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10月~1998年2月,笔者应用膀胱输尿管吻合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扩张2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2月共收治了16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下段结核是临床上少发病,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膀胱尿液不易找到抗酸杆菌,B超及CT、IVU检查诊断输尿管下段结核尚需积累经验,常延误诊治,造成不良后果。1999年2月-2006年7月,我院收治输尿管下段结核致肾中-重度积水病人10例,其8例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闭锁段切除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孟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肾孟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8例行IVU,15例示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27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12年。5年生存率为42.9%。结论肉眼血尿、腰痛为主要症状,逆行肾孟造影及膀胱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为主要术式,预后与肿瘤分期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5.
武宝通  徐祗顺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6):483-484,486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输尿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27例均行B超及膀胱镜检查,20例行IVU检查。10例行囊肿切除膀胱输尿管再吻合术,17例行经尿道内镜囊肿切开治疗。结果27例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3~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内镜下单纯输尿管切开7例,6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改善;囊肿部分切除术10例,肾积水全部消失,其中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反流,2月后自行缓解。开放手术10例,肾积水全部消失,无输尿管反流发生。结论B超和IVU是诊断输尿管囊肿理想而必要的检查,膀胱镜检查是必须的。成人单纯性输尿管囊肿,可优先考虑应用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6.
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应用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形后的肌瓣管平均长度8.4 cm,平均住院时间9.8 d,术后6周均顺利拔除双J管。术后获随访4年,所有患者上尿路积水情况明显减轻,3例存在手术侧轻度输尿管膀胱返流,2例出现输尿管与肌瓣管连接处狭窄,再次留置8 Fr双J管8周后恢复。结论: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重建是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 995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共收治输尿管膀胱壁段阴性结石 36例 ,均行输尿管开口切开取石或碎石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 1 8~ 5 6岁。有患侧肾绞痛史 ,B超检查均可发现患侧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 ,距输尿管开口 0 .5~ 1 .5 cm,结石大小0 .6~ 1 .2 cm,患肾积水轻~重度 ,结石停留在输尿管膀胱壁段时间 3~ 6个月 ,腹部平片未见明显阳性结石 ,口服排石药物 3个月未见结石排出。2 治疗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术野常规消毒铺手术巾 ,向尿道内插入 2 1号膀胱镜 ,观察患侧输尿管开…  相似文献   

8.
李浩  张宪  米庆辉 《疑难病杂志》2007,6(6):365-366
五淋化石丸是一种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肾盂肾炎、乳糜尿的中药制剂,具有通淋利湿、化石止痛之功能。2004年2月-2006年5月对6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后应用五淋化石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行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U)明确诊断后,11例行上肾段和输尿管切除,4例行囊肿切除,膀胱输尿管抗反流输尿管再植术。结果 术后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无尿路感染。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无输尿管反流;IVU显示输尿管,肾盂无扩张。结论 上肾段输尿管切除及囊肿切除加膀胱输尿管抗反流再植术是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两种输尿管膀胱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膀胱角输尿管吻合术(9例)和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术(7例)治疗输尿管下段长段狭窄或缺损16例,13例为盆腔输尿管下段手术或妇产科手术后继发狭窄的切除后吻合,3例为下段输尿管病变切除后缺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吻合成功,尿路梗阻消除,未发生新的再狭窄。结论:该两种术式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盆腔段输尿管长段缺损或狭窄,可修复膀胱输尿管缺损距离在3~10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膀胱损伤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与妇产科手术相关的输尿管膀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收治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膀胱损伤13例,其中单纯输尿管损伤9例,单纯膀胱损伤3例,输尿管膀胱均被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于术中发现3例,术后确诊7例。采用输尿管修补1例,松解1例,端端吻合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6例,输尿管损伤病例均留置双“J”管6~8周。膀胱损伤均于术中发现并修补。手术均一次成功。结论妇产科手术可引起输尿管膀胱损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和治疗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组11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中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1例。其中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8例,先行肾造瘘,择期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例,因肾重度积水,功能严重受损而行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结果 9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手术远期疗效均满意。结论 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同位素肾图检查则有助于了解双肾功能并正确地选择手术方式。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外科治疗目的是:解除功能性梗阻,保留患肾功能;控制反复的尿路感染。