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甘肃省天水市大骨节病区主食小麦的真菌污染情况调查。方法采集病区农户存储小麦样品,密封送至真菌实验室进行表面菌、内部菌及菌属的分离鉴定,采用GB4789.15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真菌毒素研究进展》推荐的方法。结果小麦表面菌污染率为85%,内部菌污染率为95%。内部菌侵染粒范围为0~100,表面菌平均菌落数为5.3×103cfu/g,范围为<10~8.8×104cfu/g。小麦表面菌共检出14个属种、106株菌,内部菌共检出11个属14种、99株菌。表面菌以互隔交链孢霉(42.5%)、圆弧青霉(42.5%)、粉红单端孢(30.0%)杂色曲霉(25.0%)等菌为主,内部菌以互隔交链孢霉(95.0%)、园孤青霉(27.5%)等菌为主。结论张家川、清水县大骨节病区小麦真菌污染情况严重,以互隔交链孢霉、圆弧青霉、杂色曲霉等污染为主,对真菌污染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2.
忽地笑内生菌的分离及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忽地笑内生菌的分离及发酵产物抑菌活性.方法 从忽地笑鳞茎中分离内生菌,分别进行发酵培养,采用其发酵浓缩液做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对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从忽地笑鳞茎中分离出10株内生菌,其中真菌L-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5、11 mm.结论 忽地笑内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分离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几种真菌镜检方法在马拉色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皮疹标本,分别用直接镜检法和刚果红染色、美蓝染色、派克墨水染色后镜检,检测马拉色菌.结果 刚果红染色法、美蓝染色法、派克墨水染色法的检出率均高于直接镜检法(P<0.05),后三者方法之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镜检真菌法较直接镜检法的真菌检出率高,可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贝母器官内生菌群,以期探明浙贝母道地性的形成机制,为开发其潜在的内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用PCR-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对浙贝母的根、鳞茎、地上茎以及叶中的内生菌多样性和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DGGE结果表明,浙贝母不同器官中的内生菌多样性和结构均有差异.根部条带明显比其它器官多,内生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2.69),而且出现不少特异性条带;茎中的细菌多样性为2.44;叶中最低,仅2.21.测序结果表明,浙贝母中的内生细菌主要为蓝细菌、根瘤菌、睾丸酮假单胞菌、伯克氏菌属和燕麦噬酸菌,后两种菌均为β-变形菌,该菌的存在可能会对浙贝母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而根瘤菌和丛毛单胞菌则对其生长有利.根部特异性细菌包括蓝细菌(B4)、伯克氏菌属(B23)、根瘤菌(B5、B24)以及3种不可培养细菌(B6-B8).与细菌相比,内生真菌DGGE图谱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差异更小,大部分为共有条带,只是亮度有差异.当然也有特异条带,如曲霉属(F10)仅在鳞茎中出现.镰孢菌属(F11)以及2种不可培养的真菌(F5、F6)为根部特有.与细菌不同,地上茎中的真菌Shannon指数最高(2 82),其次是鳞茎和根,叶最低2.53.利用DGGE检测到浙贝母的内生真菌主要为侧齿霉、镰孢霉和曲霉,而利用传统方法还分离到交链孢霉、青霉、拟茎点霉、葡萄孢、卵形孢霉、枝链孢霉、毛壳菌、丝核菌以及束丝菌等属,说明对浙贝母而言,传统方法更适合.[结论]浙贝母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及组成均存在差异,但地下鳞茎和地上茎差异较小;真菌的器官差异不如细菌明显.浙贝母内生菌的分布跟其它植物明显不同,其菌群组成主要取决于浙贝母宿主植物本身.不同的内生菌占据不同生态位,执行不同功能,有的对促进浙贝母的生长,而有的则影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龟甲饮片表面真菌种类及多样性,为龟甲饮片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北京市零售药店收集龟甲饮片8批,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龟甲饮片表面真菌种类及真菌多样性进行预估。同时,采用平板法培养、纯化龟甲表面真菌,获得单一菌株,依据菌落形态、显微结构、DNA条形码对真菌进行鉴定。结果高通量测序法结果显示,龟甲饮片表面真菌共计2界5门21纲56目123科173属201种,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虫草属(Cordyceps)、酵母菌属(Wickerhamamyc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念珠菌属(Candida)、棒杆菌属(Wallemia)、青霉属(Penicillium)。平板法检测结果显示,龟甲饮片表面真菌共计42株10种,主要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e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阿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青霉属(Penicilliumsp.)、总状毛霉变种(Mucorracemosus f.racemosus)、白曲菌(Aspergillus candidus)、散囊菌属(Eurotiumsp.)。结论平板法可对中药饮片表面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高通量测序法则快速高效,综合平板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可以科学、准确、全面地鉴定龟甲表面的真菌种类,为龟甲饮片的安全使用提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百合属(Lilium)的鳞茎有药用价值。文献报道表明这种球茎仅含有通常的酸类,甾醇,糖类和粘多糖。已经分离到苦味的苯丙烷类糖甙,抗肿癌的生物碱及其甙,甾甙,酚类甘油酯和甾皂甙。至今尚未见有关山百合(L.auratum var. platyphyllum)和山丹(L.tenuifolium)的成分的文章。本文报道:从山百合鳞茎分离到两种新的苯丙烷甘油甙王百合甙H或L(regaloside H和L);从山丹分得两个新的多羟基甾甙-山丹甙A和B  相似文献   

