藤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组小鼠上述各血象指标和血清因子水平及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脾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当归藤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均可提高血虚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小鼠IL-3、EPO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STF)对化学因素所致的血虚小鼠血清IL-3、EP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苯肼(APH)、环磷酰胺(CTX)复合造模,建立血虚模型小鼠,检测外周血及血清IL-3、EPO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小鼠的外周血、IL-3降低,而血清EPO升高(P<0.01),鸡血藤总黄酮各剂量组的外周血、IL-3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EPO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鸡血藤总黄酮可以通过促进机体分泌IL-3促进红系造血,与EPO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2、IL-6、IL-12水平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6、IL-12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ELISA法对HSP患儿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组各30例进行血清IL-2、IL-6、IL-12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HSP患儿的血清IL-2、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L-12水平则显著下调.结论 HSP患者血清白介素水平出现异常,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白花前胡提取物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IL-6及IL-8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后相关病理生理改变及对脑组织及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模型,研究白花前胡对大脑中动脉梗塞性大鼠脑缺血后行为障碍及脑梗死范围、缺血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及脑组织及血清IL-6和IL-8水平的影响.结果: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后,所有动物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大鼠脑组织和血清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可明显抑制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血清中IL-6及IL-8水平;4 mg*ml-1和2 mg*ml-1白花前胡水醇提取液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大鼠神经症状分值、降低脑梗死范围.结论:白花前胡水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级联反应中炎性细胞因子IL-6 及IL-8的产生,减轻或消除脑缺血级联反应中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神经元,减少梗死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0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而IL-6、IL-10和IL-1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半年治疗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CD4/CD8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作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治疗组(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注射野百合碱造模。治疗21 d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量RV和LV+S,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mPAP和RVHI值显著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mPAP和RVH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大鼠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达到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IL-2、IL-6表达与ds-DNA在SLE检测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6的表达与ds-DNA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清中IL-2、IL-6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中IL-6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在SLE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ds-DNA呈正相关,对于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19例。对照组予三黄熏洗汤熏蒸坐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当归芍药散水煎剂治疗,其他治疗相同,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GF-β1和IL-4、IL-10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IL-4、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降低IL-4、TGF-β1水平,增加IL-10水平,改善炎症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来研究阿魏酸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0.1%完全弗氏佐剂0.1mL注射大鼠足跖部,在6、12d后予以加强注射免疫。药物治疗组在造模2周后予腹腔注射阿魏酸钠,以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2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2d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IL-15、IL-23、TGF-β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5、IL-23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5、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阿魏酸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15、IL-23的水平,升高TGF-β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养血补血中药的血虚模型。方法 3种血虚模型组大鼠分别每天于眼底静脉丛采血2.5、5.0和7.5 ml.kg-1,共持续15 d,建立3种慢性失血法血虚模型。同时每种模型均设当归补血汤给药组,各组大鼠造模的d 3、d 6、d9、d 12、d 15所采的血样用来检测血常规,以观察模型的变化和当归补血汤的补血作用。结果采血量为2.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d 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d 12各指标的改善作用无显著性,对d 15的各指标则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该模型于d 15造模成功。采血量为5.0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和d 15均造模成功,其中d 12的改善作用优于d15。采血量为7.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9和d 12均造模成功,但该模型组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较强,实验d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结合动物的炎症反应程度、受试药物的补血作用和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伤害等综合考虑,优选大鼠每天采血5.0 ml.kg-1且持续12 d的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为可靠的大鼠慢性血虚模型。该方法为研究中药养血补血作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实验大鼠血清IL-1和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辛芷鼻敏胶囊组,术后连续给药10d,测定大鼠血清中IL-1和IL-4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芷鼻敏胶囊组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IL-1和IL-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芷鼻敏胶囊可以降低IL-1和IL-4水平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IL-1、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影响。结果针药结合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1、IL-2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针药结合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抑制细胞IL-1、IL-2的释放,调节免疫,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当归补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新生及Ang-1、Ang-2、VEGF和Tie-2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和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评价术后第1天和第14天的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区域及周围的微血管密度和Tie-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ng-1和Ang-2浓度,Wea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 连续给药14 d后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神经功能评分、MVD、Ang-1和Ang-2浓度、Tie-2和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且随着当归补血汤剂量的增加,各指标亦显著性增加.结论 当归补血汤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Ang-1、Ang-2、Tie-2和VEGF的表达而使脑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通过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模型(MCNS),观察血清IL-4、IL-12的动态变化,探讨MCN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每组20只。阿霉素5mg/kg制MCNS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用ELISA检测血清IL-4、IL-1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病组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的水肿,血清IL-4升高,IL-12降低。结论:1MCNS存在TH1/TH2功能紊乱,IL-4、IL-12参与了MCNS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IL-4、IL-12的动态变化,探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揭示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NS)防治肾病可能途径。方法:本研究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治疗组和预防组,每组10只。阿霉素5mg/kg制MCNS模型,BCG-PNS进行防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1、2、4周测24小时尿蛋白,2、4周取血生化仪测定血清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IL-12的水平。实验结束时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改变。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肾病组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的水肿,血清IL-4升高,IL-12降低,且均呈持续性加重。阿霉素注射4周,治疗组和预防组除IL-12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2与肾病组比较,治疗组在阿霉素注射4周,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预防组在阿霉素注射后2周与同期肾病组比较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MCNS存在TH1/TH2功能紊乱,IL-4、IL-12参与了MCNS的免疫机制。2BCG-PNS可能通过诱导TH1型反应,促进IL-12的分泌,抑制TH2型反应,使IL-4分泌减少,而调整TH1/TH2的平衡,为MCNS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