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开发研制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以便对田湾核电站厂址外围环境进行长期、有效的连续监测,存储数据并定期提供相关报告。方法 按照固定监测、巡视周围实际环境状况等设计要求,选择高压电离室作为探头。结果 研制并建立了固定监测哨、巡测车、数据传输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和控制中心等模块,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和运行的完整配套的连续监测系统。结论 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承担监测任务,前期监测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正式运行后,未对环境造成可察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评估田湾核电站运行后对外围环境水体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知精神和国家相关的标准规定的分析监测方法。结果 2005~2009年,田湾核电站外围地下水,地表水、饮用水和海水中锶-90的监测结果分别为0.74mBq/L~14.4 mBq/L、3.0mBq/L~16mBq/L和3.6 mBq/L~7.0 mBq/L;1.0mBq/L~3.07 mBq/L。结论 与运行前本底值相比,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水体放射性水平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核电站外围陆地淡水和附近海域海水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验参比单位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水平,不断提高监测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四分位数稳健Z比分数对比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总体不接受率为3.3%,接受但警告率7.2%,接受率89.4%。结论 整体比对结果良好,参加比对的仪器基本能较好的满足环境地表γ剂量率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水平及检测能力。方法 制订质控措施,严格质量管理,参加全国盲样比对工作,并进行实验室间相互比对。结果 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及国家级计量认证,比对结果表明,检测数据真实可靠。结论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满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对原田湾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系统进行改进升级。方法 通过模块化、专业化、可扩展性等设计理念,依托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成熟的产品,实现了改进目标。结果 改进后的田湾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站稳定运行了一年多,可靠获取了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满足了改进要求。结论 改进完成的环境辐射监测站完全满足核电站的监测需求,并能为核电厂应急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测定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的监测结果。方法 选取5个环境监测点位,2个监督性监测点位,对其2010-2014五年间γ辐射剂量率自动连续监测γ辐射剂量率瞬时监测与γ辐射累积剂量监测结果三者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对同一点位γ辐射剂量率的监测结果显示,自动监测 > 累积监测 > 瞬时监测。对同一点位和同一监测方法,五年标准差的范围是0.62~6.96 nSv/h,而同一点位不同监测方法,标准差范围是4.95~28.11 nSv/h。结论 本次比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三种方法的科学性与可比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在辐射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层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核应急监测车在田湾核电站区域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对实际应急监测路线实时环境介质采集、测量、传输、分析等。结果 掌握了田湾核电站正常运行时特定巡测路线的辐射水平数据,为核应急环境监测评价和决策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结论 满足辐射事故和核电站场外应急监测的要求,提高核与辐射应急环境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有效促进和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和测量的准确度,提高参比实验室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参加2014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比对。结果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比对结果为优秀。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控措施良好,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但在不确定度的评定、符号规范性方面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提高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方法 按照《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方案》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比对。结果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结果评定为"合格、复核"。结论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技术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田湾核电站核应急环境监测车载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田湾核电站场外应急监测的需要,设计了核应急监测车载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地向有关部门提供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中辐射污染状况、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的实测数据。方法 集辐射监测、气象监测、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移动实验平台。结果 为查明事故源项、评价事故影响后果、决定应急防护行动、制定处置方案和采取恢复措施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结论 满足田湾核电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要求,提高核与辐射应急环境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中心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测量误差。方法 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所组织的盲样考核。结果 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参加盲样考核比对,各评定值与约定值的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 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田湾核电站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告警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田湾核电站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的告警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 通过对于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和系统工况等信息的告警设计,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核电站周围环境γ辐射水平异常以及系统的运行状况。结果 该系统可为应急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核事故和及时掌握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帮助。结论 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哨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验个人剂量监测水平,通过盲样比对工作提高实验室的监测能力,确保监测质量。方法 2011年、2012年、2014年三年参加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盲样比对。结果 2011年单组性能Pi判定和综合性能|B|+S判定为合格;2012年、2014年判定为优秀。结论 我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数据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监测技术满足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有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全国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盲样比对,提高放射性检测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方案》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标准要求。结果 2009年和2010年两次参加盲样比对,各单组测量值与约定真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0%左右。结论 呼和浩特市个人剂量测量系统技术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盲样比对,了解本省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按照《2018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方案》要求准备热释光剂量计,邮寄回考核组盲样照射后,由参加比对实验室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次5组比对结果单组性能偏差在-0.07~0.02(均符合|Pi| ≤ 0.10),同时综合性能偏差B2+S2 ≤ 0.30,故而实验得70满分,因检测报告得9分,总分未达到评定优秀的要求,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盲样比对结果为合格。结论 宁夏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检测结果准确、误差范围较小,可满足国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及参加2006年比对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实施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方法 参加2006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盲样比对。结果 测量结果与约定真值的偏差在3%以内。结论 为了确保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重视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是从事个人剂量监测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对核电站周围γ辐射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 采用溯源仪器量值传递、系统仪器自校、工作源检验、不同系统之间比对的方法。结果 确保γ辐射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准确性、可比性、科学性,客观的评价核电站运行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影响。结论 体现了核电站周围γ辐射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比对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参加2009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盲样比对。结果 单组性能Pi和综合性能|B|+S最大为4.67%,远小于40%的判定水平。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数据在比对剂量范围内的准确性、稳定性均较好,监测技术能满足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验个人剂量监测水平,通过盲样比对工作提高实验室的监测能力,确保监测质量。方法 按照《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方案》,将多组常规监测用的个人剂量计交组织者,经标准照射源照射后,由实验室测量并统计各剂量评定值,并对比对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统计和报告。结果 2008年盲样比对约定真值的剂量范围为0.30 mSv~5.60 mSv,评定值与约定真值的相对偏差为-0.67%~3.81%,比对结果优秀。2009年盲样比对约定真值的剂量范围为0.30 mSv~6.70 mSv,评定值与约定真值的相对偏差为3.33%~28.66%,比对结果合格。结论 本实验室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整体技术水平符合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207-2008)的标准要求,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组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开展热释光累积剂量(TLD元件)盲样考核,验证全国各省级辐射机构的实验室监测能力,有效促进全国各省级实验室放射性监测水平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增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方法 根据《能力验证结果的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CNAS-GL02)的数据评价方法。结果 本次盲样考核合格率为79.6%,大部分实验室的测量值为满意结果,但还存在不满意结果。结论 本次盲样考核反映了当前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测量技术水平,已建议相关实验室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将有效提高整个辐射监测网络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