7.
百合免疫活性多糖的分离及其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茹  吴少华 《医学争鸣》1998,19(2):188-188
药用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的鳞茎,内含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成分,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镇咳祛痰、滋阴润肺和强壮作用.我们从百合中首次分离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BHP),药理实验表明,BHP能够作用于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理作用.我们报道了BHP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单糖组成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山丹(LiliumpumilumDC.)、有斑百合(L.concolorSalisb.var.Pulchellum)和毛百合(L.dauricumKer.)是百合科百合属的药用植物[1],其中山丹的花及鳞茎入药,能接骨、治伤、去黄水、清热解毒、止咳止血。主治骨折、创伤出血、虚热、铅中毒、毒热、痰中带血等。有斑百合的花及鳞茎入药,功能主治同山丹。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是对植物进行鉴别的可靠依据之一,特别是对于以花入药的植物更是一个重要、直接的指征。本文通过对这三种药用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不仅可以将三者加以区别,同时可对三种…  相似文献   

9.
对肝癌高发区同安县花生、大米样品进行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花生内部主要真菌污染率:曲霉100%.青霉67.74%.芽枝霉64.52%,镰刀菌45.16%;外部:曲霉100%,青霉38.71%,镰刀菌35.48%,芽枝霉16.13%;大米内部:曲霉100%,青霉和芽枝霉均为75.86%,镰刀菌17.21%;外部:曲霉100%,青霉75.86%,芽枝霉44.83%,镰刀菌10.34%。花生与大米真菌菌谱及优势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漫话百合     
张兴 《开卷有益》2007,(3):31-31
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的地下球形鳞茎,为多瓣片合成,故名百合。人们又以“百年和合”、“百事合意”作为吉祥和睦的美好象征。  相似文献   

11.
蚌花内生真菌类群分布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的初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蚌花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并筛选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 通过菌落特任、显微孢子观察及基于ITS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分析蚌花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采用酶标仪法和MTT法对3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 从蚌花的叶、花瓣、花蕊共分离到310株内生真菌,叶中以球座菌属(53.1%)、刺盘孢属(29.2%)为主要类群,花瓣的主要类群为刺盘孢属(39.1%)和曲霉属(24.5%),花蕊的主要类群为青霉属(47.1%)和曲霉属(41.4%).3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80.0%、57.1%、40.0%、45.71%、28.57%和45.71%,对肝癌细胞BEL-7402和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分别占85.71%和68.57%.结论 蚌花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蚌花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较高比率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筛选新型抗菌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30 致病性浅部表面感染真菌 致病性浅部表面感染真菌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表层,不接触组织细胞,故几无细胞反应.此类真菌主要是糠秘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可致花斑癣、汗斑。其病患部位通常为人头皮、驱干、面部及四肢等部位。该菌因系表面感染真菌.或称角层癣菌,是指侵犯皮肤角质层和毛干最外层而不破坏毛囊结构的一些癣菌,其中包括花斑癣菌、红癣菌、掌黑癣菌、腋毛菌和毛结节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卡氏肺孢子虫作为肺炎的病原物,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近二十年来,关于卡氏肺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多支持其为真菌的观点,但卡氏肺孢子虫在真菌内部的分类地位需要确定.方法本研究在swissprot数据库中搜集真菌和卡氏肺孢子虫中的肌动蛋白、α微管蛋白和钙调素这三种保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使用phylip3.6a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三种保守蛋白的系统树,从而探讨卡氏肺孢子虫的分类地位.结果三种蛋白的分子系统树都支持了将卡氏肺孢子虫作为子囊菌的早期分支古子囊菌的分类观点.结论古子囊菌可能并不是一个单起源群.  相似文献   

