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尽量提高静脉血液标本质量,避免溶血,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与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通过对我院儿科2岁以内130例住院患儿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置管后滴出采血与股静脉穿刺抽血,观察它们对标本血钾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后者采集的标本血钾明显高于前者(P<0.001).证实了静脉留置针滴出采血法是儿科周围静脉采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并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0例需采血化验并静脉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84例和对照组266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后输液,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行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静脉留置针单纯输液,比较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并输液,可保证采集血标本的质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张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7-17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附加静脉采血的高效采血新方法,该方法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既能迅速地建立静脉通路,又能立即采集血标本满足送检需要,还不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行腋静脉留置针且需采血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的新生儿60例,同时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和常规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成功率高,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静脉微量泵(简称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生理盐水,配合一次性静脉双向采血针(简称双向采血针)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本采集的效果.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分成3组各16例.3组分别实施双向采血针分次穿刺采血、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采血和微量泵联合双向采血针采血.另对微量泵联合双向采血针采血组选3名志愿者行对侧肢体同时相、同步按双向采血针分次穿刺组方法采集血标本共21份,研究两种方法所采集的血标本血糖值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分次穿刺采集组患者所需穿刺次数显著多于另两组,静脉留置针肝索钠封管采血组血标本合格率与按时采集率最低,微量泵双向采血针采血组实际穿刺次数最少、血标本合格率及按时采集率最高.双向采血针分次穿刺采血组与微量泵联合双向采血针采血组血糖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本采集时,应用微量泵联合双向采血针采血安全可行、穿刺次数少、血标本合格率及按时采集率高,且不影响血糖结果.  相似文献   

6.
郑晓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43-2144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在预手术脑病患儿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预手术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直接采血法采集术前常规血标本,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种采血法的血标本合格率(溶血、凝血)和家属满意率。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合格率较直接采血法高。结论采用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采集的血标本溶血及凝血率低,在采血同时保留了术中备用静脉通道,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静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采集血液标本与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两种方法成功 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78例需采血化验并同时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按方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采用 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留置套管术,采取血标本后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41例采用7号肌肉注射针头 进行手背静脉穿刺直接采集血液标本,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 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726,P>0.05)。结论 新生儿,如只作一般生化检查, 不进行静脉输液者,则应选择手背静脉穿刺采血;如需生化检查的同时又要进行静脉输液的,选择静脉穿刺留置套 管术采集血标本,既可采集血液标本,又能进行静脉补液,是高危新生儿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比较,以寻找科学安全的采血方法,确保药代动力学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的精确。方法选取248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后再注入采血管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留置针与真空采血管采血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比较两组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及针刺伤情况。结果对照组6118例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发生数分别为304,92,1530,765例,分别高于试验组的25,15,122,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3.1362,55.9000,1387.3464,750.3247;P〈0.01)。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使用进行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婴幼儿血液标本采集新途径。方法600例婴幼儿注射器股静脉采血为常规组,600例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针真空管外周静脉采血为改进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有无凝血、溶血现象、有无局部出血、血肿及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长短。结果改进法采血在成功率、血标本质量等方面优于常规法(均p〈0.05)。结论对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外周静脉采血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附加静脉采血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17-17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附加静脉采血的高效采血新方法,该方法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既能迅速地建立静脉通路,又能立即采集血标本满足送检需要,还不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周静脉3种不同采血方法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11月既需要静脉输液又需要静脉采血的103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决定采血方式,A组343例,采用留置针连接采血器采血;B组365例,采用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328例,采用单纯采血器采血.分别记录每种采血方法的溶血情况和溶血程度.结果 A组血标本的溶血率为14.72%,B组的溶血率为25.21%,C组的溶血率为3.50%,3组溶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惰性分离促凝管(黄色封盖)比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蓝色封盖)更易溶血.18G留置针溶血率为9.32%,20G留置针溶血率为19.81%,22G留置针溶血率为32.58%.结论 单纯采血器采血溶血率最低,其次为留置针连接采血器采血,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溶血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李彩虹  蔡卫红 《护理研究》2006,20(3):720-720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滴血对采集血标本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对470例患儿入院后分别用滴血法、抽血法进行血标本采集。[结果]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高(P〈0.05),溶血率低。[结论]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惠儿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优劣,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6月新入院患儿271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93例,B组96例,C组82例。A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比较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污染率等指标。结果:A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量合格率高于B组和C组(P<0.01),工作人员手污染率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降低采血量不准确、血标本溶血、凝固现象的发生,以及减少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行腋静脉留置针且需采血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的新生儿60例,同时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和常规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成功率高,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何丽英  李凯 《护理研究》2007,21(2):339-340
[目的]为减少婴幼儿采集血标本而引起的痛苦,分析静脉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时对480例患儿入院后分别用滴血法、抽血法进行血标本采集。[结果]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高(P〈0.01),溶血、凝血、血小板破坏率低。[结论]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不仅可提高采血成功率,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而且可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为患儿行GnRH激发试验时,用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进行静脉置管,在不封管的情况下直接用负压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从留置针中间歇采取多次血标本的成功率.方法 将进行GnRH激发试验的患儿随机分为三大组,每大组各60例即A组在手背部静脉置管、B组在手腕部头静脉置管、C组在手肘部正中静脉置管,每大组再分为两小组分别用22G和24G的留置针进行静脉置管并留置1.5h,在不封管的情况下直接用负压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从留置针中间歇采取4次血标本,观察采取血标本的成功率.结果 进行GnRH激发试验采集血标本时,不封管的情况下直接用负压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从留置针中采集血标本,在手肘部正中静脉置管采血成功率最高(P<0.05),血标本符合检验要求,同时减少了在短时间内反复静脉穿刺采血对患儿血管造成的损害.结论 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减轻了患儿血管损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患者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就诊于兰州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儿童患者分成观察组(352例)和对照组(3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对照组直接使用采血器采血,比较两组所采集标本的溶血率、抗凝标本凝固率和标本采集量是否合格等标本质量情况,以及操作耗时,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标本溶血率及采集量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既需穿刺留置针又需采血的儿童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采血,可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丁莉  孙琦 《护理研究》2015,(11):1409
急诊室就诊病人多,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常经外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进行检查,有时发生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延误诊断和治疗。针对此种情况,2013年9月—2013年12月,笔者对经外周静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直接采血标本溶血率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9月—2013年12月招募志愿者100人,其中男62人,女38人;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采集血标本,即在静脉留置针处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出2ml血液弃去,再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血生化及血常规标本;同时在患者另一侧肢体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并对比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血生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正确掌握采血方法,从静脉留置针处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及血常规检验切实可行,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血液标本; 血生化; 血常规; 静脉输液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5-0016-0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从脐静脉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对导管使用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留置脐静脉导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采血组和非采血组各40例,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血组40例分别经脐静脉导管采血作为实验组、经外周血管常规穿刺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及对患儿的影响。结果采血组和非采血组患儿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和采血对照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采血时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结论脐静脉导管采血只要方法正确、操作程序规范对导管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并具有无痛苦、成功率高、保护外周血管等优点,可作为危重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