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ICU患者血离子钙(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医院2011-01—2011-12入住ICU临床资料完整的55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ICU后抽取动脉血测定iCa,行APACHEⅡ评分,分析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根据APACHEⅡ分值分为A组(≥20分)和B组(〈20分)。根据治疗结果,出院病人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A组iCa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1);A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分值(P〈0.05)及LAC水平(P〈0.05)。死亡组患者的iCa明显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ICU患者中低钙血症发生率高。②动脉血i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分析APACHEⅡ评分中不同因素对评分的影响程度。方法对ICU的116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通过对死亡组与存活组评分的比较,检测APACHEⅡ评分的有效性;对APACHEⅡ评分系统中包含的各评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评分的重要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APACHEⅡ分值上有显著差异(P〈0.05),APACHEⅡ评分对预测病情的危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影响APACHEⅡ评分的6个最重要因素,分别为格拉斯昏迷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白细胞计数、血清K^+、既往健康状况及并发症评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以较准确地评价神经外科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病死率,为神经外科ICU的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收治的126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患者的病死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着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的增加,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与血清PH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5)。【方法】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与AECOPD患者病情及血气分析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两者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脓毒症致AKI患者63例作为A组,同期收治的69例脓毒症无AKI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AKI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PCT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B组PCT水平与SCr、BUN以及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PCT水平显著升高;应用ROC曲线分析PCT对AKI患者死亡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可信区间为(0.719~0.939)(P〈0.05)。【结论】PCT对于脓毒症致AKI患者具有着较高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能够较好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3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干预组42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MMAS-8-itemversion调查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P〈0.0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组间评分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以协同护理模式为依据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重症度评分在外伤病人早期诊治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87例外伤病人,记录入院后24、48、72h的GCS、APACHEⅡ、MODS评分及SIRS诊断。记录有无急诊手术史。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存活组(246例)24、48、72h的GCS、APACHEⅡ、MODS评分及SIRS人数与死亡组(41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且随治疗时间推移,存活组SIRS人数减少。存活组SIRS病人(93例)GCS均〉8分,比死亡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24h存活组急诊手术96例和死亡组12例的GCS、APACHEⅡ、MODS和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24h存活组未做手术120例和死亡组28例相比,GCS、APACHEⅡ、MODS和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同时,急诊手术死亡病人与未做手术死亡病人的重症度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外伤病人入院后24、48、72h进行GCS、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以及与SIRS的诊断结合有助于判断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联合重症度评分对评价外伤病人早期的诊治具有指导作用。GCS8分以上的早期SIRS病人经治疗易转为正常,预后好。重症度评分GCS8分以上,APACHEⅡ评分15分以下,MODS评分4分以下的病人,在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积极的手术治疗对其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11)评分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应用ICNSS评分量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配置护理资源。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4.6±2.9)d、医疗费用(15678.2±6115.3)元、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7.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120例,采用APACHEⅡ评分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分组;测定患者人院后第1、3、5、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APACHEⅡ评分高评组(〉25分)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中评组(15~25分)和APACHEⅡ评分低评组(〈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r=0.685,P〈0.05)。PCT〈10μg/L的患者均未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MODS或死亡者PCT浓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10μg/L)。结论血清PCT是-个预测患者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肽素、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在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APP)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6例APP患者,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68例。所有入选者在入院后2 h、24 h、7 d内抽取静脉血3 mL ,检测和肽素水平,同时连续记录APACHEⅡ评分的数据。【结果】死亡组服毒剂量显著大于存活组,而抢救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和灌流次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入院后2 h和肽素水平,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而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入院后24 h存活组和肽素降至正常,死亡组水平仍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APACHEⅡ评分两组无差异( P>0.05)。入院后7 d死亡组和肽素水平持续不降,而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PP患者口服农药剂量与和肽素、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连续检测Copeptin及APACHEⅡ评分对APP患者预后的评估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PLT)监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别在人ICU第1、3、5、7天进行PCT和PLT检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60例)和死亡组(n=30),比较两组间PCT、PIJT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PCT明显增高,且持续保持较高水平(P〈O.05);PLT明显下降,且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0.05)。PCT、PIJ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P〈0.05)。结论:PCT、PLT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8例患者随机收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是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2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94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率、ICU住院天数、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结束时的干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4.60±7.95)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18.38±8.24),(19.57±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8,-4.841;P<0.05);剔除死亡患者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47±2.28),(15.3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7,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66±6.89)d,低于对照组(11.96±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1),但ICU 住院时间、MODS 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的实施早期肠道刺激可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4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在人院第1天、第7天进行APACHEⅡ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干预组入院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I司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干预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与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只有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进行调查,治疗组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睡眠质量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该模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方法将急诊科重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9例。对照组行常规监测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护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达85.51与对照组71.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为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治疗与护理中特点进行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重症患者的严重程度,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同时体现护理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预测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简便易行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方法对48例EICU患者在入住EICU24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血乳酸浓度测定,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组与血乳酸浓度。结果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APACHEU评分〉30分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21—30分组(P〈0.01),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682,P〈0.01),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血乳酸浓度也相应增高;血乳酸浓度与危重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0例纳入观察组,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危重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以及具有不同APACHEⅡ评分结果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APACHEⅡ评分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正确评估危重病患儿的预后,对小儿危重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02-2014-08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9例。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3天血浆sRAGE水平,同时记录当天APACHEⅡ评分,根据28d生存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血浆sRAGE水平、APACHEⅡ评分于第1、3天的变化及相关性,并分析两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第1、3天存活组血浆sRAGE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当日血浆sRAG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74,P<0.05;r=0.61,P<0.05);第1天血浆sRAGE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86(P<0.05),第3天两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69(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sRAG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血浆sRAGE水平可作为脓毒症患者转归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志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961-1962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症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为对脓毒症进行干预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脓毒症患者进行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开始后0、2、4、6、8h及治疗结束后4h等时间点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的APACHEⅡ分值与治疗开始时分值的差异性。【结果】随CVVH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4h APACHEⅡ评分回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VVH有利于维持脓毒症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并降低APACHEⅡ分值,对脓毒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对手术患者照顾者进行信息支持后,患者的焦虑水平与应对能力,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对患者照顾者进行信息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得分为(43.32士8.52)分,对照组为(38.67±4.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患者的性别与焦虑水平呈正相关(r=0.283,P〈0.05);文化程度和入院次数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正相关(r=0.331,P〈0.05);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377,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照顾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支持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