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仁和区暗娼、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对暗娼(FSW)和吸毒者(Du)共718人采用健康问卷一对一面访调查. [结果]2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占58.5%.吸毒者的男女性别比7.18:1.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平均仅为19.3%. (暗娼32.7%、吸毒者5.9%);吸毒者共用针具率高达60.3%;高危人群性病平均就诊率为50:00%(暗娼45.95%、吸毒者57.89%).[结论]仁和区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鞍低、针具共用率较高.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大宣传力度,对高危人群要从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转变为促进其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基数估计方法对某市吸毒人群的基本规模进行估计,并综合3种方法所得结果,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8个戒毒所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调查,运用公安、司法等部门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方法、捕获-再捕获法和简易乘数法对全市吸毒人群进行基数估计。结果该市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共15856人,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法估计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32653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为85786~99446人(中位数为96407人),简易乘数法估计为39106~50678人(中位数为48398人),综合3种方法得到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42900~90004人。结论该市吸毒人群的估计数量为登记在册人数的2.71~5.68倍。在实际工作中应在定性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估计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数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瑞丽市高危人群和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在瑞丽市分别对501名暗娼、417名吸毒者、145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和4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暗娼、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和孕产妇HIV感染率分别为2.41%、13.98%、0.69%和0.5%;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检测知晓率和服务覆盖率分别为90.8%、51.3%和79.4%,均高于其他人群;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和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6.8%和89.5%,吸毒者与商业性伴及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63.0%和5.8%。[结论]吸毒人群仍是瑞丽市HIV感染的主要人群,需在吸毒人群中进一步加大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和覆盖面,从根本上遏制艾滋病在瑞丽市的快速蔓延。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2010年5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为决策部门评估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操作手册》对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及长途卡车司机(下称长卡司机)进行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结果共监测暗娼479人,HIV阳性率0,梅毒阳性率0.21%,丙型肝炎阳性率0.63%;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238人,检测147人,HIV阳性率6.8%,梅毒阳性率29.25%,丙型肝炎阳性率2.04%;吸毒者400人,HIV阳性率0.5%,梅毒阳性率8.5%,丙型肝炎阳性率45.50%;性病就诊者707人,HIV阳性率0.42%,梅毒阳性率20.93%,丙型肝炎阳性率0.85%;长卡司机400人,HIV阳性率0,梅毒阳性率4.50%,丙型肝炎阳性率0.50%。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低,而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暗娼与客人、吸毒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均较低,从来不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0.7%和56.57%。性病就诊者接受的干预项目较少,主要是安全套宣传和发放。暗娼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最近一年内进行艾滋病检测比例高于吸毒者和性病就诊者。结论在福州市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就诊者、吸毒者和长卡司机等高危人群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性因素,应针对各人群特点,加强对高危人群检测和宣传干预。  相似文献   

5.
探索捕获-再捕获法在吸毒人群规模估计工作中的应用。以英德市强制戒毒所登记的吸毒人数为基础,分别于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开展两次捕获估计英德市吸毒人群规模。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重复判定者标准,英德市吸毒人群数量范围为5 972~6 719人,分别是英德市公安机关登记在册吸毒人数的1.65~1.86倍。应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规模,用时短,费用低,易于实施,为英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较准确评估江苏省三类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水平,为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防治知识6套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15~59岁艾滋病防治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三类目标人群5894人,获有效样本5854人;采用总知晓率、《框架》指标知晓率和UNGASS指标知晓率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三类目标人群知晓水平的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三类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有较大差异,分别为:一般人群79.88%、重点人群76.73%,高危人群76.27%,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知晓水平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农民工、暗娼、中学生、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知晓水平最低,分别为69.06%、70.15%、76.72%、78.79%和79.84%;对照国家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行动计划,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知晓率水平基本达到目标要求,而大中学生、农民工和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未达目标要求;三类目标人群间总知晓率和《框架》指标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NGASS指标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中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和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水平较低,是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的薄弱人群和重点对象;《框架》指标知晓率是现阶段统一评估不同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和吸毒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发放标记物和问卷调查估计成都市同性恋人群基数;依据戒毒所登记资料,估计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基数.结果:捕获-再捕获法对成都市同性恋者基数估计分别是1387、1372和1151人;对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的估计为3456人.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估计湖南省洪江区吸毒人数。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对洪江区吸毒者人数进行估计,同时,应用最优分配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验证。一种捕获-再捕获法(CR1法)以抽样调查调查人数为第一次捕获,以公安部门登记在册687人为再捕获。应用Seber调整公式,计算估计吸毒人员总人数。另一种(CR2法)采用戒毒所登记的记录,以4个月为间隔,前后两次为捕获-再捕获。最优分配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则采用访谈,获得数据。结果抽样调查共调查1388人,发现吸毒人员24人,占1.73%;洪江区总人口为72709人,估计总吸毒人数1258人。CR1法估计总吸毒人数904人;CR2法估计总吸毒人数1069人。三种估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公安部门在册人数1.3~1.6倍。