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方法单细胞电泳观察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情况,RT-PCR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半乳糖致衰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DNA拖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Ⅲ、Ⅳ级(中重度)损伤细胞数较多;山茱萸生品及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组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拖尾率均低于D-半乳糖致衰模型组(P0.05)。D-半乳糖致衰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p53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及制品组。结论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细胞DNA有损伤,山茱萸生、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细胞有保护作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p53基因表达上调,山茱萸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能显著下调D-半乳糖致衰小鼠骨髓p5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山茱萸几种提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影响.方法 取ICR小鼠,复制D-半乳糖致衰模型,给小鼠灌服药液,通过单细胞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变化及山茱萸几种提取部位的保护作用.结果 D-半乳糖对小鼠骨髓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的影响,山茱萸几种提取部位尤其是石油醚萃取部位表现出保护作用.结论 山茱萸提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DNA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影响。方法:以人胚肺细胞为材料,通过制备D-半乳糖细胞衰老模型,以MTT、SOD、NO为指标,观察D-半乳糖对人胚肺细胞的损伤以及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t-PCR检测,进一步探讨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衰老通路的影响。结果: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增殖有一定的影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抗氧化系统表现出保护作用;对衰老相关通路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茱萸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对比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D-半乳糖对人胚肺细胞的致衰作用。选取合适的D-半乳糖浓度进行造模,用MTT法观察山茱萸不同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的影响。选取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有保护作用的山茱萸活性部位,进行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结果:4g/L的D-半乳糖在作用72h时,Sg/L的D-半乳糖在作用48h、72h时造模具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E和山茱萸制品总提液、生品总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总提液(生品、制品)正丁醇萃取部位、生品总提液水部位、水煎液去多糖(生、制)、水煎液去多糖(生、制)二氯甲烷萃取部位、水煎去多糖(生、制)正丁醇萃取部位、水煎液去多糖(生、制)水部位对D-半乳糖损伤的人胚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山茱萸活性部位可减少D-半乳糖致衰细胞的数量。结论:山茱萸几种溶剂萃取部位可保护D-半乳糖造模损伤的人胚肺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制山茱萸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作为考察指标,观察制山茱萸活性部位(醇沉多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石油醚萃取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另取肝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切片,结合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匀浆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及ALT、AST活性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种制山茱萸活性部位干预组小鼠肝脏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形态学显示,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坏死和炎症,而制山茱萸活性部位干预组变性坏死明显减少,炎症细胞数减少,肝组织的损伤修复程度较好。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损伤较为明显,小鼠肝脏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而制山茱萸活性部位用药组未见凋亡。结论:制山茱萸多糖、正丁醇萃取部位、石油醚萃取部位均表现出保肝作用,提示三者均存在保肝活性成分,是制山茱萸保肝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茵莲清肝颗粒保肝降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茵莲清肝颗粒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选用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酒精性小鼠肝损伤模型、四氯化碳(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模型,研究茵莲清肝颗粒保肝降酶作用.结果茵莲清肝颗粒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酒精性肝损伤、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均有保护.结论茵莲清肝颗粒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肝复康颖粒的保肝作用。方法:评价肝复康对,D-半乳糖胺、硫化乙酰胺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与联苯双醋作对照。结果:肝复康能明显抑制D-半乳糖胺和硫化乙酰胺、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动物的SGPT、SGOT值的升高(P〈0.05)。结论:肝复康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制山茱萸二氯甲烷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中NO、NOS及p53、pR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53、pR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制山茱萸二氯甲烷部位高、低剂量组可改善衰老小鼠一般状态,降低NO和NOS含量。结论:制山茱萸二氯甲烷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NO和NOS含量,保护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9.
