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香砂六君子汤源于宋《和剂局方》。药物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甘草,加生姜,水煎服。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症。方中人参为君,补气健脾,佐以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陈皮、木香、砂仁化湿醒脾、理气宽中止痛;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生姜温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元代名医朱丹溪治疗内科杂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将《丹溪心法》治疗各科病证所记载的方药(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绝大多数方药内服,极少量方药外用)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各科杂病方药共615首,涉及中药289味,总用药次数为4277次。结论:临床治疗内科杂病核心单味药主要为生姜、炙甘草、甘草、茯苓、陈皮、人参、当归、白术等;主要药类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明代医家龚廷贤治疗泄泻病的方药,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筛选《龚廷贤医学全书》中泄泻章节的内服方药,利用Excel创建数据库,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医案标准化处理后,加入分析池,对药物经行频次和关联分析,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药-药关系。结果:收集泄泻处方共99首,涉及药物107味,药物出现总频次达820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白术、甘草、茯苓、陈皮、人参等,药味以甘、辛、苦味最多,药性以温性为主,药物归经脾经居首,肺、胃、肾经次之,设置置信度≥0.9、支持度≥0.3,中药关联共19组,关联的中药包含白术、甘草、茯苓、陈皮、人参、生姜。结论:龚氏治疗泄泻,以健脾燥湿、分利小便为核心,注重温阳化湿、调畅气机,主要从脾胃论治,亦重他脏,并重视中药炮炙以增涩止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古籍医案内风病证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讨药物配伍规律及内风病证的病机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来源,系统收集古籍医案中记载的内风病证医案777份,对药物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药物信息数据库,对用药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内风病证常用药对配伍:当归与柴胡,茯苓与柴胡,茯苓与泽泻,茯苓与山药,当归与黄芪等;三味药常用配伍:当归、柴胡、茯苓,半夏、竹沥、生姜,茯苓、人参、陈皮,半夏、陈皮、钩藤,当归、黄芪、人参等;四味药常用配伍:茯苓、陈皮、半夏、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甘草,当归、白术、白芍、甘草等;五味药常用配伍:白芍、白术、甘草、当归、茯苓,当归、白术、人参、甘草、茯苓等。结论关联规则分析在古籍医案中有较好的应用,可以反映病证药物配伍情况以及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仕勇 《光明中医》1996,11(1):25-26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的机理及体会唐仕勇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550008)参苓白术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甘草等10味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和胃的功用。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黎居士简易方论》脾胃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黎居士简易方论》中收录的有关治疗脾胃病的方剂,将纳入方剂建立在EXCEL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系统中的频次分析、药对分析、关联分析、药物四气五味以及归经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49首脾胃方,含86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8次的药物有甘草、干姜、白术、人参、陈皮、茯苓、木香、丁香、砂仁、肉桂、青皮;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为人参-白术,白术-甘草,甘草-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白术-人参-干姜,人参-干姜,白术-干姜。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多以辛、甘、苦味,以脾、胃、肺经为主。结论:旴江医家黎居士治疗脾胃病具有温中祛寒、益气补脾,兼健脾燥湿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用健脾类中成药组方规律。方法:收录《新编国家中成药》中的健脾类中成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陈皮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白术、茯苓”“甘草、茯苓”“甘草、白术”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陈皮->白扁豆”“陈皮->半夏”等。结论:处方用药中除常见的健脾类中药外,尚包括具有健脾作用的部分理气药、消食药及其他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钱氏白术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如东县潮桥卫生院(226401)蒋成秋[关键词]儿科,钱氏白术散钱氏白术散出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白术、人参、茯苓、藿香、葛根、木香、甘草组成,主治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烦渴多饮等症。药虽平淡,然在儿科中用...  相似文献   

9.
<正>参苓白术散首见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砂仁、桔梗、薏苡仁、甘草组成,为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生津保肺之方剂。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甘温益脾,燥湿渗湿;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补益肺气。汪韧庵称参苓白术散乃"足太阳阳明药也,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引其滞,调其气而已"。全方诸药  相似文献   

10.
白术和中汤由白术、陈皮、茯苓、佛手、砂仁、神曲、荷叶、陈仓米、五谷虫等药组成 ,组方平淡轻灵 ,长于健脾行滞。用本方加减治疗泄泻、便秘、头痛、咳嗽等病 ,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洪桂医案》治疗内科杂病及温病类的临床组方原则及用药特色。方法:从《洪桂医案》中选取医案100例,提取方药信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应用SPSS 22.0予以药物频数、性味归经、用药类别、聚类等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四味药物分别是:茯神、白芍、茯苓、陈皮。性味归经方面,药物以甘温、辛温之药为主,并佐以少许苦寒之品。归经主要入脾(胃)经、肝(胆)经及肺(大肠)经。药类频数分析反映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为最常用的药物类别。(2)聚类结果分析包括第一组:青蒿、黄芩、连翘、半夏,第二组:郁金、丹参,第三组:西洋参、石斛、麦冬,第四组:当归、熟地黄,第五组:白术、人参、谷芽、陈皮、甘草,第六组:茯苓、白芍、茯神,共六组药物组合。结论:洪桂论治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用药特点:(1)益气健脾,养阴清热;(2)养血补血,敛阴柔肝;(3)轻清灵动,药食同源。  相似文献   

