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2月,按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浙江省5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抽取5 59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学生基本情况、身高和体重信息。根据WS/T 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判定超重与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5 220名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5.10%(788人)、12.32%(643人)。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7.69%(485人)、14.89%(408人),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2.22%(303人)、9.48%(235人),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2=42.604、47.399,均P <0.001)。不同体重学生间早餐差异、肉类食用频率、豆类与水果摄入频次和每次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每次肉类摄入量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7.154,P <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探讨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2014年南京市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资料,同时对南京市城乡4所小学600名小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南京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19.71,P0.05),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0.31、56.67、56.40,P值均0.05)。学生超重肥胖率随年级升高而增长,三至五年级是学生超重肥胖的突增高峰年龄。调查学生中肥胖组与正常组在饭量、喜欢吃蛋类、运动量和静坐时间等方面差异明显。结论建议从膳食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们从小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超重肥胖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状况及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控制体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4—6月在新疆2所大学共抽取1 842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74.26±15.01)、(26.31±3.14)和(35.12±4.92)分。女生在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均P<0.01)。体质量过轻的比例为15.91%,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为9.77%。女生体质量过轻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6,P<0.01);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4,P<0.01)。高年级学生体质量过轻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同时高年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则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质量正常的大学生饮食行为得分最高,其次为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 = 114.74,P<0.05)、肥胖率(χ2 = 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 = 101.55,P<0.05)、肥胖率(χ2 = 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促进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对某高校不同学科(医科、工科和文科)491名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1.5%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0.6±5.7)分,医科学生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科(χ2=33.31,P<0.01)。不同学科学生的食物选择依据及早餐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4,P<0.01)。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5所小学7~14岁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两项发育指标的测量,依据卫生部下发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个体营养评价。结果被调查的6 339名学生中营养正常者占69.3%,营养不良者占17.0%,超重与肥胖者占13.6%。营养不良以轻、中度为主,占97.8%(1 054/1 078)。各年级的营养不良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超重与肥胖率则无明显差异。总体营养不良率女生(22.6%)显著高于男生(12.3%)(χ2=116.81,P〈0.01);超重或肥胖率男生(17.4%)显著高于女生(9.2%)(χ2=89.48,P〈0.01)。结论相对其他地区,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小学生营养不良情况仍较严重,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龙岗区儿童少年保健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等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某高校学生进行食育干预,评价食育干预对改善外卖消费行为、饮食健康素养和膳食营养素摄入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大一大二年级自愿参与“食育社团”的130人作为干预班开展为期4个月(2021年9月—12月)、共计14个主题的食育干预,未参与“食育社团”的87名学生作为对照班,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连续3 d24 h膳食回顾调查及“外卖饮食健康素养”调查。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干预班学生的外卖消费频率(5.17次/周)较干预前显著减少(3.62次/周),对香锅/火锅/麻辣烫、烧烤/炸串类等高盐、高油食物的消费频率较前降低(P<0.05);干预前学生对蔬果类、水产品、奶类食物的摄入仅达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下限的40%~60%,干预后均显著提高(P<0.001),但畜禽肉摄入仍超出推荐水平上限的37.72%;干预后能量和各膳食营养素摄入达标者均显著增加(P<0.05),但钠摄入偏高者仍有58.46%;干预后营养认知正确率和营养点餐态度均明显改善(P<0.01);三餐规律、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以及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浦东新区6 824名小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随机整群抽取1 122名小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089份,有效率为97.1%。结果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0%和10.7%,总超重率为32.7%,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5%和13.2%,总超重肥胖率为37.8%,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0%和7.7%,总超重率为26.7%,男生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1,P0.01),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4,P0.01)。全体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4.68±1.166)分,学生对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钙元素和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等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对于相对专业的营养知识掌握较差。