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肥胖儿童血清脂肪因子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内脂素(Visfatin)的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就诊的8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肥胖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肪因子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比例、内皮微颗粒(EMP)数目,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外周血EPC比例、EMP数目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儿童的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EMP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EPC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肥胖程度的肥胖儿童中,肥胖程度越重,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EMP数目越高,外周血EPC比例越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与外周血EPC比例呈负相关,而与外周血EM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血清中脂肪因子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升高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内脂素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苏胜偶 《临床荟萃》2008,23(24):1807-1808
脂肪组织不仅能储存能量,而且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已发现可分泌几十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内脂素等。这些因子形成具有一定层次、错综复杂的代谢一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以应对性质各异的代谢性问题。其中内脂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主要由内脏脂肪产生,具有类胰岛素活性,参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如肥胖、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等的发生,并直接作用于血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目前对内脂素与MS的关系尚有争议,现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备能量,而且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其可以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内脂素(visfatin)等.研究表明这些因子与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炎性反应等有关,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内脂素是2005年日本科学家Fukuhara等[1]在研究内脏脂肪时发现的,因此命名为内脂素.  相似文献   

4.
于宏 《临床医学》2010,30(5):120-121
内脂素(visfatin)是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在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血浆及内脏脂肪中的表达明显增高。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水平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明显升高,腰臀比是其独立因素。visfatin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显著降低血糖,其异常表达在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高脂饲养的小鼠炎性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PF级C57BL/6小鼠41只(雄性20只,雌性21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11,雄性5只,雌性6只)和高脂饮食组(HFD组, n=30,雄性15只,雌性15只),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9周后,将HFD小鼠25只随机分为肥胖运动组(OE组,n=13,雄性5只,雌性8只)与肥胖对照组(OC组,n=12,雄性5只,雌性7只)。OE组进行为期8周无负重游泳训练。8周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雄性4只,雌性4只)小鼠,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APN)、网膜素、瘦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①OE组与OC组小鼠体重均显著高于NC组(P0.01),OE组体重显著低于OC组(P0.05)。②与NC组比较,OC组小鼠血清瘦素、内脂素、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脂联素和网膜素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OC组相比,OE组小鼠血清脂联素(P0.05)、网膜素(P0.01)水平显著上升;内脂素水平下降(P0.05);瘦素、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③小鼠血清脂联素与血清IL-6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脂联素与网膜素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P0.05);小鼠血清网膜素与血清CRP有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小鼠血清瘦素、内脂素均与血清IL-6、TNF-α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8周游泳运动干预可以通过刺激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脂联素、网膜素的分泌及抑制促炎因子瘦素、内脂素的分泌有效减轻肥胖小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肥胖胆囊结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4年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的维吾尔族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标本48例;单纯性肥胖组38例;对照组(经超声诊断无胆石症患者,包括腹股沟疝、切口疝及食管裂孔疝患者)共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内脂素的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血清TC、TG、LDL、HDL水平在肥胖胆囊结石组与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G水平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TC、LDL、HDL水平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内脂素在肥胖胆囊结石组和单纯肥胖组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40.5±178.3)μg/L和(530.9±96.8)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419.9±167.2)μg/L(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肥胖促进胆囊结石的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内脂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我院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DR者246例(DR组),未合并DR者204例(非DR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内脂素、代谢相关指标及MS发生率,分析血清内脂素水平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三组血清内脂素水平、M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非DR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R组TC、TG水平均高于非DR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BMI、FPG、TC、TG、SBP、DBP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MS密切相关,两者协同促2型糖尿病患者DR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D制剂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脂肪因子(网膜素-1、趋化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饮食及运动干预基础上于每日早餐后口服维生素D制剂,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及BMI标准差积分(BMISDS),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网膜素-1、趋化素及内脂素水平,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计数,用MRFlow分析软件计算CD4^+/CD8^+。结果干预后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其BMI、BMISDS显著低于干预前,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血清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IgM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CD3^+、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干预前,CD8^+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趋化素、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BMI、BMISDS与血清IgM、CD8^+、趋化素及内脂素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与血清IgA、IgG、CD3^+、CD4^+、CD4^+/CD8^+、网膜素-1水平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IgA、IgG、CD3^+、CD4^+、CD4^+/CD8^+、网膜素-1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与血清IgM、CD8^+、趋化素及内脂素水平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 P<0.01)。结论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明显改善单纯性肥胖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提高血清网膜素-1水平,降低血清趋化素、内脂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脂肪组织能够以旁分泌、自分泌和远距分泌方式产生生物活性因子或因子样分子,称为脂肪因子。包括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酰化刺激蛋白、瘦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白细胞介素6(IL-6)、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ADP)、人内脂素(visfatin)等多种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血压水平、内皮功能、纤溶活动及炎症反应,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在众多功能各异的脂肪细胞因子中,脂连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有降低三酰甘油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淑军  张添松  古健 《新医学》2014,(10):675-679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PCOS 患者23例,对照组15例,根据 BMI 将 PCOS 组分为 PCOS 肥胖组8例(BMI≥25)和 PCOS 非肥胖组15例(BMI <25);对照组分为对照肥胖组7例和对照非肥胖组8例。采用 ELISA 检测各组空腹血清内脂素浓度,同时于早卵泡期检测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 BMI、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PCOS 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COS 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肥胖组(P <0.05),而 PCOS 非肥胖组与对照非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 BMI、睾酮、空腹血糖、FINS、HOMA-IR 呈正相关(P 均<0.05)。结论PCOS 患者存在血清内脂素的代谢异常,其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血清内脂素水平可作为 PCOS 患者 IR 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近年研究显示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炎症因子,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患者血清APN水平、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欣  王战建  任巧华  张建平  郭静霞 《临床荟萃》2008,23(14):1012-1015