输尿管裁剪加抗逆流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是目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发生输尿管断裂撕脱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提高泌尿外科医生的输尿管镜技术水平.方法 收集整理近5年发生在重庆地区13所医院内的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断裂和撕脱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1例病例均术中转开放性手术补救.上段断裂均采用了输尿管端端吻合术;中下段断裂的7例中6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下段撕脱的5例均采用了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其中2例失去肾功能或切除患肾;6例输尿管全段撕脱者中采用肠代输尿管1例,自体肾移植2例,肾切除2例,离体的输尿管原位吻合1例;保留肾脏的患者,肾功能多得到恢复.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发生输尿管断裂和撕脱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并不小;发生这一并发症时,采取各种方式保留肾脏,肾脏功能多能得到有效的保存;输尿管断裂以后以自体肾移植、膀胱翻瓣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及输尿管端端吻合手术方式恢复尿路,保留肾脏较为常见.下段断裂者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和下段结石嵌顿处,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可以取得很好的补救效果.下段撕脱者多采用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若撕脱段较短,输尿管上段也多可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全段撕脱者应尽最大努力保全肾脏.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6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输尿管下段缺损或狭窄38例。绝大多数为医源性手术损伤所致。均一次手术修复成功。其中输尿管膀胱再植21例(55%),输尿管端端吻合及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吻合各4例(21%),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8例(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方法报告17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左侧11例,右侧4例,双侧2例,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17例中行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肾造瘘2例,1例一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三个月后行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工期行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3例,间断性双J管置入1例。结果14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患侧肾输尿管积水均减轻,肾功能好转或正常。结论B超、IVP等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是及早手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理想的手术方式是输尿管裁剪修整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输尿管残端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输尿管残端癌 1 5例 ,全部行输尿管残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1 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 ,随访时间 8个月至 5年 ,其中术后 3个月膀胱肿瘤复发 1例 ,术后2 6月膀胱肿瘤复发 2例 ,术后 3年膀胱肿瘤复发 4例 ,均存活 5年以上。结论 :输尿管残端癌应以早期手术为主 ,切除范围包括输尿管残端及输尿管口周围直径 2 cm膀胱壁 ,术后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 ,肿瘤若无法完全切除 ,可行化疗或放疗 ,以减少和预防输尿管残端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95年2月~2004年10月,我们采用经膀胱镜向肾盂内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梗阻2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弓  袁存和  王华  方勇  梁法政 《安徽医学》2007,28(4):364-366
目的探讨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特征、尿流动力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2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者均行B超和放射学检查;确诊后2例保守观察,6例行输尿管裁剪成形输尿管膀胱吻合术,6例行狭窄段切除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果12例患者获1~6年随访,2例保守治疗病情无发展,4例行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患者术后肾功能改善、肾积水减退较快。6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积水有所减轻。结论B超、IVU、逆行造影及膀胱尿道造影和利尿肾图是诊断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主要检查手段,输尿管裁剪或折叠加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是治疗该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36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癌.本病的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腰痛、病变侧肾积水等.膀胱镜检加逆行肾孟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联合应用各项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是该病首选术式.结论 要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正确率,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合理、综合地应用各项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谢云峰  付承忠  唐亚雄 《四川医学》2011,32(7):1092-1094
目的比较膀胱外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L ich-G regoir法)与膀胱内输尿管膀胱吻合(Politano-Leadbetter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20例单纯输尿管末端梗阻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膀胱外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者79例,行膀胱内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再植者41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梗阻解除率等指标。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阻解除率及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外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与膀胱内隧道式输尿管膀胱吻合相比治疗效果相同,但其他临床指标优于后者,更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