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INTROUCTION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itor(uPA),itsreceptor(uPAR)and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1(PAI1)havebeenshow...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 A C E) 活性变化对肺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紫外比色法检测血清 A C E 活性。结果:肺炎及肺结核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分别为(351 ±93) U/ L 和(396 ±102) U/ L,与对照组(374 ±94) U/ L 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36例肺癌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292 ±96) U/ L,明显低于肺炎、肺结核患者及对照组;67 例肺结节病患者血清 A C E 活性(658 ±136) U/ L,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组( P< 0001) 。结论:血清 A C E 活性测定可作为诊断肺癌或肺结节病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肺癌、肺结节病和肺结核、肺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成人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J  Hua D  Xia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302-30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1)P糖蛋白(Pgp)表达在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A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单克隆抗体UIC2检测了151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7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Pgp表达。结果Pgp+在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20.5%,明显低于Pgp患者的78.5%(P<0.001);Pgp+在ALL患者的CR率为66.7%,与Pgp-患者的8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患者的6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Pgp患者(AML:66.7%∶8.7%,P<0.001;ALL:50%∶9.5%,P<0.05);Pgp+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期(DFS)较Pgp患者短(AML:5个月∶13个月;ALL:4个月∶13个月)。结论Pgp过度表达是成人AL的不良预后因素,是判断疗效及早期复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ANTITUMOREFFECTOF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GENEENCODEDVACCINIAMELANOMAONCOLYSATEANDITSIMMUNOLOGI...  相似文献   

5.
顾立刚  刘积良 《肿瘤》1999,19(5):275-27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 I L1)作用于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 H E C)表达 H L A D R 抗原,以及对人肝癌细胞( H7401)的粘附作用。方法 应用微量细胞毒试验和中性红染色法检测肝癌细胞对 H E C的粘附作用。结果 研究发现, I L1 100 U /m l作用于 H E C 24 h 后,与对照组比较, I L1 能诱导 H E C 表达 H L A D R 抗原,同时发现,还能显著增加对肝癌细胞的粘附,与对照组比较,粘附百分率增加 36% ,( P< 005)。当 I L1 1000 U /m l 时,对癌细胞粘附则表现为抑制。肝癌细胞与 I L1 100 U /m l预处理 6 h 后,对 H E C 的粘附作用比对照组显著增加 246% ,( P< 005)。结论  I L1能增加 H L A D R 抗原的表达,但 I L1 对肝癌细胞粘附 H E C具有浓度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甲氰咪呱(CIM)对鼠体内IL2/LAK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将B16细胞经尾静脉接种于C57BL/6小鼠,第3d分别应用DHanks液、CIM(10mg/ml)+CIM(1μg/ml)诱导的脾细胞,IL2+IL2(500U/ml)诱导的LAK细胞,CIM(10mg/ml)+IL2+CIM(1μg/ml)和IL2(500U/ml)共同诱导的LAK细胞,观察鼠肺转移结节和生存期。结果显示,单用CIM并不能减少肺转移结节和延长生存期;CIM+IL2/LAK治疗组与IL2/LAK治疗组相比,可减少肺转移结节(P<0.05)和显著延长生存期(P<0.01)。结果表明,CIM能够增强IL2/LAK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耐药指标的敏感性和耐药方式。方法 MTT药物敏感试验,白血病祖细胞(CFUL)体外生长类型,Bcl2 抗原表达和Bcl2/Bax 抗原比值,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DNR)荧光强度四项指标被综合评价。结果 62 例AML中,MTT药敏试验阳性符合率为73% ,阴性符合率为70% ,三种临床常用药物中一种药物敏感预示缓解的符合率达71% 。51例AML中,31例完全缓解(CR)组中CFUL自主分泌生长29例,不生长2例,20 例未缓解(NR)组中,自主分泌生长型14 例,不生长型6例,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 0.05)。32 例AML中,药敏组Bcl2 表达率为59.55% ±19.56% ,耐药组为77.36% ±11.91% (P< 0.05),Bcl2/Bax 比值药敏组为7.50±5.04,耐药组为14.32±8.99(P< 0.05)。15例临床耐药的AML,DNR荧光直方图12 例呈现主峰左移,诊断为经典耐药,3 例呈现主峰右移,诊断为再生耐药。结论 MTT,CFUL检测可预示临床治疗是否耐药,Bcl2,Bcl2/Bax 检测与患者预后有关,有DNR直方  相似文献   

