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和手术后急性胆囊炎(APC)过去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作者试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和吸引方法(PTCPS)治疗6例 AAC和18例 APC 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43~80岁)。APC 原来均行消化道手术,计胃癌10例、溃疡病3例、结肠癌2例和其他3例,术后平均20天发生胆囊炎。在局部麻醉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直接穿刺胆囊,尽量吸出胆囊内容物,注入10~20 ml 造影剂作胆囊造影,并注入40 mg 庆大霉素,拔出注射针。结果:6例 AAC 中,5例接受 PTCPS 1次,1例接受3次;在18例 APC 中,有11例、3例和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8年手术治疗84例原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5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岁。手术后AAC发生于术后5~32 d。由于AAC的特点与一般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近似症状的干扰,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误诊率达76.2%。腹腔或非腹腔疾病手术后突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明显腹膜刺激征,辅以BUS或CT检查即可确诊;若早期虽未确诊,亦应剖腹探查术,以防延误治疗。根据术中病情及病变局部情况,可分别选择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术、腹腔引流术以及胆囊造口术、腹腔引流术,待6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术。本组78例治愈,2例胆囊造口术亦痊愈;4例延误治疗中毒性休克死亡,病死率4.8%。结论:手术后AAC是一种临床经过凶险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术前误诊率高达76.2%,提高对手术后AAC的认识水平,结合临床特点及BUS或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 ladder catheterizing drainage,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有急诊胆囊切除禁忌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TGCD。其中,结石性胆囊炎1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结果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未出现并发症;1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1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3例不能耐受手术患者无症状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引流后3~4周行胆道造影示无梗阻后拔管康复。结论超声引导下PTGCD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施以外科治疗。4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34例,其中有6例中转开腹手术,全部手术患者均病情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另12例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其中8例患者4周后行LC;4例患者症状缓解4周后拔除胆囊穿刺管,拒绝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于拔管后4~6周复发AAC,急诊行LC,另1例患者AAC未复发。结论彩超、CT、血生化检验及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早期(尤其是发病后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PTGD可作为AAC高危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急诊处置手段,可为危重患者病情恢复创造条件,为择期手术赢得机会。  相似文献   

5.
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伴有胆囊坏疽最早是1844年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的,以后陆续有不少报告。AAC 大多发生在损伤后、其他非胆道的手术后或危重病人。本病诊断较困难,死亡率及合并症发生率均较高,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是指胆囊有明显的急性炎症而其内无结石的独立临床病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坏疽、易穿孔等特点[1]。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AC)1 730例,其中AAC病人53例,占3.0%。现就AAC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近23年来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中有明显诱因的33例,原因不明的3例。86.1%的患者病程≤72h。术前均经B超及CT诊断为AAC。26例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坏疽性胆囊炎13例,化脓性胆囊炎13例;7例择期手术。33例均行胆囊切除术,4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内科保守治疗。34例治愈,2例(5.6%)死亡。提示:AAC多为暴发性急腹症,需急行胆囊切除,部分症状较轻患者,可先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控制后再行择期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指病人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但无胆囊结石的存在。过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历来很慎重。近几年来 ,本病呈上升趋势 ,若处理不当 ,胆囊坏死和穿孔率高。因此 ,有必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我院 1996~ 1998年共收治胆囊良性疾病 4 2 4例 ,发现急性胆囊炎64例 ,其中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16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11例。年龄3 5~ 75岁 ,60岁以上 6例 ,平均年龄 5 5岁。临床表现 :本病症状和体征基本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B超检查胆囊明显增大 ,内无结石。全组病人开始先行保守治疗 ,其中…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5年~1990年对21例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施行了经皮胆囊造口术(PC),手术指征为老年危重、术后胆囊炎、无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炎切除手术较危险的病人,计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岁(20~84岁)。8例有结石,13例无结石。施行经皮胆囊造口术前全身性应用抗生素及输液。PC操作可在放射科或超声引导下实施。术后观察胆囊炎的缓解情况,如症状很快消失、化验指标明显改善,则说明诊断正确、治疗有效;如胆囊炎症状并无改善,则应及时手术治疗。待病情完全恢复后,常规行经造瘘管胆道造影术,如胆道造影提示正常,方可以拨除引流管。对有结石病人可行扩张窦道取石或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在21例病人中,3例PC所取胆汁清亮,临床或手术证实并无胆囊炎。另18例证实胆囊炎,其中16例症状及时缓解,化验指标明显改善。结石组引流时间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为5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2.9%,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7.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们1990-2000年间收治的32例AA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检查25例,诊断符合率88.0%(22/25);CT检查7例,确定诊断6例。32例均经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29例,胆囊造瘘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1例。治愈31例,死亡例。结论:AAC起病急,病因复杂,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提高对AAC的认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超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CT也有助于诊断。早期手术切除胆囊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159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LC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65 min.11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6.9%.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治...  相似文献   

