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规使用肝素抗凝,但对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和/或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目前临床使用无肝素透析或局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透析。由于无肝素透析易发生管路凝血,透析过程中需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大量生理盐水进入血液循环,严重影响透析效果,使透析不充分。枸橼酸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肝硬化的患者清除枸橼酸钠的速率显著下降,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限制了肝素的应用。近年来,针对不同的原因和出血倾向出现在透析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小剂量肝素、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透析3种方法。本文通过96例高危出血病例的观察和护理,就透析过程中不加重出血倾向,防止凝血,不影响透析效果上对不同的肝素透析方法观察和护理进行探讨,做好透析前的护理评估,确保预冲的质量,重视体外循环中的血液流动观察,密切观察透析过程中各种指标、出血倾向以及心理护理,从而提高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危出血患者不同肝素透析方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限制了肝素的应用。近年来,针对不同的原因和出血倾向出现在透析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小剂量肝素、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透析三种方法。本文通过96例高危出血病例的观察和护理,就透析过程中不加重出血倾向.防止凝血,不影响透析效果上对不同的肝素透析方法观察和护理进行探讨:做好透析前的护理评估,确保预冲的质量,重视体外循环中的血液流动观察,密切观察透析过程中各种指标、出血倾向以及心理护理,从而提高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出血及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联合盐水冲洗法对防止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凝血的现象有无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60例血液透析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盐水冲洗法无肝素透析,观察组予以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观察并比较透析前后两组凝血、生化指标变化、透析器以及管路凝血程度。结果透析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诱发或加重出血的情况,两组凝血4项指标和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间断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比不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并无明显的防止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效果。结论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在透析过程中追加或不追加生理盐水冲洗并不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血路管凝血效果,无肝素血液透析过程中凝血的发生多与血液流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及透析液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密闭式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对患者采用密闭式回血法是否适合。方法选择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71例,共治疗100例次,包括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50例次(试验组);其余50例次做为(对照组)。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对条件适合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比密闭式回血法在肝素组与无肝素组患者的应用情况,分析密闭式回血过程中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的组间差异。对比接受无肝素透析与有肝素透析患者在密闭式回血的时间,加压次数的差异。结果无肝素透析患者密闭式回血法的完成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无肝素组密闭式回血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发生率较有肝素透析明显增高(P<0.05);密闭式回血的时间、加压次数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当透析器凝血呈0级或1级时,可以考虑应用密闭式回血法,回血过程中仍应注意观察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无肝素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颅内出血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肝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疗效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颅内出血16例,了解其发病诱因及无肝素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颅内出血的疗效及其转归。结果16例尿毒症合并颅内出血患者中,11例出血得到控制,病情改善,其中4例留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7例无肢体功能障碍基本恢复出院;5例死亡,病死率31.3%。结论无肝素透析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病死率;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可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吴秀萍 《全科护理》2012,10(12):1068-1069
[目的]观察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尿毒症病人应用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有高危至极高危出血倾向的尿毒症病人23例,应用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34例次,观察每例次透析时透析器的凝血情况。[结果]34例次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只有1例病人发生Ⅲ级凝血提前30min结束透析,其他病人经改良无肝素透析后病情稳定,无出血和出血倾向增加趋势。[结论]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因局部抗凝,不影响病人的全身凝血机制,未增加高危出血病人出血的倾向,且治疗过程中无需用生理盐水冲管,尤其适合高度水肿、急性肺水肿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又合并高危出血倾向的透析病人,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憋气、心悸、发热,如发生大量心包积液病死率较高。由于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与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密切相关-肝素可影响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心包的血性渗出,单纯充分透析治疗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效果不理想,衡阳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通过改用无肝素充分透析治疗,经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时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用无肝素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失血.为了使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减少或消除促凝血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了提高血流量、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次数、定时快速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严密观察等防护措施,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1月做无肝素透析88例,共透析615例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膜透析组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两种透析方法对溶质的清除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膜透析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且腹膜透析组的日平均透析费也明显低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结论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抗凝处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处理,同时均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PTT与PT,透析前与透析1年时TG,HDL-C,LDL-C以及透析1年时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前APTT与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均有明显升高(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透析前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透析1年时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经过1年的透析,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式中选用低分子肝素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肝素透析预防凝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芝  靳清  张婉词  张玫  王世相  李寒 《现代护理》2006,12(20):1895-1895
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时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用无肝素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而无肝素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的效果,又造成患者失血。为了使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减少或消除促凝血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了提高血流量、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次数、定时快速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严密观察等防护措施,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1月做无肝素透析88例,共透析615例次,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  相似文献   

13.
