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对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61例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均行TVS及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活检,计算TV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宫腔镜发现本组61例病人中有宫腔病变者48例(78.69%),而TVS提示37例(60.7%),与宫腔镜相比,TVS诊断的敏感性为72.92%,特异性84.62%,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42.31%,而对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TVS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创、易于接受的检查方法,但对宫腔病变的检出率却明显低于宫腔镜。宫腔镜既可明确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然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和门诊就诊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诉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绝经5年内,B组4 8例,绝经5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结果 A组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良性疾病16例(32%);功能性病变28例(56%);恶性肿瘤6例(10.2%);B组患者引起起阴道出血原因:良性疾病22例(45.8%);功能性病变18(37.5%);恶性肿瘤8例(16.6%)。结论因此对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排液,及时行TVS及ECT检查,对于经过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1 cm的患者,即使通过细胞学检查患者子宫内膜呈阴性,也需要及时接受宫腔镜检查确诊,以排除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内镜中心就诊的1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TVS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行内膜活检,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比较分析.结果 TV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9.11%、51.16%、72.54%、97.78%及72.73%;宫腔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100%、90.70%、93.33%、100%及95.96%.结论 TVS及宫腔镜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敏感性都很高,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TVS与宫腔镜联合定位活检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协助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以及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2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例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3.4%,子宫恶性肿瘤占12.6%,宫内节育器占3.1%.绝经年限和恶性肿瘤有关.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7.0%.结论:宫腔镜协助下行活检或诊刮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彩超、宫腔镜、病理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官腔镜、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可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检查、诊断性官腔镜检查及诊刮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60例病理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为4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0例,子宫内膜癌为1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0例。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增厚为4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8例,子宫内膜癌为0例,子宫内膜息肉为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为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3例,子宫内膜癌为0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4例。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宫腔镜是可靠的诊断方法,而金标准是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出血的准确率。方法:本组研究对67例绝经后出血病人实施经阴道彩超与经腹B型超声检查,同时借助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活检作病理检查,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B型超声检查共3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55.22%(37/67);经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共59例同病理检查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88.06%(59/67)。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分布情况与RI值大小对内膜异常病变的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腹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不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情况及临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8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99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理多数为子宫内膜息肉(119例,64.67%)或黏膜下小肌瘤(17例,14.67%),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6例(7.61%),仅有9例(4.89%)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8例(28.28%),黏膜下小肌瘤4例(4.04%),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8例(18.18%),子宫内膜癌37例(37.37%)。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变阳性检出率高(>90%),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宫腔镜检查是探查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对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无症状组)及同期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者(出血组)进行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的86例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4例(51.16%),良性病变42例(48.84%),无恶性及癌前病变;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的79例中,非器质性病变48例(60.76%),良性病变17例(21.52%),恶性14例(17.72%)。无症状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良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无症状绝经后妇女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者中内膜病变与内膜厚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伴阴道出血时,多为良性病变,对于肥胖、内膜厚及绝经年龄较长患者更应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时,恶性病变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结果综合分析,提高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的早期诊断率,为进一步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对2 83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可疑宫腔病变者行宫腔镜手术,根据病理结果分析宫腔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 2 838例绝经后妇女中,宫腔积液635例;超声可疑宫腔病变354例,经病理确诊宫腔病变305例,其中内膜息肉245例,内膜癌27例,内膜增生32例,内膜间质肉瘤1例,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超声提示和宫腔镜病理诊断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4(P0.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病变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是绝经后妇女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之一,为宫腔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对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000年 5月至 2003年 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60例, 50 ~70岁,平均 60岁,全部病例均未用激素替代疗法,合并糖尿病 4例、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主诉 ,造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炎症等。及时地对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阴道B超、针吸、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本试验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共 1 0 9例 ,每位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分段诊刮术 ,其中 31名患者在行分段诊刮前行针吸术 ,74名在诊刮的同时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 4mm ,无内膜癌和增生性疾病发生。针吸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与分段诊刮相似 ,均为 6 6 7%。分段诊刮的病理和宫腔镜下诊断完全一致者占 71 6 2 % ,有近 30 %漏诊。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 1 0 0 % ,特异性为 85 71 %。