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溶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从两个方面综述了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包括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突变体 (rPA、Monteplase、TNK tPA、nPA、K1K2 Pu嵌合体 )以及一些其它来源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比如尿激酶原、葡激酶、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蚓激酶、纳豆激酶和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相似文献   

2.
葡激酶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晓春  王林 《天津医药》1998,26(10):636-639
40年前Fletcher等首先应用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入80年代,溶栓治疗已成为AMI的常规疗法。据估计每年有超过50万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而至少超过3倍于此的曾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从中受益。同时,溶栓药物的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urokinase,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茴香酰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Anisoykated plasminogenstreptokinase activator complex,APSAC),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sin-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类溶栓剂研究开发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栓疗法是血栓性疾病安全且有效的手段。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是纤溶酶原激活剂类。通过国内外对微生物中提取纤溶酶的研究和开发状况作出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对寻找新型的、相对廉价有效的溶栓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溶栓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临床研究开发的几种溶栓药物新进展。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突变体(mon-teplase,reteplase,teneceplase,lanoteplase)、嵌合体(K1K2Pu)、尿激酶原、葡激酶和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相似文献   

5.
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毒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质和多肽的混合物,其中一些蛋白可作用于人的凝血系统。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具独特活性的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可专一性地裂解人Glu-纤溶酶原的Arg^561-Val^562肽键,使之变成有活性的纤溶酶,从而发挥溶栓作用。该文主要对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新型溶栓剂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家增 《天坛药讯》2004,16(3):32-33
在1959年已经用链激酶(SK)治疗心肌梗死,在80年代前可供使用的溶栓药除SK外还有尿激酶(UK),80年代以来,先后有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及其突变体、TNKt-PA前尿激酶(Pro-UK)和葡激酶(SAK)。至今所有溶栓药的基本药理都是将纤溶酶原转变纤溶酶,纤溶酶可裂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栓的重要成分),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常用溶栓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为溶栓剂。笔者采用新型溶栓药物瑞替普酶(派通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链霉菌产生的新型纤溶酶的纤溶性质和溶栓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敏  王骏  邵明远  王敏  王以光 《药学学报》1998,33(7):481-485
目的旨在进一步确证纤溶活性的蛋白酶SW-1的溶栓作用和性质。用体外加热平板法、试管凝块法和在体内对大鼠静脉血栓溶解及对纤溶因子的作用等实验,发现SW-1在体外可直接降解纤维蛋白,而无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在体内,SW-1对大鼠静脉血栓有显著的溶解效果,与同剂量尿激酶的溶栓作用相当。给药(iv)30min后,SW-1引起大鼠血浆中纤溶酶、纤溶酶原水平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而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α2-纤溶酶抑制剂无显著影响。提示SW-1是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而不是纤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9.
贺进田  王改珍 《河北医药》2001,23(7):540-542
198 6年 ,GISSI试验首次报道了超过110 0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6h内应用链激酶[1] ,病死率下降 3 0 % ,从而确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 ,亦称纤溶疗法或标准疗法 ,开创了AMI治疗新时代。十几年来 ,国内外在溶栓治疗的药物开发和临床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 临床上常用的溶栓剂临床上常用的溶栓剂都是纤溶酶原激活剂 ,按照它们的作用方式 ,可以将溶栓药物分为二类 :一类为非纤维蛋白特异性 (non fibrin specific)纤溶酶原激活剂 ,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和对甲氧苯基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 …  相似文献   

10.
马翀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174-174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84%,对照组仅为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用于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溶栓药多为纤溶酶原激活剂类药物,严重依赖于患者本身的纤溶酶原水平,溶栓效果受到限制。与之不同的是,纤溶药物具有直接纤维蛋白水解活性,能够直接溶解血栓,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直接疗效”的溶栓药物,具有更高的溶栓效率和安全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能作为纤溶药物的纤溶物质不断被发现研究,但真正开发成新药、成功运用于临床的却很少,主要是其出血风险限制了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纤溶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出血机制及应对策略进行系统综述,总结了纤溶药物的5类出血机制,提出了3类应对策略,为研发更安全、高效的纤溶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型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新的溶栓药物正在不断的研制中。重组人尿激酶原又称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它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酶原,彦:以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与其他溶栓药物相比,重组人尿激酶原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结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或脑梗塞,并非直接由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所触发,而是血栓或血凝块阻塞动脉使重要脏器血流丧失的结果。心血管病的溶栓疗法静脉滴注纤溶酶原激活剂,能将体内天然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则能将纤维蛋白消化为可溶性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4.
蚯蚓提取液纤溶及抗凝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活力测定试剂盒测定,证实蚯蚓提取液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和较高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活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给SD大鼠静往蚯蚓提取液,能迅速提高大鼠血浆总纤溶酶原激活剂活力;口服给药也能明显减轻13%高分子葡聚糖溶液诱导大鼠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t-PA即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是一种新型溶栓酶,可高效特异地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后者使血栓纤维蛋白水解,血栓消除,而使血管再通。近5年来我科也将此药用于部分眼内手术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使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轻视,但是药物溶栓治疗具有简便、经济、易操作及普遍的特点,且新型溶栓药物大大改进了溶栓的开通率和安全性,瑞替普酶(派通欣)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变异体,属第3代溶栓性药物,血浆半衰期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明显延长,可以方便地间隔30min2次静脉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17.
浅谈溶栓药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959年已经用链激酶(SK)治疗心肌梗死,在80年代前可供使用的溶栓药除SK外还有尿激酶(UK),80年代以来,先后有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及其突变体、TNKt-PA前尿激酶(Pro-UK)和葡激酶(SAK)。至今所有溶栓药的基本药理都是将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纤溶酶可裂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栓的重要成分),凝血因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中药的纤溶和纤溶抑制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别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激活纤溶酶原的纤溶试验,观察了20余种常用活血化瘀药对纤溶的影响,结果表明,11味中药的水浸液在含纤溶酶原和不含纤溶酶原的纤维蛋白板上都出现同样程度的纤溶活性,按由强到弱的排列是益母草,三棱,水蛭,五灵脂,炮山甲、姜黄、川芎、红花、土鳖虫,桃仁,元胡,但未发现对t-PA,u-PA激活纤溶的增强作用。部分药物不同程度抑制t-PA,u-PA激活纤溶。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最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 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 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确认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的纤溶性质,并观察其抗栓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凝块实验,观察MPAP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建立家兔肺动脉血栓模型,观察MPAP的溶栓作用以及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荆抑制剂(PAI)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MPAP有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而无纤溶激酶活性;MPAP能明显溶解肺动脉血栓,MPAP用药后t—PA/PAl明显升高。结论:MPAP具有明显的溶栓和提高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