结论捕获-再捕获法可以满足对吸毒人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两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四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为广东全省吸毒人群的规模估计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2007年在广东省选取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和较多的地级市各2个,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对各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并与各市公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及上一年戒毒所收治的戒毒人数相比较。结果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39~3.70倍和1.33~2.05倍,为上一年该市戒毒所戒毒人数的3.37~8.97倍和4.11~6.33倍;流动人口较多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58~2.78倍和1.78~2.52倍,为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的7.81~13.74倍和9.61~13.61倍。结论广东省各地可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状况、吸毒的严重性、戒毒力度等综合情况,参考相应的倍数乘以当地吸毒者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该地的吸毒人群规模。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及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及其行为特征,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对广州市2间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56.8%有静脉注射吸毒史,其中入所前半年共针率为16.9%。99.6%的调查者有过性行为,其中52.2%的人存在婚前性行为,13.4%存在多个性伴侣,6.1%存在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性交对象熟悉程度成反比。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大部分高于80%。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减少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部分大于80%。安全套正确使用的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吸毒者构成了HIV在吸毒者、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的传播链,致使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在改变吸毒者态度和增强吸毒者防范知识的同时.如何达到行为与其相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2006年-2008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监测江苏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STD)、暗娼(FSW)、吸毒者(DUS)及男男性接触者(MSM)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结果:6044例DUS中有1524例共用注射器吸毒,共针率为25.22%。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为28.00%。其中较高的为FSW人群,每次使用率为86.56%;最低的为STD人群,每次使用率为7.56%。每次使用率在不同高危人群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χ2=11522.06,P〈0.01)。HIV抗体阳性率0.34%;其中最高的为MSM人群,最低的为FSW人群,各高危人群间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χ2=687.27,P〈0.01);梅毒抗体阳性率5.73%,其中最高的为MSM人群,最低的为FSW人群,各高危人群间亦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χ2=177.74,P〈0.01)。DUS和MSM人群做了丙肝抗体检测,MSM中未检出,而DUS者中阳性率高达41.78%,非常显著地高于MSM人群(χ2=172.73,P〈0.01)。结论:江苏省MSM人群HIV感染率最高,且该人群无保护肛交行为十分普遍,提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应是重点。本省对FSW人群进行了长期、有效的行为干预,使该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艾滋病的流行呈平缓上升趋势,但诸多传播因素仍然存在,必须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 - 宁明县静脉吸毒、暗娼、孕(产)妇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关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三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检测。 结果 2011 - 2013年共监测静脉吸毒者944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10.49%,梅毒阳性率17.27%,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71.4%,艾滋病知晓率88.03%,47.67%曾共用注射器吸毒,42.58%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共监测暗娼1 202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1.58%,梅毒阳性率9.48%,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2.7%,87.02%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率中国籍95.49%高于越南籍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晓率中国籍98.56%高于越南籍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监测孕(产)妇1 200人,艾滋病病毒阳性率0.5%,梅毒阳性率0.83%,HCV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0.2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5.83%。结论 宁明县静脉吸毒和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应加强对其行为干预,特别是注重越南籍暗娼干预,同时应开展阻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清远市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安全套使用现状。方法从全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随机抽样381名服务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主要艾滋病核心问题知晓率为66.67%,其中接受过干预的人知晓率较高(χ2=88.7498,P0.01);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0.79%,与固定性伴及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41.15%、38.58%。结论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晓率不高,仍存在高危行为,应进一步对该人群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井研县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方法通过相关部门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对商业献血者、卖淫嫖娼者、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和自愿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井研县有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36人,其中提供性服务的有200人;吸毒者80人,其中注射吸毒15人;1996年前商业献血者1500人;外出打工者100000人,城区日流动人口约3000人。对1208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54份(78.97%),认为HIV可预防者占41.61%,认为同餐会传染HIV者占76.oo%,认为安全套可预防HIV者占17.09%,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16.42%;对408名高危人员检测HIV抗体,从性病人群中检出3人阳性。结论井研县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广,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低,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行为状况,为暗娼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一调查方法,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到全省13个地级市55个县的暗娼聚集地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在5 055名被调查的女性暗娼中,艾滋病知识8道问题,除1道问题正确率为72.05%外,其余问题正确率均在80.00%以上;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7.55%,坚持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害怕感染艾滋病,占39.04%;与固定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8.13%;最近一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占31.89%,出现症状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到性病专科医院就诊,占37.72%;暗娼吸毒率为0.16%.关联分析显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暗娼艾滋病知识8道问题的知晓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酒店、宾馆等高级场所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频率较高,首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大,最近一周接客人数较多和每次工作价格较高的暗娼更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而每月工作天数较多的暗娼更不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2008年黑龙江省暗娼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体比较好,随着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有升高的趋势.