学生对零食、饮料的食用频率较高,1周吃8~14次分别达到10.1%和10.6%,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零食、饮料和油炸烧烤等食品食用频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学校小学生的肥胖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合并体检数据后导入Excel形成数据库,并使用SPSS 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得出的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小学学籍在册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9.63%。男生超重及肥胖比例为32.1%,女生为26.9%,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超重及肥胖趋势在不同性别中的趋势类似。独生子女(χ2=9.300,P<0.01)、父亲(χ2=106.417,P<0.001)或母亲(χ2=118.534,P<0.001)肥胖、母亲孕期超重(χ2=159.731,P<0.001)、照护者角色为爷爷奶奶辈(χ2=38.736,P<0.001)及教育水平低(χ2=111.309,P<0.001)对儿童超重肥胖率有影响。小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外卖消费现状,分析外卖消费与体质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2020年10—11月对石河子大学4 3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大学生外卖消费对体质状态的影响。结果 76.6%的石河子大学学生有外卖消费经历,专业(χ2 = 10.59)、年级(χ2 = 94.28)、性别(χ2 = 97.16)、生源地(χ2 = 29.21)、户口(χ2 = 24.43)、生活费(χ2 = 183.88)与外卖消费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药专业、女生、年级越高、生源来自疆内、城镇户口、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外卖消费频率高。专业(χ2 = 8.77)、年级(χ2 = 12.12)、性别(χ2 = 240.85)、户口(χ2 = 22.43)、甜点饮品(χ2 = 12.43)、烧烤串串(χ2 = 6.50)与超重肥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肥胖率为16.6%,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OR = 1.46,90%CI:1.25~1.72)户口是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女生(OR = 0.31,90%CI:0.26~0.37)是保护因素。尚未发现外卖消费与体质状态之间的关联。结论 外卖消费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大学生超重肥胖率偏高,体质状态有待改善,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北京市郊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一些营养相关行为的流行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选取北京市农村地区3个区县,各区按照5%比例抽取学校。从小学三到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级,共调查3 833名学生。问卷调查体重、身高、营养及饮食行为、饮水状况、营养知识等内容。 结果 郊区中小学生总体肥胖检出率为12.90%,超重检出率为14.20%。男生肥胖检出率17.00%,女生肥胖检出率8.43%,男生高于女生(χ2=57.270,P=0.001)。2017年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2015年,分别为14.77%、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1,P=0.001)。只有72.89%的学生每周6~7 d吃早餐。16.54%的学生报告早餐不常吃饱。调查对象中有31.02%的学生经常喝饮料。20.90%的学生每天饮水不足1 000 ml。355例小学生(13.05%)、114例初中学生(20.14%)、128例高中学生(23.40%)不能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表现为不了解或知道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害但无所谓,学段越高有认识问题的学生越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2,P=0.001)。8.91%(88/988)的肥胖或超重学生吃减肥药,6.87%(181/2 636)体重正常或偏瘦的学生也在吃减肥药。 结论 北京市郊区学生肥胖检出率呈继续上升趋势,应该针对个体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课题组的要求,在郑州市分别选取了2个城市居委会和2个郊区村的80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和2004年对其0~17岁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追踪调查,根据儿童体格检查结果,按照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表和中国学生标准身高体重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结果:0~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低体重率呈下降趋势,15年间0~6岁儿童的低体重率由1989年的3.45%下降至2004年的1.79%,而体重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从3.45%和3.45%上升至16.07%和16.07%,与89年相比上升了4.7倍;7~17岁儿童低体重率大副下降,2004年与1989年相比下降了62.14%(χ^2=4.066,P=0.044),2004年与1989年相比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136.41%和104.73%;男女性别之间的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3,P=0.533)和(χ^2=0.309,P=0.578>0.05);城市居委会和郊区村儿童轻度营养不良、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7,P=0.214;χ^2=1.397,P=0.237;χ^2=0.521,P=0.470;χ^2=0.586,P=0.444);郑州市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城市居委会和郊区村、男女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和郊区村之间的整体生活水平差异不大.轻度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儿童15年间变化不大,而超重和肥胖儿童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不断得到了改善,但是不断上升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成为郑州市儿童少年的主要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小学生肥胖控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武汉市小学生的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1425名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一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日常生活行为,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结果:武汉市三、四年级小学生总体肥胖率为10.4%(男13.0%,女7.4%),男女学生肥胖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2.38,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的性别、对待运动的态度、早餐习惯、吃零食情况、家长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家长的职业、家长为孩子准备蔬菜等为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主要与学生的一些危险行为因素有关,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肥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方式提高某校高职医学生营养知识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校高职医学生319名,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总体上有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宣传海报、校园广播和黑板报宣传方式进行干预的学生干预前后营养知识知晓率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通过宣传海报、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和接受营养相关课程方式进行干预的学生干预前后营养知识知晓率等级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该校高职医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宣传海报、校园广播和黑板报宣传的传统营养干预方式效果不明显。