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膝部骨折患者术后两种功能康复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膝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寻找较佳的方法。方法:将168例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采用CPM加系统康复训练的方法,B组采用CPM加自主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3个月时,检查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主动活动度,并进行t检验。结果:A组、B组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主动活动度两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康复方案均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但CPM加系统康复训练的方法更有效、更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有效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术后行综合护理、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外敷干预措施,观察术后3个月内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有效统计分析疼痛(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观察指标,术后1周评定,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评定,治疗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ROM、膝关节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中药外敷可以有效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康复,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综合康复疗法,包括电针治疗、关节松解疗法、运动疗法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ROM变化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的7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M变化、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扩大肘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35例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择手术后3~6个月门诊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肘关节、前臂ROM。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1.4%,对照组为76.7%;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个体化、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康复组给予关节CPM治疗、关节松动、关节功能锻炼与蜡疗与中频电疗;对照组仅给予未经指导的自我训练.结果:患者经四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ROM,促进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随着交通、建筑施工中意外事故的增加,经常发生外伤所致膝关节内骨折或靠近膝关节部位的骨折,而由此造成的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强直比较常见.若膝关节ROM(range of motio)〈60°,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如何最大程度改善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Ⅰ组患者从术后第二天起即给予早期康复治疗,Ⅱ组患者自行康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系统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方法: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72例因髌骨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主动功能锻炼、被动运动训练、中药外用及手法理筋、蜡疗、冰敷、本体感觉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3个月,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膝关节评分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72例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stman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效果:优:6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3%。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髌骨骨折聚髌器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我院康复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7例,均采用功能锻炼、口服中药、中药熏蒸、中药烫疗,支具应用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果:67例患者治疗6~8周,痊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好转率91.0%。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预防和改善膝关节伸屈功能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下肢近膝关节骨折行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肢体关节活动器(cpm)配合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康复前后的关节活动度(ROM)及达到90。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单独应用常规康复疗法的对照组可有效防治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但常规康复疗法与Cpm配合的系统康复治疗的实验组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肘关节术后活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开民  侯志  部爱贤  杨琳 《中国针灸》2010,30(7):559-562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康复运动与单纯康复运动治疗肘关节术后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电针康复组(30例)和康复组(23例)。电针康复组取患者肘部僵硬部位进行电针治疗,配穴取三间、手三里、合谷、阳陵泉、阴陵泉,给予针刺治疗,取针后被动活动肘关节;康复组行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治疗1.5个月后观察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肘关节梅奥弯头性能(Mayo)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Mayo评分、ROM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与康复组治疗后比较,电针康复组患者的Mayo总评分、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能力及肘关节ROM改善更明显(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康复治疗相比较,电针配合康复运动训练对骨折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中和"医派学术理论指导下针刺肘缝穴配合运动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肘缝穴加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疗法。治疗50 d后,比较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RS)、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RS、ROM、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 "中和"医派学术思想指导下运应用针刺肘缝穴配合运动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30例进行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组患者数量均为1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对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周2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展开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12周、16周试验组的HSS评分、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有利于显著改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拓展关节活动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伟娇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68-1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功能锻炼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术后AKSS、ROM和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1=2.821,t1=2.945,t1=2.956,P均〈0.01);干预组术后AKSS和ROM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2.311,t2=2.312,t2=2.577,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TKA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澳式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动、被动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运用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施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肿胀情况,观察组治疗2周后开始有效(P 0.05),而对照组治疗4周后开始有效(P 0.05);对于ROM评分以及AK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2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显著(P 0.05)。结论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减轻骨折术后膝关节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AKS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输刺"法早期介入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输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输刺组术后采用改良"输刺"法治疗,起针后采用CPM运动治疗,对照组只采用CPM运动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OM)进行比较。结果:输刺组ROM为122.3°±10.9°,优于对照组ROM(111.1°±1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输刺"法加CPM运动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ROM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的术后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胫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康复效果。结果:术后首周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低于对照组的2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94.29 %高于对照组的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6~73岁,中位数27岁。左侧24例,右侧17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9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2例,尺骨鹰嘴骨折术后6例,尺骨冠突骨折术后4例,肱骨干骨折术后10例,桡骨小头骨折术后5例,肱骨内、外髁骨折术后3例,肘关节脱位伴尺骨鹰嘴骨折术后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病程10 d至5个月,中位数5周。综合康复疗法主要包括热疗/冷疗-关节松解-运动疗法-冷疗4个步骤。治疗6周后,观察患侧肘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41例患者治疗6周后,患肘功能改善、关节屈伸活动度增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54.56±12.68)分,(81.37±12.73)分,t=-7.827,P=0.000;85.95°±22.42°,109.32°±24.61°,t =-6.256,P=0.000;37.89°±17.10°,13.53°±11.05°,t =7.396,P=0.000;(74.86±20.38)分,(84.00±18.62)分,t=-5.883,P=0.000]。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改善肘关节功能、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次性被动活动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主动活动组,B组为一次性被动活动组。对骨折愈合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B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明显优于A组(P<0.05),尤其表现在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方面。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一次性被动活动法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恢复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通过术前术后完善的健康教育以及早期康复介入,患者在接受康复知识程度、完成康复训练量、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入院后术前床边健康与康复宣教,对照组(家庭康复组)予以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因个人原因选择自我康复,出院后嘱患者关节活动不利时来院复诊或参与到临床康复治疗,观察组(专业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后的早期康复且术后两周后均进入康复科训练。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在接受康复知识程度、掌握相关康复技能、完成康复训练量等方面评分以及两组患者膝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月、6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ROM、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3月、6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的健康教育、术后早期的正规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而越早康复越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