12.
异功散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兴强 《光明中医》2008,23(3):388-389
“异功散”为北宋名医钱乙(字仲阳)所著的最早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之方,由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生姜、红枣七味药组成。功效有:健脾、益气、和胃。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或呕吐泻下等证。本方的特点是:健脾益气,从而能够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本方作用专一,如运用得当,加减得法,其疗效亦比较明显,兹以临床病例为主,谈谈对其病机特点及方药作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章伟光 《江苏中医》2000,21(7):31-32
白术和中汤由白术、陈皮、茯苓、佛手、砂仁、神曲、荷叶、陈仓米、五谷虫等药组成,组方平淡轻灵,长于健脾行滞。用本方加减治疗泄泻、便秘、头痛、咳嗽等病,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葛根、藿香、木香组成。笔者以此方治疗小儿泄泻,不论病程长短,都书人参易党参,葛根倍用,并根据不同病机及兼夹症灵活加减,如里热加黄连、里寒加炮姜、兼表证加苏时、久泄加肉豆蔻等,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七味白术散见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藿香、木香、甘草、葛根七味药组成。原书用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赢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钱乙指出:“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基于以上观点,创制了白术散,方中用四君子汤甘温  相似文献   

16.
<正>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治疗脾胃虚弱之呕吐泄泻症,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葛根、藿香、木香七味药物组成。笔者取其益气、健脾、生津之理,改散为汤,辨证施治于儿科临床,疗效堪称满意,兹举三案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食欲不振的用药规律,为当代中医辨治用药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食欲不振使用药物情况,并分别查出其方、药(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运用软件Excel2010建立并输入方、药相关数据的原始数据库;并把相关药物的频次运用软件SPSS 22. 0做描述性的统计;对于药物间潜在关联规则使用软件Weka 3. 8进行挖掘及分析同时采用软件Cytoscape 3. 6. 1把所得出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制作成网络视图。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食欲不振的高频药物有甘草、陈皮、茯苓、白术、人参等;其中以补虚药居多,依次为化湿药、理气药、温里药和消食药,药性多为温性及平性,药味多属辛味、甘味及苦味,归经多属脾胃经。依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如陈皮-甘草配伍最多,其次是茯苓-甘草、茯苓-白术、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层次聚类得到新方5首。结论:数据挖掘结果发现《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食欲不振多用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理气消痞、温中燥湿等治法,可为当代医家在临床临证施治用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傅青主女科》《妇科心法要诀》中所载产后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傅青主女科》《妇科心法要诀》中所记载的产后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常用药物是当归、川芎、甘草、人参、白术、炮姜、黄芪、桃仁;《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常用药物为当归、人参、甘草、白术、川芎、熟地黄、茯苓、白芍。得到了常用药物组合以及药物规则。四气分析发现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五味分析发现甘、苦、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归经分析发现归脾经药物最多,其次是心、肝经。结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核心药物为生化汤化裁而来,《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的核心药物为八珍汤化裁而来。  相似文献   

19.
七味白术散出于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脾胃久虚、津液内耗 ,呕吐泄泻频作 ,烦渴多饮”。笔者以此方为主加味治疗婴幼儿泄泻 ,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方药阐释本方由藿香、木香、葛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车前子、鸡内金等组成 ,临床用量当随小儿年龄与体质情况酌定。一般做汤剂用 ,人参另煎 ,分多次服下。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益脾胃 ;藿香、木香、芳香醒脾 ,化湿行滞 ;葛根解肌除烦以止渴 ,又可鼓舞胃气以止泻 ;车前子泌别清浊 ,分利水湿 ;鸡内金消积导滞以和胃气。藿香、葛根又具有表则治表 ,无表则治里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和分析古今医家诊治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建立古今医家治疗郁病的数据库,运用相关软件使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频数分析:古籍用药频次前10依次是甘草、香附、陈皮、茯苓、川芎、栀子、苍术、半夏、生姜、当归;当代文献依次是柴胡、白芍、甘草、当归、香附、郁金、丹参、白术、茯苓、陈皮。2)聚类分析:古籍文献中黄芩与黄连,青皮与枳壳,白术与人参,白芍与柴胡,香附与川芎,苍术与神曲,茯苓与半夏等各聚为一类。当代文献中枳壳与川芎,白术与茯苓,白芍与当归,郁金与丹参等各聚为一类。3)关联分析:古籍文献主要相关联的药物是香附、川芎、半夏、甘草、茯苓、苍术、陈皮、栀子。当代文献中相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白芍、当归、甘草、茯苓、香附、白术。[结论]古今医家都认为肝气郁结是郁病主要病机,疏肝理气健脾是主要治法。但古代医家更侧重理气,且用药成分更为丰富,当代医家更侧重疏肝。古代医家以香附、川芎、半夏、甘草、茯苓、苍术、陈皮、栀子为主药,体现了越鞠丸的组方精髓。当代医家则以柴胡、白芍、当归、甘草、茯苓、香附、白术为核心处方,与逍遥散一致。对于郁病的诊治,无论古籍文献还是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都具有临证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