营养相关课程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方式,建议各医学院校开设营养相关课程以增强学生营养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成人超重、肥胖及肥胖相关糖尿病流行病特征,探讨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方式,最终获得5 239人有效数据。测定身高、体重及血糖水平,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沈阳地区不同特征和性别年龄成人超重和肥胖情况,不同BMI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超重肥胖影响因素。采用复杂样本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BMI分组超重肥胖成人糖尿病患病风险,计算调整混杂因素后OR值。结果沈阳地区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2.05%、21.80%;性别、地区、职业、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以及每日睡眠时间与超重(χ~2=437.299,χ~2=399.536,χ~2=447.144,χ~2=77.529,χ~2=38.984,χ~2=297.900,χ~2=1 188.323,P0.001)和肥胖有关(χ~2=225.169,χ~2=47.296,χ~2=241.920,χ~2=129.770,χ~2=23.197,χ~2=98.145,χ~2=146.05,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不同年龄组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地区、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每日睡眠时间是成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随着BMI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调整年龄、地区等混杂因素后,BMI为(24.0~27.9)kg/m~2、≥28.0kg/m~2成年男性和女性以及总体糖尿病患病风险仍高于BMI为(18.5~23.9)kg/m~2者(男性:OR=2.034,OR=2.365,P0.01;女性:OR=1.658,OR=1.763,P0.01;总体:OR=1.763,OR=1.811)。结论沈阳地区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且随着BMI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做好健康宣教及干预,以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贵州省某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4—6月抽取贵州省某市6所中小学3952名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男生1966人,女生1986人,年龄(10.81±2.88)岁,对其中4年级及以上的28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1374人,女生1459人,年龄(13.44±1.94)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基本信息、早餐饮食行为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营养状况与早餐行为的关联性。结果各年龄段汉族男生和女生身高和体重略高于少数民族,但到16岁时会逐渐趋于重合。该地区学生总体身高、体重水平低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学生总体营养不足率为21.39%,其中生长迟缓率为13.13%,中重度消瘦率为3.04%,轻度消瘦率为5.22%;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足率(24.72%)高于汉族学生(18.73%)(χ~2=14.93,P0.05),男生营养不足率(26.49%)高于女生(16.59%)(χ~2=41.29,P0.05)。学生总体超重肥胖率为8.65%,其中超重率为6.42%,肥胖率为2.22%,不同性别、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餐行为情况显示,该市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是米面制品(71.6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早餐次数、早餐营养质量、每周早餐吃新鲜蔬菜、奶类及制品、肉/蛋/鱼类次数是营养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9年贵州省某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主要存在营养不足,超重肥胖率不高,但仍应注意防控。早餐次数、早餐质量等是营养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龙里县布依族、汉族居民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镇2社区服务中心4个居委会、4乡镇4个行政村20~80岁身体健康的布依族、汉族2889名常住村民为调查对象,测量调查对象身高和体重等,计算BMI,以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计算超重和肥胖率。结果 汉族成人超重率为32.86%,布依族成人超重率为20.30%,汉族男女性超重率均高于布依族(P<0.001);汉族成人肥胖率为10.48%,布依族成人肥胖率为4.88%,汉族肥胖率高于布依族(χ2=32.13,P<0.001),且汉族男女性各年龄段肥胖率均高于布依族(P<0.001);超重和肥胖总率呈现城镇(40.15%)高于农村(28.10%)(P<0.001)。结论 龙里县汉族成人超重和肥胖与2010年全国水平接近,布依族成人超重和肥胖低于全国水平,且存在民族、年龄、城乡差异;超重和肥胖总率城镇高于农村;总体肥胖率显著高于2002年,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关联性,为中学生超重肥胖和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省内30 530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并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结果 2021年湖南省中学生总超重肥胖率27.90%、血压偏高率10.01%。男生超重肥胖率(31.95%)和血压偏高率(10.41%)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23.72%;血压偏高率:9.59%)。不同中学类型(χ2=39.270,P<0.001)、一周内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χ2=6.427,P=0.040)、BMI等级(χ2=770.706,P<0.001)之间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等级与血压偏高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BMI等级的升高,血压偏高的风险随之增加(R=0.142,P<0.001)。超重、肥胖的中学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BMI指数正常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厨师从业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这一人群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厨师758人(男性579人,女性184人),其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09%,高血压患病率为18.1%,超重率为36.15%,肥胖率为20.7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0.3%。不同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超重肥胖、血脂异常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超重肥胖=9.252,P<0.05;χ2血脂异常=7.224,P<0.01),不同年龄、性别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男=53.79,P<0.01;χ2女=25.59,P<0.01)。结论 厨师这一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率、慢性病患病率和血脂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有效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教育。结果:干预组学生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知晓率由52.2%提高到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天吃早点的人数增加,从干预前的51.0%提高到干预后的71.6%,早点的质量有所改变,经常喝牛奶、吃蛋类的人数明显增多,且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超重、肥胖率干预前分别为5.2%和3.2%,干预后为5.9%和1.6%,肥胖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患病率由干预前的6.9%降到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教育对提高营养知识、促进学生饮食行为的改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