8.
联合应用替尼泊苷和尼莫司汀治疗20例转移性脑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替尼泊苷(VM26)和尼莫司汀(ACNU)治疗转移性脑瘤的疗效与毒性。方法1995年8月~1996年12月联合应用VM26和ACNU治疗转移性脑瘤20例。具体为:VM26100mg,d1~3,ivgt,4wk重复,ACNU2~3mg/kg,d1,iv,4~6wk重复。化疗前均给20%甘露醇250ml,ivgt和DXM10mg,iv。结果症状缓解率917%,颅内病灶CR+PR60%,颅外病灶有效529%,55%病员存活时间大于6月,且疗效与疗程存一定正比关系,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尚可耐受。结论联合应用VM26和ACNU方案是治疗转移性脑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8岁。因牙龈出血3天,发热1天于1998年5月10日住院。患者1年前因患乳腺癌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给予CTX(0.8g×9),MTX(20mg×12),5FU(0.75g×12)化疗及放疗(40Gy)。化疗期间未发生骨髓抑制。停止化疗40天。体检:轻度贫血貌,牙龈红肿,胸骨压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7×109/L,幼稚细胞占0.64,血小板38×109/L。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收稿日期:19990131极…  相似文献   

10.
SEROEPIDEMIOLOGICALSTUDIESOFEPSTEINBARRVIRUS(EBV)INFECTIONBYTESTINGANTIBODIESAGAINSTEBVSPECIFICDNASE(EDAb)ASAMETHODFOREARLY...  相似文献   

11.
AraCINDUCEDAPOPTOSISINHUMANMYELOIDLEUKEMIACELLLINEHL60:INDUCINGAPOPTOSISISTHEPRIMARYMECHANISMOFCHEMOTHERAPYZhouJianfeng周剑锋...  相似文献   