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结合对子宫内膜的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 ,可先行阴道B超 ,如超声提示内膜厚度≤ 4mm ,在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 ,可免于分段诊刮 ,但应密切随诊。在子宫内膜厚度 >4mm无高危因素下 ,可行针吸术代替分段诊刮。如阴道B超示有异常回声或存在高危因素 ,则应行分段诊刮和 或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因女性不孕、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及异常子宫出血等原因行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组织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女性1 320例,比较宫腔镜下特征诊断C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比较根据宫腔镜下特征诊断CE观察一致性。结果①在1 320行宫腔镜检查中,以子宫内膜免疫组化CD138阳性为CE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345例(26.1%)诊断为CE;其中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充血占53.0%(183/345),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占8.4%(29/345),子宫内膜微小息肉占3.2%(11/345)。②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段、不同观察者之间观察CE特征、观察者组内和组间的kappa值分别为0.86和0.73;以宫腔镜下出现一个及以上CE特征作为CE诊断标准,宫腔镜检查诊断C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3%(208/345)、69.6%(679/975)、41.3%(208/504)、83.2%(679/816)和67.2%(887/1 320)。结论宫腔镜检查如发现子宫内膜充血、子宫内膜微小息肉或子宫内膜间质水肿的情况,应警惕CE的存在,但由于宫腔镜检查对CE诊断的准确率仍较低,故不能替代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5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阴道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评价服用他莫昔芬前后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可评价患者共135例,其中绝经前46例,绝经后89例。服用他莫昔芬后,未绝经组36例(78.26%)出现异常阴道流血,9例(19.56%)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绝经组22例(24.72%)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出现子宫内膜病变29例(32.60%),其中术前绝经组18例(18/59,30.51%),化疗后绝经组11例(11/30,36.67%)。阴道B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52.3%,特异度为90.2%,宫腔镜诊断相应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结论:他莫昔芬导致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增加,对绝经前妇女的影响还不确定。阴道B超可作为初步检测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韩劲松王泽密田惠秦莉宫恩聪为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将29例两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初步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3年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ical test, ECT)联合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 TVS)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绝经后有子宫内膜癌(EC)高危因素的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4 mm伴(或)宫腔内高回声患者78例,行ECT后再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获取组织学标本。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宫颈扩张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ECT联合TVS诊断的准确度为93.59%,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4.67%,阳性预测值为33.33%,阴性预测值为98.61%;ECT宫颈扩张率为12.82%;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者的宫颈扩张率(89.74%)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ECT联合TVS在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中的筛查结果与组织学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并可明显降低宫颈扩张率及检查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出血的病理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 :对绝经后出血 12 65例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非器质性病变致绝经后出血占 4 5 .4 % ,良性病变占 33.2 % ,恶性病变占 2 1.4 %。恶性病变中以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居多 ,分别占 5 9.0 %和 32 .8% ,恶性病变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 ,绝经年限的延长逐渐上升 (P <0 .0 0 1)。结论 :子宫内膜非器质病变是绝经后出血的首要原因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 ,绝经年限越长 ,出血时间越长 ,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经阴道B超检查应取代分段诊刮作为诊断绝经后出血的首选方法 ,结合宫腔镜检查有利于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对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42例(32.81%)、子宫内膜炎28例(21.88%)、子宫内膜癌26例(20.31%)、子宫内膜息肉18例(14.06%)、萎缩性子宫内膜14例(10.94%)。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可知,妇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9%;病理检查与妇科超声诊断检出的各病变组织所占比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断中具备显著价值,能够清晰、直观地检查出各部分病变组织,从而确保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性,并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凭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将阴道超声检查单独作为预测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指标的价值,并确定需要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的子宫内膜厚度的数值。方法:接受他莫西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mm或有阴道出血,均行宫腔镜检查并选择地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同时对子宫内膜的厚度、服用他莫西芬的时间以及子宫内膜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参数及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63例绝经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他莫西芬治疗(20mg/d)至少6个月,其中46例有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mm者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异常率为60%显著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7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每例均行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且取得病理及确切诊断。结果:778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所占比例最高49.23%(383例),其次是子宫内膜癌16.71%(130例),第三位是黏膜下肌瘤11.44%(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在绝经5年内发病例数最多(311例),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175例),绝经≥21年发病例数最少(78例),其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44例);<4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少(7例),55~5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多(228例),两者均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75岁出血的71例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38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反复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更厚、BMI更高且更易发生反复出血。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良性病变;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绝经后发生阴道出血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无出血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超声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 mm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无出血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有450例无出血和478例有出血绝经后妇女纳入了该研究,最常见的宫内病变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无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13例(2.9%)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5例(1.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68例(14.2%)子宫内膜癌和4例(0.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超过10 mm者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应重视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m且合并糖尿病、高龄、未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