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路复位与长节段固定治疗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复位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其中Ⅲ度脱位9例,Ⅳ度6例.结果 随访6~48个月,X线片显示复位效果满意,与术后比较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及松动.结论 后路复位与长节段固定融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稳定性好、疗效满意等优点,适用于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后路复位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因致伤暴力较大,脊髓和脊柱稳定性损伤多较严重。1998年4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32例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其重建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及复位重建的效果。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23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 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和后部附件骨折的2例则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 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及髂骨植骨融合固定。 结果 本组前后脱位均得以纠正, 1例侧方脱位未完全纠正。23例骨折椎体高度和形态恢复良好, 2例因骨折椎体复位不良而加做前路重建术。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0 (18~22)mm, Cobb's角平均纠正35°( 30°~40°)。 结论 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应根据椎体骨折的程度和后部附件损伤的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损伤病例可只行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及后部附件骨折者则宜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2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 21例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基本恢复了正常椎体序列、Cobb角及椎体高度.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后路复位与固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并脱位因致伤暴力较大,脊髓神经严重受损的同时脊柱稳定性也受到极大破坏,即使手术切开复位也存在较大难度且脊髓功能恢复不佳。我科自2001年3月~2005年2月共收治胸腰椎严重骨折并脱位患者28例,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复位与固定,取得较佳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自2002年7月-2006年8月应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年龄17~61岁,平均36.75岁.骨折根据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10,爆裂型34例,骨折脱位型12例.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13例,B级8例,C级9例,D级17例,E级9例.结果 56例脊柱骨折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平均随访1.5年;A级13例中2例恢复至B级,11例未恢复,B级8例恢复至C、D级各4例,C、D、E级35例完全恢复.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便于植骨融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总结后路长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 笔者对2007年7月-2010年3月所收治的2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周定,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岁,采用后路手术,在骨折椎体的上、下各2个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并结合后路减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手术已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对于椎体爆裂型骨折以及严重的压缩型骨折,由于脊椎前中柱稳定性受到破坏,椎体后壁破裂,骨折块进入椎管并占据较大椎管容积,造成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伴重度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伴重度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6例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Cobb角无明显变化,ASIA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采用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伴重度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复位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融合率高、椎体高度丢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长、短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42例,长节段固定26例。随访时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痛程度和腰椎活动度。结果临床疗效、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的恢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合并椎体II度以上脱位者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椎体复位更好,后凸角度丢失也较少;短节段固定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严重胸腰椎骨折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伤椎复位、临床疗效和畸形矫正,合并严重脱位选用长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失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