正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确保无肝素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又达到普通透析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采用不用抗凝剂的方式,被称作无肝素透析。而无肝素透析最常见并发症是凝血,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如何预防无肝素透析凝血发生值得广大医务人员研究和探讨。现将无肝素透析预防凝血护理方法综述如下。1病情评估首先了解需要无肝素透析患者病情和凝血评估,如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4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抗凝效果和对血脂的影响。结果:透析1年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 h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不会影响抗凝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脂质代谢,但是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综合护理措施,关注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和透析管路的凝血情况,保证透析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崔璨 《天津护理》2022,30(1):66-69
目的:设计并应用一种并联式双壶(静脉、动脉)加动静脉连接管的透析管路,使用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无肝素透析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制作并联式双壶血液透析管路.选取无肝素透析治疗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单通道透析管路进行透析,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双壶加动静脉连接管的透析管路进行透析.记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盐水加温冲洗法以改善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体外血路凝血堵管情况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加温盐水冲洗法,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动静脉端凝血功能化验指标、透析完成情况及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透后动静脉端凝血风险降低,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应用盐水加温冲洗法无肝素透析可改善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达到安全、有效的透析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与血液透析中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相关的护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 ,比较与普通肝素在护理方面的不同处理。对 2 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速避凝 (n =10 )和普通肝素 (n =16)进行抗凝 ,分别测定透析前、透析 2h和透析 4h的APTT ,并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和透析后穿刺部位压迫时间及两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表明 ,普通肝素组透析 2h、4hAPTT明显延长 ,出血发生率高 ,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长于低分子量肝素组 ,低分子量肝素组APTT无明显变化 ,未发现出血和透析器凝血等并发症。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较普通肝素安全、稳定 ,抗凝效果好 ,出血的并发症少 ,较普通肝素有很大优越性。对患者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护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对无肝素透析患者应用的效果,以降低出血和避免透析中发生凝集.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急慢性肾衰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第1~4次透析设为对照组,将第5~8次透析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干预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分别于血液透析前,结束前15 min抽血检测肾功能,观察尿素氮、肌酐值的变化情况,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凝血情况以及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并将2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其中11例次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缩短透析时间,干预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均能顺利完成4h透析.干预组无一例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肌酐和尿 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结论 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町明显提高无肝素透析的效果,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对无肝素透析患者应用的效果,以降低出血和避免透析中发生凝集.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急慢性肾衰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第1~4次透析设为对照组,将第5~8次透析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干预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分别于血液透析前,结束前15 min抽血检测肾功能,观察尿素氮、肌酐值的变化情况,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凝血情况以及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并将2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其中11例次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缩短透析时间,干预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均能顺利完成4h透析.干预组无一例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肌酐和尿 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结论 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町明显提高无肝素透析的效果,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普通肝素,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均血液透析1年以上.比较2组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1年中的出血次数及血脂代谢情况等.结果 B组的凝血发生情况显著低于A组;B组1年内出血次数明显低于A组;A组穿刺点压迫时间长于B组;B组透析后APTT、TT值低于A组;透析1年后A组的TC、TG、LDL均显著升高,HDL水平显著降低,B组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相比普通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更好,能明显降低出血次数,对脂质代谢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