13.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是指胆囊有明显的急性炎症而其内无结石存在的一独立临床病症,具有起病急骤,病变迅速,易坏疽、穿孔等特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58例,其中2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就本组病例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采取顺切、逆切或大部分切除等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00例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胆囊胃瘘1例,同时行胃修补术;胆总管损伤4例,术中用5-0可吸收线行一期缝合,术后无胆漏、胆管狭窄发生。8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5~100ml,平均30ml。术中无肠管、血管损伤,术后无胆漏、出血发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320例放置引流管,术后24~48h拔除。术后3~8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d。全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8.4%,中转开腹率1.6%。结论只要掌握恰当的适应证与手术时机,应用顺切、逆切或大部切除等方法,急性坏疽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可以安全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相似文献   

15.
胆囊壁厚度在有症状胆囊病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前超声检查可精确测量胆囊壁厚度,但其临床意义尚未澄清。为阐明胆囊壁厚度是否与病情严重性有关,作者复习因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病发作而行胆囊切除术的100例临床资料。病例和方法文中收集费城Hahnemann大学医学院于1984~1990年间连续收治的100例急症胆囊切除病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全组病例起病初均有胆囊病症状和体征;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测量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周围积液情况,胆囊壁厚度测量可精确到0.smm。全部手术切除的胆囊均作下列病理检查:胆囊内有无结石、胆囊壁厚度、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局灶或弥漫性坏疽、局部缺血、粘膜出血坏死以及其它病理因素。以胆囊壁缺血、粘膜出血和胆  相似文献   

16.
43例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1990-2005年43例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多见于老年病人,具有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此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本组43例病人中,34例行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T形管引流术。术后1例死亡,死因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B超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诊断、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135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 19982 0 0 1年对 135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疗效满意。本组女性 92例 ,男性 4 3例。平均年龄 5 6岁。急性胆囊炎 11例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伴嵌顿 10 8例 ,坏疽性胆囊炎 6例 ,萎缩性胆囊炎 10例。手术首先用电钩从胆囊底或右肝缘分离粘连 ,显露胆囊后从底部穿刺减压 ,显露Calot三角和三管结构后作逆行胆囊大部切除术 ,烧灼处理胆囊肝床残存粘膜 ,术毕Winslon孔置引流管引流。术后无腹腔感染、胆漏发生 ,6 8d出院。讨论 :LC胆囊大部切除术优点 :胆道系统变异较多 ,特别在急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手术副损伤特别是肝外胆管损伤率仍高于传统外科手术 ,尤其是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时更易发生。急性胆囊炎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多因炎性水肿或Calot三角“冰冻状” ,解剖关系不清 ,给LC手术带来困难。自 1996年以来 ,我们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有效防止肝外胆管损伤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 本组 2 9例 ,男 6例 ,女 2 3例。年龄 38岁~ 71岁。急性胆囊炎 12例 ,坏疽性胆囊炎 2例 ,反复发作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1例 ,萎缩结石性胆囊炎 4例。急性胆囊炎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方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85例施行LC。结果:顺利完成LC177例,中转开腹手术8例。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管损伤,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为LC手术的适应证。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LC手术经验和及时中转开腹手术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20.
腹部外伤术后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是一少见的急腹症,其病情发展快,短时间内可发生胆囊坏死穿孔,严重威协病人生命,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正确处理是降低病死率之关健。现将我们1980年4月至1996年8月治疗的1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无胆道病史。男9例,女3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64.7岁。55岁以上8例,占66.6%。12例病人中9例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AAC发病率占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