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化学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生物体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阐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颖药物提供新途径。从化学生物学在药学学科的应用前景出发,分析开设药物化学生物学课程对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意义。结合华东理工大学药学专业开设药物化学生物学课程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特点、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教学模式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索,根据药物化学生物学的知识体系结构,构建药物作用靶标的化学生物学性质、药物发现的化学生物学基础、化学生物学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的化学生物学进展四大教学模块,探索契合理工科院校药学本科生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药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化学基础课和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等之间的桥梁学科。医药贸易专业是最近几年药学类的新兴专业。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能为新型医药市场提供专业合格人才。医药贸易专业涉及的领域广(包含药学和经济贸易等学科)、课程多、药学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所以在对其进行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就近年来医药贸易专业药物化学教学进行初步探讨,为解决不同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陈瑛  丁宁  常英 《药学教育》2013,(4):32-34
在大药学环境中,结合学院CHIPS教学理念,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药学"通才"基础教育、知识拓展探索以及初级科研训练渐进式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各层次需要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基于医药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为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药学领域发展趋势和学科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过程,尝试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学术延伸等四个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的创新教育及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构建,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适应于信息大数据社会的高素质综合型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基于问题学(PBL)教学法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表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同时由教师做出引导方向的启发式小组讨论教学,是建构主义范围内学习理论知识的核心思路。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古旧的教育思想产生巨大突破,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一门综合性学科之一,它主要包括对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质量控制方法。药物分析学科内容繁杂,知识量大,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能较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抓  相似文献   

6.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全面掌握药学领域中各学科的知识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对正确理解药物的性质、合理用药,药学服务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层临床药师药物化学基础各不相同,我们对其药物化学再教学的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梁鑫  李莉 《药学教育》2020,(1):32-35
为了适应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的培养需求,针对药物分析学科的特点,构建新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重组章节顺序并建立模块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逻辑性;通过不同学科及章节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掌握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加深对药品标准的理解,拓展教学深度;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自学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具备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方法 分析现有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基层药学服务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药学教育沿袭“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化学知识丰富,生物医学知识贫乏,与药学服务工作相关的能力比较薄弱.结论 通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强化医学类课程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注重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新增人文学科知识,践行情景式的实验教学,探索“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基本满足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是药学课程体系中沟通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测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结构改造。因此,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广(要综合运用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基本知识)、内容繁杂,学生学习中有畏难情绪,所以本课程对于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也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教学方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学专业《化学实验Ⅱ》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教书育人的教改方针,以药学一级学科为依托,把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独立课程《化学实验Ⅱ》。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高职医药院校药用植物学联系专业实际教学的必要性,并时加强药用植物学与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学信息检索等学科的联系进行教学作了阐述。通过联系专业实际,增强了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丁娅 《药学教育》2010,26(2):52-53
有机光谱分析与药物分析和药物色谱分析组成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三大重要专业课程。在基础教学分析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部分章节的基础上,有机光谱分析需要突出其药学特色,与药学相关课程和药学研究紧密联系。加强有机光谱分析教学与药学相关课程的联系,注重课程本身的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感性认识,培养兼具药学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药物分析学教学特色的彰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杭太俊 《药学教育》2005,21(3):30-31
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是相辅相成,既有重要关联、又具不同特色的两门药学专业课程。协调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加强分析化学基础,突出药物分析应用、技术规范和内在规律的教学,可以使药学各专业学生具备胜任药学研究全面挑战所必须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合并教学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两门重要的课程,在广泛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两课程合并教学的教学改革设计,认为合并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教学资源,促进教研相长。  相似文献   

15.
尝试将药物制剂新剂型新技术与前期制药类课程药剂学、药物制剂技术和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融合。依据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课程产生的背景,与前期课程的逻辑关系,课程主要内容和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抽象性和复杂性的课程特点,从专业思政、药德教育、课程导入、教学内容、实验实训几方面探讨该课程与前期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前两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使用情况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编写修订了第五版药用植物学,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加或修订,删节了部分内容,增加了重要药用植物彩色照片,使教材能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使用本教材时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为打造和建设天然药物化学金课提供思路,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教育和金课建设的要求,针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知识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探讨了天然药物化学金课建设的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形式促进了天然药物化学金课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天然药物化学金课建设使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 《药学教育》2006,22(4):11-13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目前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学课程设置的不舍理情况,提出组合药学课程群这一教改思路,以减少基础课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学习、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体现职业教育以突出专业实践技能为主的培养目标,重视理论知识紧密联系临床工作实际,笔者打破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分析与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之间的界限,对两门课程的整合进行研究、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英国药学教育制度对我国药学教育发展的启示。方法:分析英国药学教育制度的成功之处及其缺点,提出对我国药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结果与结论:英国药学教育以培训药学硕士为主,其教学内容需遵从英国药物政务局的全国统一指示性药学教学大纲,教学及考试方式以案例教学法和临床能力测验为主,有效地规范了全国的药学教育,使课程的质量和学生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这些制度对我国药学教育有正面的参考价值,也有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