目的测定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观察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分析内脂素、脂联素与人体测量参数和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内脂素、脂联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2DM、IGT、NGT各30例,留取血清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内脂素,并检测有关项目。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内脂素;用放免(RIA)法测定脂联素和FINS。结果①NGT、IGT、T2DM3组血清内脂素,分别为(55.07±16.58)μg/L、(65.01±14.57)μg/L、(80.61±19.28)μ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分别为(20.84±4.52)mg/L、(16.08±5.19)mg/L、(12.17±3.76)m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血清内脂素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呈正相关(R=0.352,0.405,0.291,0.248,0.250,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与内脂素、BMI、FPG、FINS、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R=-0.296,-0.345,-0.610,-0.422,-0.630,-0.228,-0.215,-0.548,0.368,P<0.05或P<0.01)。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FPG是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FPG、BMI、FINS、LDL-C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内脂素是与肥胖、糖代谢有关的一种激素,内脂素与内脏脂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T2DM胰岛素抵抗的产生与低脂联素血症有关,内脂素、脂联素可能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冠心病(CHD)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AS)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2-4],在人体中脂代谢是否异常会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内脂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5]。研究[6]表明,它不仅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还能促进脂肪积聚,增强黏附分子表达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内脂素可能与脂代谢、肥胖、糖尿病、炎症反应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互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提供辅助工具。方法比较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55例门诊体检腹型肥胖患者(对照组)和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同时记录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浆内脂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38.21±7.8)ng/ml,对照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28.31±6.97)ng/ml,糖尿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26.74±3.07)n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5,P<0.05);冠脉病变数目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均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4和0.911,均P<0.05)。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检测血浆内脂素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鸿毅 《临床荟萃》2009,24(4):330-331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仅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是含有247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研究表明,低脂联素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内脂素(visfatin)也是最近认识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是内脏脂肪高度表达的多肽,曾作为前B细胞促生长因子,现发现其具有类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等方面的功能,但其确切的生理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对85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的测定,探讨脂联素及内脂素在冠心病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脂肪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存的器官,但是最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有着旺盛的内分泌能力,众多的脂肪因子被分离、鉴定,如瘦素( Leptin)、脂联素( 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pelin、内脏脂肪素( Visfatin)、网膜素(Omentin)等,这些脂肪因子参与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尤其是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1] .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未用过口服降糖药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1H-MRS法评估肝内脂肪含量(IHCL),比较IHCL水平不同组的脂肪量及分布、代谢改变和循环中脂肪因子、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以IHCL值的下四分位数为切点分成少量脂肪浸润组与明显脂肪浸润组时,两组间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这些简单体脂指标无显著差别.而L3断面的CT扫描显示腹腔内脂肪占总横断面脂肪百分比差别具统计学意义(45.27±17.01比56.72±8.77,P=0.02).明显脂肪浸润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少量脂肪浸润组(19.49±12.08比12.36±5.03,P=0.022),而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和年龄后,IHCL与腹腔内脂肪占横断面总体脂百分比(r=0.58,P<0.05),肝脏体积(r=0.46,P<0.05),血脂联素水平(r=0.43,P<0.05)及HOMA-IR (r=0.62,P<0.05)相关.结论: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IHCL与腹腔内脂肪占横断面总体脂百分比、肝脏体积、血脂联素水平及HOMA-IR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胖结肠癌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肥胖结肠癌患者53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肥胖的结肠癌患者51例为对照组,采用 Duke 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对两组患者的 TNF-α、IGF-1、VEGF 及脂肪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 A~B 期及 C~D 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IGF-1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 <0.05)。观察组内 C~D 期较 A~B 期 TNF-α、IGF-1、VEGF 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 C~D 期较A~B 期 TNF-α、VEGF 显著升高(P <0.05)。观察组 A~B 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内脂素、瘦素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 <0.05),C~D 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内脂素、抵抗素、瘦素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 <0.05)。内脂素与 IGF-1、VEGF 呈显著正相关(P <0.05),抵抗素与 IGF-1呈显著正相关(P <0.05),瘦素与 TNF-α、IGF-1、VEGF 呈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肥胖结肠癌存在明显的脂代谢及细胞因子紊乱,其水平紊乱可能促进结肠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表达情况,分析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与PCOS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PCOS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PCOS并发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血清指标,重点分析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表达与PCOS并发T2DM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L-18、TGF-β、内脂素、脂联素异常表达均与PCOS并发T2DM有关,IL-18、TGF-β、内脂素水平过表达、脂联素低表达可能是PCOS并发T2DM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预测PCOS并发T2DM的AUC0.80,均有一定理想的预测价值,且以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cut-off值分别为33.395ng/mL、123.870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05,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过表达、脂联素低表达与PCOS并发T2DM有关,可能是PCOS并发T2DM的风险因子,并可指导患者并发T2DM风险的早期预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脂素和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T+MS组)和单纯T2DM患者(T2DM组)进行检测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脂素和脂联素的差异,分析2组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BMI、TC、TG、LDL-C、HDL-C、FBG、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T+MS组患者BMI、TC、TG、LDL-C、FBG、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患者,而HDL-C、内脂素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T2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BMI、TC、TG、LDL-C、FBG、HOMA-IR呈负相关关系(P0.05),和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T+DS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及脂联素显著低于T2DM组患者,其低内脂素和脂联素血症与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