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耳道前壁或后壁皮肤缺损情况下合理选择耳前或耳后带蒂转移皮瓣修复缺损的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06月期间共收治29例外耳道肿瘤或外伤所致不同部位及程度的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于外耳道前壁或后壁存在的皮肤缺损分别采取耳前带蒂皮瓣及耳后岛状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并成形外耳道.结果 其中27例手术后随访6月~2年,外耳道通畅且形态良好,2例因皮瓣坏死,经坚持换药靠瘢痕修复遗留部分耳道狭窄.结论 针对外耳道不同位置的皮肤缺损合理选择耳前或耳后带蒂转移皮瓣修复可获良好的外耳道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11月~2006年1月之间采用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辩修复两例耳廓部分缺损的病例。术前以超声多普勒确定耳廓后动脉,术中切取带耳廓后动脉为蒂的耳甲软骨皮瓣,转位重建修复耳廓缺损。结果两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软骨皮辩无坏死,色泽及形态满意。随访2~4年,修复结构未见萎缩及变形。结论耳后带血管蒂软骨皮瓣由于具有与耳廓缺损区域接近的皮肤色泽,纹理以及厚度,靠近修复区域,而且耳廓后动脉可以提供充分的血液供应,避免术后的缺血萎缩,是一种较好的修复耳廓局部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预防耳前瘘管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避免患者治疗费用的浪费.提高耳前瘘管患者手术治疗率.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开展耳前瘘管患者现代显微手术技巧,27例患者47耳(双耳20例,单耳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9-31岁)通过显微镜下手术技巧的治疗,干净彻底的摘除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随访3月-18月,未发生一例复发病例.结果27例患者47耳通过显微手术治疗成功安全出院,27例患者47耳术后随访3月-18月无一例复发.临床治疗值得广大耳鼻喉大夫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耳前瘘管的患者行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术区愈合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7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耳前瘘管患者中,25例分泌型耳前瘘管患者术后无复发病例,21例单纯性耳前瘘管术后无复发病例,11例感染性耳前瘘管术前行局部切开引流、换药,3月后行手术切除,术后无复发病例.18例感染性耳前瘘管患者感染期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复发,复发率为11.1%,总体复发率为2.7%.结论:耳前瘘管患者术前的准备、感染病灶的控制及手术中以颞肌筋膜为基底的根治性治疗对于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探讨耳后旋转门皮瓣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耳廓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进行耳廓肿物完整切除及耳后旋转门皮瓣修补术,且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结果见,移植皮瓣色泽、质地接近正常,全部存活,无坏死,未继发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外观符合美学.[讨论]耳后旋转门皮瓣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符合美观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耳后区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廓,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总结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手术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2例皮瓣均存活良好,转移皮瓣及供瓣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观察2~5年,修复后外耳道无狭窄,耳廓外形满意,无一例再行Ⅱ期矫正手术,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一致。结论应用耳后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存活,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秋彦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7-728
目的 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62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 d断蒂.结果 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评价耳廓软组织缺损行耳后转移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11年对18例耳廓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患者采用耳后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转移皮瓣皮肤颜色与耳廓及其周围皮肤颜色接近,外观基本恢复原有形态,柔韧性及外观基本无改变。结论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部分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可较好保持耳廓外型,皮瓣术后成活率高,且供瓣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是一种修复耳廓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10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9例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1例随访1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节约了治疗经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性耳前瘘管手术后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2例复杂的耳前瘘管患者采用双切口隧道法切除病变并修复创面,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耳前瘘管均1期手术成功,未发生坏死或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发现瘘管复发.结论:双切口隧道法切除修复复杂性耳前瘘管,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了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的手部皮肤缺损47例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1周断蒂。结果:断蒂后的皮瓣无坏死,经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2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脓肿形成手术治疗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一年,其中治愈26例,1例伴脓肿处皮肤缺损过多肉芽增生(经后续治疗痊愈),总治愈率100%.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可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王志刚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57+160
目的寻找复发性耳前瘘管的合理治疗方式,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术后复发性耳前瘘管的再次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理的治疗方式。结果 16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合并感染,经2~4天换药后愈合,全部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显微镜下耳前瘘管再手术具有术野清晰、分辨率高,瘘管或包囊易寻早,手术彻底、不易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耳前瘘管感染的手术时机,方法 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43例耳前瘘管感染期门诊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中40例一期愈合,七日拆线,3例感染,坚持每日换药,抗感染,术后2周伤口愈合拆线.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及早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耳前瘘管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鼻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14年1月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鼻部肿物切除后圆形缺损48例,耳前瘘管反复感染伴耳前皮肤糜烂15例,耳廓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缺损2例,缺损直径1.0~3.0 cm。结果:65例中,63例Ⅰ期愈合,1例出现局部渗液,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小范围皮肤色泽灰暗,经清洁换药、红外线照射、抗生素治疗后均愈合良好。6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移植组织及皮肤色泽正常,切缘无明显瘢痕,外形满意,肿瘤切除患者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圆形缺损,方法简单,灵活性强,血运可靠,适用于鼻部及耳前颌面,是鼻面部手术后修复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整形外科学原则和技术治疗复杂性耳前瘘管。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复杂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及患者病情分为三型并采用不同切口设计进行手术。术中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处理,包括采用面部美容切口技术,整体设计原则、无菌原则、微创原则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手术效果满意,未发生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41例患者一期愈合,仅1例术后感染,经换药后延期愈合。患者切口瘢痕不明显,无组织变形和复发病例。结论  将整形外科学原则和技术应用于复杂性耳前瘘管切除术中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郝秋彦  曹相勋  辛军 《河北医学》2003,9(3):230-232
目的: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38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d断蒂。结果: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患者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肿瘤术后部分缺损的护理.方法 对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肿瘤术后耳廓部分缺损患者37例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随访3~18个月,仅1例发生皮瓣坏死,其余患者耳廓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一致.结论 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肿瘤术后耳廓部分缺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痊愈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行瘘管切除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78例局麻下进行手术治疗,显微镜辅助,其中在非感染期间手术43例,在感染得到基本控制后手术35例。结果 7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1年以上,两组术后各出现复发1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得到基本控制后,加以显微镜辅助行瘘管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1例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5 cm×6cm~12 em×8 cm.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术后明显肿胀,2周后消退.21例均获随访,时间0.5~2年,足背外踝区早期感觉减退,6个月时,18例皮瓣麻痹区缩小.皮瓣两点辨别觉>2 cm者16例,3例足跟边缘区部分溃疡,换药后瘢痕愈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充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