12.
应用ACNU与Me—CCNU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随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树东  李德华 《中华肿瘤杂志》1996,18(1):30-33,I002
作者比较了亚硝酸脲类药物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和甲环亚硝脲(Me-CCNU)联合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103例进展期胃癌分为A组(Me-CCNU,5-Fu和ADM)和B组(ACNU,5-Fu和ADM)进行随机研究,结果,A组无CR和PR者,B组无CR,但PR者8/46(17.4%),B组有效率为17.4%,A组有疗效为0%,中位生存期B组为112天,A组为108天,在疗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白血病凋亡正、负反馈网络中的问题与临床的关系,研究了抑制凋亡的基因Bcl2及其家族Bax,BclXl以及诱导凋亡的基因Fas/Apo1,P16。方法: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Blot,以及NorthernBlot的方法。结果:发现在AML组和ALL组,Bcl2抗原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P<001),回顾性分析AMLCR组其明显低于NR组(P<001)。蛋白印迹CR组Bcl2表达虽然降低,但和NR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mRNA的表达CR组明显低于NR组(P<0.01)。Bax的表达在免疫组化中白血病明显低于正常(P<001),但在CR组与NR组,免疫组化,蛋白印迹,BaxmRNA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但BclXlmRNA的表达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Fas/Apo1的表达为白血病组低于正常(P<001),但在CR与NR组中,免疫组化与蛋白印迹分析均无统计差异(P>005)。P16的表达为白血病组低于正常组(P<001),但在CR组与NR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抗原以及Bcl2mRNA,Bc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低剂量氟脲嘧啶(5FU) 持续输注与叶酸片口服联合羟基喜树碱方案治疗,提高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5FU的剂量和用法分为二组。低剂量组:5FU250mg/m2/d 持续输注24 小时加叶酸片20mg/m2/d,羟基喜树碱(HCPT)30mg/m2/d1 ,8 ;高剂量组:5FU500mg/m2/d 持续120 小时,CF200mg/m2/d1 ~5天。结果 低剂量组有效率为75% ,部分缓解12 例。高剂量组有效率为43.3 % ,部分缓解13 例。低剂量组以消化道粘膜反应为主要表现;高剂量组以外周静脉炎为主要表现,Ⅱ~Ⅲ度白细胞下降率高于低剂量组。结论 低剂量5FU持续输注与叶酸片口服联合HCPT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高剂量5FU加CF方案( P< 0.05) 。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系列方案治疗93例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醛氢叶酸(LV)联合氟尿嘧啶(5FU) 系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性。 方法 93 例分别接受下列化疗①A(LF) 组:5FU(500 mg/m2·d- 1) 加LV(20 mg/m2·d- 1) 静脉连续5d,3 周重复;②B(LFP) 组:将顺铂(PDD40 mg/d 静脉连续3d) 加入A 组中;③C(LFH) 组:将羟基喜树碱(HCPT6 ~8 mg/m2·d- 1 静脉连续5 ~10d) 加入A 组中。每例2 疗程后作疗效、不良反应评价。 结果 有效率分别为A组125 %(5/40)、B组222% (6/27) 和C组346 %(9/26),C组显著高于A组( P< 005) ;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B 组较A 组增加,C组较A 组无明显增加。 结论 LFP方案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可有选择地应用。LFH 方案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希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CEA启动子驱动cd—tk表达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许道松  钟女奇 《癌症》1998,17(5):349-351
目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cytosinedeaminase)和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K,thymidinekinase)融合基因cdtk,在癌胚抗原(CEA,carcinoembryonicantigen)阳性肿瘤细胞表达,联合使用前体药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和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可明显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PCR法分别扩增出CEA启动子、cd和tk;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EAcdtk;用脂质体将它导入CEA阳性肿瘤细胞株HT29、LoVo、SGC7901、GLC82及CEA阴性细胞株BEL7402中;MTT法检测5FC、GCV对这类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放疗射线的增敏效果。结果:融合基因cdtk只在CEA阳性细胞中表达,且表达该基因的肿瘤细胞对5FC和GCV都很敏感。联合使用GCV和5FC时,对这些肿瘤细胞的毒性明显增加,该体系也可明显增强放疗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与单独使用CD/5FC,TK/GCV相比,CDTK/5FC+GCV体系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该体系对放疗射线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亚叶酸钙(CF) 、氟尿嘧啶(5FU)、顺铂(DDP) 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的效果。 方法 应用CF、5FU、DDP方案治疗胃腺癌28 例和结直肠腺癌14 例。CF每天200 mg次或100 mg次,静脉滴注,连用5 天;5FU每天1000 mg次,静脉滴注,连用5 天,或每天500 mg次,连用10 天;DDP每天20 mg次,静脉滴注连用5 天,或每天60 ~80 mg次,连用2 天,休息到第21 天重复用药后为一个疗程。 结果 治疗胃腺癌28 例(有3 例治疗2 个疗程)中,完全缓解(CR)2 例,部分缓解(PR)12 例,总缓解率为50% ;结直肠腺癌14 例(有2 例治疗2 个疗程)CR1例,PR3 例,总缓解率28-5% 。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血象下降和肾功能损伤。 结论 本方案较CF、5FU方案疗效高,但不良反应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重要启事     
本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根据其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投稿本刊的作者,除按本刊稿约要求的规范外,务必补充如下项目的规范:1.作者书写格式:作者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如:WANGXilian(王锡联),ZHANGYing(张 颖),ZHUGEHua(诸葛华)2.作者简介:可按下列顺序刊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细胞株WAF1/CIP1基因的DNA状况、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Southernblot和Northernblot杂交以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检测人乳腺癌表达野生型p53(wtp53)的MCF7细胞和表达突变型p53(mtp53)的MDAMB231细胞中WAF1/CIP1基因DNA状况、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mdm2、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比较MCF7细胞与MDAMB231细胞:(1)两者WAF1/CIP1基因DNA状况无明显差异,前者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2)两者p53蛋白的性质和分布不同,前者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3)前者生物学特性好于后者。结论人乳腺癌细胞株WAF1/CIP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p53基因表型和细胞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由意大利爱宝药厂提供的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A)在国内刚用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现将我院一年来应用IDA与阿糖胞甙(Arac)联合化疗方案“IA”治疗16例AL,其中2例为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者,作为强化巩固治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