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第一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颈椎退行性改变、颈部突然较大幅度活动或颈部外伤而致颈椎间盘的纤维环损伤甚至破裂,髓核从损伤、破裂处膨出、突出,甚至脱出,压迫、刺激脊髓或颈神经根而出现以背、肩、臂放射性疼痛为主症的脊柱病症。一、病因病理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及外伤引起,但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外伤史。突出好发于活动最多且最易劳损的颈4~5、5~6和6~7椎间盘。颈4~7又  相似文献   

2.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劳损引起椎间盘纤维环松弛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周围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笔者运用McKenzie力学疗法联合葛根汤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23例单节段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椎间融合,并获短期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上肢疼痛、麻木、无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对42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取出脱出椎间盘组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3~70岁,平均43岁;病程1d至11年,平均7.5个月。临床特点:部分患者有头颈外伤史,主诉多汗、  相似文献   

5.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1],是一种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痛、下肢牵拉痛。在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004-01~2011-01笔者所在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7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60~76岁,平均65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7 d。其中L4~L5椎间盘突出者42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琰 《河北医药》2011,33(9):1381-1382
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应用椎间盘镜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10d~5年,平均6个月;男52个椎间盘,女46个椎间盘;单纯下肢疼痛、麻木15例,腰痛伴下肢疼痛麻木42例,有间隙性跛行19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9例,  相似文献   

7.
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构成对脊髓、神经根压迫而产生临床症状称之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1,2],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安全、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操作较简单等特点。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采用颈椎间盘盘内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5~63岁,平均52岁;主要临床症状:颈部及肩背部疼痛不适7例;上肢及手部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5例;行走无力、步态不稳伴躯干束带感3例。影像学表现:(1)颈…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我们采用牵引推拿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5 2例 ,收到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行 CT或 MRI检查确诊为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 33例中 ,男 15例 ,女18例 ;年龄 2 9~ 5 3岁 ;病程 2个月~ 2年。本组侧方型 7例 ,中央旁型 2 0例 ,中央型 6例 ;单个椎间盘突出 15例 ,2个及3个椎间盘突出 18例。对照组 19例 ,男 9例 ,女 10例 ;年龄31~ 5 0岁 ;病程 3个月~ 2年。本组侧方型 4例 ,中央旁型 11例 ,中央型 4例 ;单个椎间盘突出 8例 ,2个及 3个椎间盘突出 11例。两组比较 ,经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9.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单独突出引起颈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症候群,射频靶点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一种既能治疗突出部位,又不损伤正常椎间盘组织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最简单的治疗方法.何晓峰[1]等于2002年6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穿刺颈椎间盘02、03混合气体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作者应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微创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方法,但因出血多,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病人不易接受。我院1993~1996年采用经皮穿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5例17个间隙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35~55岁,平均46.5岁;病史最短者1年,最长者5年,平均3.5年;主要症状为颈肩痛,四肢麻木、无力,下肢僵硬及胸腰部束带感。按骨科学会青岛会议的评分标准[1]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以来,笔者对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门诊患者采用自制的麝香灵脂膏外敷治疗。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年龄19~72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至6年,平均18个月。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全部患者均经X线片确诊。  相似文献   

12.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由慢性劳损和椎间盘退变引起,发病率逐年递增~([1])。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CDH、椎间盘源性颈痛患者中均有应用~([2])。本研究探讨了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在治疗CD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差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CDH患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研究采用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部分行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1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4岁。致病原因:由于有颈椎病,经颈椎按摩不当而使症状加剧者  相似文献   

14.
杨元勋  夏博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69-3370
目的:评价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1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治疗。结果:优级: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14例。良好:运动功能明显改善4例。尚可:生活自理,运动功能部分受限1例。优良率94.63%。结论:颈前入路颈椎间盘切除术对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彻底,创伤小易操作,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佳。我科从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利用CT定位穿刺腰椎间盘,并注入医用臭氧治疗1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治疗16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91例,女70例。年龄30~68岁,平均48.8岁。病程3~15个月,平均6.4个月。住院时间8~13d,平均11d。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检查,提示:单纯腰4-5椎间盘突出52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32例,两个椎间以上椎间盘突出77例。  相似文献   

16.
黄鹂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40-41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均采用Nd:YAG激光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用Macnab法评估术后疗效,术后随访1~2年观察短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3d优良率76.9%,术后6个月优良率82.7%,术后12个月优良率92.3%;术后12个月优良率明显优于术后3d(χ2=4.727273,P=0.029688)。结论经皮穿刺激光治疗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CT定位取穴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明  肖少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51-345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无防备的过度活动或者椎间盘发生退行改变而出现急慢性压迫性神经根病或脊髓病表现。2004年笔者采用CT定位下取穴治疗单纯神经根损害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本院康复科,经CT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系指60岁以上的病人,临床上相对少见。我院自1992年2月~2002年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1例,其中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占4.1%。现将病理特点和治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手术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66.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周。其中病程≥6个月15例,占50%。腰痛28例,所有病人均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相似文献   

19.
我院骨科自1986年7月至1999年4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30例,年龄20~63岁,平均44岁。男274例,女156例。病程最短3d,最长25年。430例术前均行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部分病人同时合并椎管狭窄症。术后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002年5月-2009年5月间确诊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外伤等明显诱因下起病或原有症状出现明显加重,病程较短,发病急。人院行x线片、CT和MRI检查,片示有1~3个节段的颈椎问盘突出,同时伴有多个(≥2个)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和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2例患者单纯经椎间隙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减压;10例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2例一期经椎间隙摘除突出的椎问盘,二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结果术后患者根性疼痛及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为2.3(1~4)分,JOA评分为13.2(11~16)分。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既往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较轻微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可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临床症状出现或加重。术前明确责任病灶,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常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