14.
中药百合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肉质鳞茎的鳞片 ,性味甘寒 ,具有养阴清肺、清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阴虚久咳、虚烦、失眠等症。百合既可供药理作用还可作为保健食品 ,为药食共用之品。近年来对百合的研究除了品种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上 ,还涉及到了百合的细胞学、分子学以及种植栽培和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1] ,现在就对百合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中药百合的品种考证1 1 本草考证黄胜白、李卫民等指出我国目前南方各省产的百合是卷丹而不是百合 ,并区分了野百合 (农吉利 )和大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及分析其中1株活性较强的菌株的代谢产物.方法 以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供试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对43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Pestalotiopsis sp.CYC38作为目标菌株,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43株内生真菌中有19株菌株至少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从高活性菌株CYC3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啤酒甾醇和1-(4-羟基苯基)-2氨基乙醇.结论 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对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该结果为开发新型的抗耐药菌药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检出情况与病情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情况与患者临床肺功能损伤情况、BODE积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3月~9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108例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细菌培养阳性者作菌落鉴别和以K-B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BODE指数评测.结果 108例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184株,其中G-菌117株(63.6%);G 菌38株(20.7%);真菌29株(15.8%).G-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42株),该类细菌对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四代头孢、碳青酶烯类敏感.极重度COPD患者G-菌、真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重度COPD患者; BODE积分越高的患者G-菌和真菌的检出率也越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仍以G-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最多见,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及碳青酶烯类是治疗该类细菌的有效抗生素.G-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真菌可能是肺功能差、病情危重患者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17.
百合科植物的水溶胶浆众所周知是部分乙酰化葡甘露聚糖。它有降血糖活性和有时用作兴奋剂和咳嗽药。砖红百合(Liliumtcstaccus)的鳞茎含有大量的胶浆至今尚未被研究。新鲜鳞茎压碎、冻干、热乙醇提取、干燥。胶浆室温水提取以免被淀粉污染。冻干得一无色多糖粗品,收率对干鳞茎为22%。粗多糖用DEAE-Scphacel层析纯化。中性部分由甘露糖、葡萄糖、果糖组成,比例为71:25:4,缓冲液洗脱部分没有糖。中性多糖进一步用Supcrosc~(TM)柱  相似文献   

18.
消炎抗癣霜抗真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消炎抗癣霜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导致的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纸砂法造成豚鼠体癣模型,观察消炎抗癣霜对其局部病变程度、真菌镜检和培养转阴率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消炎抗癣霜能够减轻真菌所致豚鼠皮肤病变程度,提高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转阴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浙贝母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并筛选有效杀菌剂。[方法] 采用病组织分离法,从浙贝母叶斑病病株中分离纯化真菌,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翻译延伸因子-1a(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a,TEF-1a)和微管蛋白基因(tubulin gene,TUB)并双向测序,经DNAMAN 9.0软件拼接后利用基本局部对齐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进行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以鉴定真菌种类,采用菌饼接种寄主植物和组培苗的柯赫氏法检测致病性,以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室内筛选病原真菌的有效杀菌剂。[结果] 从浙贝母叶斑病病株中分离纯化获得1种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分离物的ITS、TEF-1a和TUB扩增片段与GenBank中Diaporthe eres(无性型为Phomopsis oblonga,P. oblonga)相应片段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73%和96.95%(登录号:LC342971、MW804672、MT561360)。在间座壳属中,分离物与P. oblonga的亲缘关系最近。该菌株接种浙贝母植株和组培苗后诱发浙贝母叶斑病。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异菌脲、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咪鲜胺对该真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分别为0.174、0.084、1.092、0.041、0.619和0.004 mg·mL-1;6种杀菌剂对P. oblonga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为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咯菌腈和异菌脲。[结论] 本研究证实,P. oblonga是浙贝母叶斑病病原真菌,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是防治浙贝母叶斑病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2014-2015年产主要谷物污染状况,探索谷物表面污染真菌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进行谷物表面真菌的分离与纯化。选用扩增真菌18S 序列的通用引物 ITS1和ITS4,通过 PCR 扩增和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结果从157份谷物样品中分离得到277株真菌,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成功鉴定,污染率为42.0%,其中小麦主要侵染真菌为枝孢菌属、链孢霉属和小光腔菌属,玉米、大米主要侵染真菌为链孢霉属、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结论我国西南地区谷物样品的污染现象比较普遍,产毒菌株污染较为严重,存在潜在风险。选用的引物通用性较好,可用于谷物表面污染真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