鹿茸口服液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鹿茸口服液对小鼠实验生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la)、硫代乙酰胺(TAA)和扑热息痛(A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SGPT活性,肝组织DNA、RNA、蛋白质、糖原含量.结果:鹿茸口服液可明显降低上述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SGPT活性、增加CCl4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RNA、蛋白质、糖原含量.结论:鹿茸口服液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茱萸水提液体外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山茱萸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MRC-5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山茱萸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MRC-5细胞抗衰老通路P16,P21的影响;Telomere PNA Kit/FITC for Flow Cytometry法观察山茱萸水提液对MRC-5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山茱萸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MRC-5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山茱萸水提液能够使D-半乳糖致衰MRC-5细胞P16、P21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山茱萸水提液能够延缓端粒缩短。结论山茱萸水提液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肝扶正胶囊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D-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卡介苗 脂多糖(BCG LPS)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研究乙肝扶正胶囊的保肝作用。选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雏鸭,以分子斑点杂交法观察其对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的影响。观察对环磷酰胺抑制免疫功能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乙肝扶正胶囊能明显降低D-半乳糖胺致急性肝损伤和BCG LPS致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对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可降低血清中ALT、AST及肝羟脯氨酸含量,提高TP、ALB含量。对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鸭血清DHBV-DNA水平抑制效果显著,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体液免疫抑制,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乙肝扶正胶囊有一定的保肝降酶、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山茱萸炮制增效活性部位对老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的影响。方法:取青年组、老年组、用药组(山茱萸制品几种溶剂萃取部位)小鼠的骨髓细胞,检测MN,统计微核率。结果: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微核率差异显著,而两个用药组分别用石油醚萃取部位、水煎液灌胃,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现出一定的药效。结论:山茱萸制品水煎液及山茱萸制品石油醚萃取部位对老年小鼠骨髓细胞DNA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陆英颗粒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威  王茜莎  王敏伟  许焱  路丁  刘长生 《中药材》2005,28(12):1085-1089
目的: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D-半乳糖胺盐酸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陆英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肝细胞膜和微粒体膜钙泵的活性有关;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和Con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陆英颗粒对多种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下珠复方治疗肝炎的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鼠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盐酸盐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炭粒廓清实验、免疫肝损伤模型研究叶下珠复方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有关免疫药理作用,结果表明:(1)叶下珠复方有保肝降酶的作用,对慢性肝细胞损伤可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盐酸盐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以及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造成的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降酶效果与阳性药物联苯双酯相当。(2)叶下珠复方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呈抑制作用,能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叶下珠复方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甘草总皂苷,同时探讨甘草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法,富集甘草总皂苷部位。以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考察甘草总皂苷部位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肝组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HPD400型大孔树脂,30%乙醇除杂,50%乙醇洗脱可得到总皂苷含量50%以上的甘草总皂苷部位。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甘草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Cl4导致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治疗后又明显降低。结论:甘草总皂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赤芍总苷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制备赤芍总苷,同时观察赤芍总苷对小鼠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法,富集赤芍总苷部位。以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考察赤芍总苷部位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肝组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AB-8型大孔树脂,10%乙醇除杂,50%乙醇洗脱可得到含量50%以上的赤芍总苷部位。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赤芍总苷可显著降低CCl4导致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各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赤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漆树科五眼果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五眼果水提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后,分别用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N)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评价药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五眼果能明显降低CCl4和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中血清的ALT及AST含量(P0.05)。结论:五眼果对CCl4和D-GalN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肝喜乐胶囊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有明显降酶保肝作用;降低肝脏羟脯氨酸含量,使肝总脂减少;提高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及增加小鼠吞噬指数K值;亦有促进肝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剑叶耳草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剑叶耳草水提物(JYECA)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盐酸盐( D-GalN) ip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小鼠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JYECA能显著降低因CCl4,D-GaI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匀浆SOD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或P<0.05):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JYECA对CCl4、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当归补血汤与大黄蛰虫丸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6月龄小鼠5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VitE胶丸组、当归补血汤(4.68 g.kg-1)及大黄蛰虫丸(1.17 g.kg-1)组。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蛰虫丸组及当归补血汤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蛰虫丸及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清除衰老机体产生的过多自由基,提高抗脂质过氧化过程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