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IB)及白细胞 (WBC)总数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CHD患者和 18例可疑冠心病 (KP)患者的CRP、FIB含量和WBC总数。CHD组患者又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 1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级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2例。比较CHD和KP组AMI、UAP、SAP与KP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CHD的CRP、FIB和WBC水平明显高于KP组 (P <0 .0 5 ;AMI、UAP组的CRP、FIB和WBC水平明显高于KP组 (P <0 .0 1;P <0 .0 5 ) ;但SAP和KP之间的CRP、FIB和WBC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RP、FIB和WBC水平的增高与CHD的发生有关 ,它们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在非冠心病(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4组患者C反应蛋白。结果:冠心病各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CHD组,AMI、UAP两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SAP组,A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探讨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SAP)的关系,以及阿斯匹林、普伐他汀对CRP的干预.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CRP的浓度及观察用药后CRP的变化.结果:ACS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R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AP及对照组,UAP组与SAP组、对照组相比CR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斯匹林、普伐他汀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ACS组的CRP浓度.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CRP显著升高,表明在ACS过程中急性炎症反应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损伤及坏死的严重程度.他汀类药物及阿斯匹林能抑制炎症反应,对降低CRP浓度起到有效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海南医学》2005,16(3):17-1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96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30例)之间CRP、白细胞(WBC)水平差异。结果 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P水平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WB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SAP组和UAP组WBC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未高于正常上限。结论 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提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惠者胆红素(Bil)及CR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①SAP组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SAP组CRP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RP、Tbil均高于对照组。③AMl组和UAP组Tbil水平相近。④AMI组CRP较UAP组相比,其值明显增加。结论Bil、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CRP且与冠心病的严重性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U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外对照组18例。应用快速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MI的CRP浓度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的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的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CRP与CHD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RP浓度越高冠脉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在非冠心病 (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用血清学和PCR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结果 各组之间血清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各组PCR阳性率显著高于NCHD组 ,UAP、AMI两组显著高于SAP组 ,UAP和AMI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肺炎衣原体和形成冠心病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纤蛋白原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3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其中SAP患者123例,UAP患者128例,AMI患者65例,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纤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清CRP、FIB较对照组均升高,尤其是UAP组和AMI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FI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可以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何宇东  罗娜维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67-3868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cTnI的水平变化在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共5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1例,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cTnI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1)UAP、AMI组Hs-CRP、cTnI均显著高于SAP组(P<0.01);UAP组与AMI组比较,Hs-CRP、cTnI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炎症在UAP、AMI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Hs-CRP、cTnI可作为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独立有效指标(3)联合检测Hs-CRP、cTn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可以增加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尤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65-1866
目的探讨低浓度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等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ACS组54例、AMI组48例、UAP组41例及对照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比较ACS组、AMI组和UAP组与对照组之间hsCRP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ACS组、AMI组及UAP组的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AMI、UAP与hsCRP浓度水平高低有关,hsCRP水平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阐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同时选择60岁以上体检健康的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CRP。结果:老年冠心病各组TC和TG均高于对照组(P<0.05),TG升高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老年冠心病各组血浆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浆Hcy和CRP水平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结论:老年冠心病与Hcy和CRP水平升高有关,高同型半胱氨基(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与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有关联。随着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Hcy和CRP水平也增高,可以通过监测血浆Hcy和CRP水平增高程度来预测老年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nti-oxLD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稳定性心绞痛和21例对照者的CRP、anti-oxLDL和anti-LDL水平,比较各组中上述指标有无显著差异并评估CRP水平与anti-oxLD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ACS患者的anti-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anti-oxLDL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中CRP水平与anti-oxLDL水平成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特异性抗原oxLDL的免疫反应,在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及ACS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ti-oxLDL水平可能是评价ACS斑块不稳定的重要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其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研究四组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RP的水平。结果:冠心病3个类型分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低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左主干病变患者,1、2支病变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3支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准确的反应其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荣静  习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24-202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浆PAPP-A水平,其中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另选2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和UAP组患者的PAPP-A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分别为P<0·01和P<0·05),与CRP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TC、TG、HDL-C、LDL-C、CK、CK-MB、CTn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昌霞  周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5):2510-2511
目的探讨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1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12例,以及对照组20例。测定Hcy和hs-CRP含量。结果CHD各组Hcy、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hs-CRP含量以AMI组为最高,显著高于UAP、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与ACS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因心脏病猝死的患者,症状发作后6~8 h血清CRP和cTnI的含量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同时分析血清CRP和cTnI含量的高低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UAP组、SAP组、AMI组血清CRP和cTnI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含量越高,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高。其含量高低顺序为AMI组〉UAP组〉SAP组。AMI组和UAP组患者的血清CRP和cTnI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RP和cTnI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cTnI联合检测对于AC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3种血清炎性标志物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对38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2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