今后应加强对按摩房、足疗馆、小旅店等低级场所暗娼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就诊方式、安全套使用重要性等方面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In India, HIV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vities started way before the reporting of the first case of HIV infection. On reporting of evidences of HIV infection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varied groups,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National AIDS Control Program (NACP). The program was launc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s and Mid-Term Plan, which evolved in three phases over the period of eighteen years. With progression of tim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changed and knowledge/capacity to tackle HIV improved. In the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NACP has moved from the centrally controlled program to district driven. Also different strategies were inducted/refined and many important institutes like Task Force, a high-powered National AIDS Committee, National AIDS Control Board, National AIDS Control Organization, State AIDS Control Societies, Project Support Units/Project Management Units, National Council on AIDS, Department of AIDS Control, Technical Support Unit, District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it (DAPCU) were created. Currently program is implemented vertically with good impetus and is able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HIV in India.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future of the NACP is strongly linked with the well-performing DAPCU and good synergy/integration with General Health System. HIV/AIDS epidemic in India has entered into the third decade. Evidences show that this epidemic in India is of concentrated type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heterogeneity, following the type 4 pattern, where the epidemic shifts from the most vulnerable populations [such as female sex worker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jecting drug users to bridge populations (clients of sex worker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patients, partners of drug users, long route truck drivers, short stay cyclical single male migrants], then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from urban centers to rural areas (ruralization of epidemic) with increasing involvement of youth and women (feminization of epidemic).  相似文献   

17.
某市人群艾滋病知识现状及艾滋病高危人群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现状及部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确定我市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进一步做好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市三县一区的政府官员,城镇和农村居民,在校初、高中学生,宾馆、饭店的服务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性服务人员7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政府官员74.6%,性病门诊就诊者68.7%,性服务人员67.5%,宾馆、饭店服务人员64.7%,城镇居民64.4%,中学生58.4%,农村居民57.9%。7类人群艾滋病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政府官员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6类人群(P〈0.05);中学生和农村居民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其它5类人群(P〈0.05);最近一星期内性服务人员每次性交易都使用安全套的占29、9%。结论:7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掌握情况一般:7类人群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均很低;性服务人员安全套的使用率比较低。今后,应充分发挥当地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和可利用卫生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类人群掌握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同时开展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提高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防止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张鹏  黄星  张枭  李朋 《疾病控制杂志》2013,(12):1034-1036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区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以及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4—6月采用二阶段按比例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内各类娱乐场所中的FSW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810名FSW,72.3%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桑拿/洗浴中心的FSW人群对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HIV/AIDS,UNGASS)指标和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场所的FSW人群。64.4%的FSW人群在最近1个月的商业性行为中能够每次都使用安全套。HIV感染率为0.1%,梅毒感染率为5.1%,丙肝感染率为0.9%。结论上海浦东娱乐场所中FSW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其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今后对不同层次场所的FSW人群应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促使其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9.
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对一般人群(孕妇)、重点人群(长途卡车司机)和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吸毒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总体答对6条以上的知识知晓率为85.46%(1 463/1 712),以暗娼最高(99.62%),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低(71.00%),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9,P〈0.01);不同人群对各个知识点正确回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凭祥市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提高宣传干预覆盖面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四川省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在卖淫妇女、注射吸毒者和长途卡车司机三类人群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问卷,用X~2检验、F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三类目标人群对艾滋病知识与文化程度有关(卖淫者r=0.307,P=0.000;吸毒者F=93.07,P=0.000;长途卡车司机F=30.06,P=0.000)。三类人群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相关因素,卖淫者和长途卡车司机为艾滋病的传播知识(OR=1.171,1.145)和预防知识(OR=1.081,1.397),吸毒者为性别(OR=2.121)。结论 在不同的目标人群中有针对性地传达正确的艾滋病知识,教授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方法,是减少危险行为发生率,降低艾滋病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