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脑苷肌肽治疗组(A组)、胞二磷胆碱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1次·d-1,静脉滴注;B组加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25 mg,1次·d-1,静脉滴注.2组均用1个疗程.所有病例由专人每日检查临床表现;分别于出生后3 d内、5~7 d、10~14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计算各组总有效率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1.A组、B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C组均明显缩短(Pa<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A组、B组NBNA均优于C组(Pa<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3.A组、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可作为治疗新生儿HIE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国产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对MCU收治的70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6)使用脑苷肌肽治疗,与对照组(n=34)使用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 脑苷肌肽与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能在7~10 d使神经症状恢复正常,在生后2周NBNA评分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早期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胱抑素C(CysC)的变化。方法对56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分别为18、19、19例)及42例正常新生儿用日本O(ympus AU 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CK—BB、CysC。结果1.中度HIE患儿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与轻度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各组HIE患儿CyS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均〈0.01),中重度HIE患儿与轻度组比较血清CysC均显著升高(P均〈0.01)。2.新生儿血清CK—BB与CysC呈高度正相关(r=0.8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BB、CysC水平,可尽早发现HIE患儿的脑、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高压氧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0例),成人高压氧舱组(20例)及婴儿高压氧舱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时间并加以比较,同时观察两种不同高压氧治疗下的不良反应。结果婴儿高压氧舱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成人高压氧舱组及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婴儿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5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予婴儿氧舱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轻度HIE两组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两组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尤其对中、重度患儿近期疗效理想,NBNA可作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近期指标。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联合抚触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维生素E(VitE)并抚触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有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A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VitE抚触后观察7~10天。结果B组硬肿消退时间明显快于A组(t=7.4,P〈0.01)。结论用维生素E抚触可促进硬肿快速消退,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脑磁共振成像(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形态学变化及脑代谢物的改变。方法对足月新生儿HIE46例进行头颅MRI、^1HMRS检查,并以无窒息史的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1.MRI显示HIE患儿存在12种异常征象,其中弥漫性脑水肿、灰白质分界消失、T1WI基底核异常高信号伴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胼胝体水肿、脑回征、脑实质广泛出血等征象是脑损伤严重表现。2.^1HMRS显示乳酸/肌酸(Lac/Cr)比值、谷氨酸复合物-α钡酸(Glx—α/Cr)比值在HIE各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ρ=0.76,059P〈0.0001),N-乙酰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HIE重度组明显低于中、轻度组(P〈0.05)。结论MRI和^1HMRS相结合可客观反映HIE患儿脑形态及代谢变化,评价其脑损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IgG抗C抗体引起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gG抗C抗体及其引起的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特点。方法 采用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查、IgG抗C测定、放散液吸收后抗体测定检测患儿血清抗体和红细胞上的致敏抗体及种类。结果 240例高胆红素血症和(或)贫血患儿中51例红细胞放散出IgG抗A、抗B两种抗体系,经gG抗C测定证实为IgG抗C,其中第1胎27例,第2胎以及上24例,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X^2=0.936,P>0.05);男30例,女21例,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X^2=1.038,P>0.05);A型35例,B型16例,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X^2=4.589,P<0.05)。结论 IgG抗CHDN与胎次、新生儿性别无明显关系,以A型血新生儿中多见;IgG抗C可与IgG抗A(抗B)一起引起ABOHDN。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尿大分子碱性磷酸酶(HMAP)水平的变化及其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HIE组包括轻度脑病52例和中重度脑病40例。利用抗HMAP的单克隆抗体,用免疫催化方法检测92例HIE患儿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尿HMAP水平,并测定两组尿&.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HIE组治疗前尿HMAP、β2-MG水平高于治疗后(t=28.15、t=16.12,P〈0.01)和对照组(t=11.89、t=12.34,P〈0.01),且中重度HIE组尿HMAP高于轻度组(t:2.35,P〈0.05);HIE组尿HMAP的异常发生率(85.9%)显著高于β2-MG(65.2%)(Y2=10.62,P〈0.01);HIE组尿HMAP与β2-MG呈直线正相关(r=0.56,P〈0.01)。结论HIE新生儿大多存在肾功能损害,尿HMAP比&.MG更灵敏地反映HIE时肾损害的程度,可早期发现HIE新生儿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新牛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5例足月HIE患儿(男24例,女11例;轻度26例,中重度9例)在出生1~11d行常规DWI检查,在DWI上测其顶叶、额叶、枕叶、颢叶的ADC值,对HIE轻度组及中重度组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析因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检测时间段脑叶的ADC值信号表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中重度组HIE患儿双侧顶叶ADC值低于轻度组HIE患儿,有显著性差异(P=0.004);额叶、枕叶、颞叶等脑叶的ADC值,中重度组HIE患儿有低于轻度组HIE患儿的趋势,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a〉0.05)。轻度组HIE患儿各脑叶ADC值不因检测日龄不同而变化(P〉0.05);在中重度HIE患儿,日龄3~5d患儿各脑叶ADC值明显低于日龄1~2d和〉5d患儿,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HIE的病情程度与各脑叶的ADC值具有相关性,即病情越重,ADC值越低;出生3~5d行MRI检查是了解HIE患儿脑水肿的较好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与减毒活卡介苗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及其对哮喘患儿TH1/TF12调节的差异。方法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A、B、C3组,每组20例。A组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BCG-PSN0.5mg/次,肌注,1次偶日,共36次;B组予GINA方案+减毒活卡介苗0.1mL,皮内注射,仅1次;C组单纯GINA方案治疗。酶联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IL-4、IL-5及IFN-γ。结果1.疗效: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P均〈0.05)。2.治疗组治疗后IFN-γ均高于治疗前,IL-4、IL-5、IgE均低于治疗前。对于调整IL-5,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0.01);对于上调IFN-γ及下调IL-4、IgE,A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BCG—PSN的疗效优于减毒活卡介苗。2.减毒活卡介苗一次性小剂量接种对哮喘儿IL-4、IFN-γ、IgE失衡的调节与BCG-PSN多次肌注效果相当,对IL-5失衡的调节不及BCG—PSN。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条件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条件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5-12月50例HIE患儿(NICU组)纳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管理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血生化等,以血糖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为指标评价3项支持和3项对症治疗的效果,并与2005年同期42例(对照组)对照。结果二组入院时血糖及3d内NBNA比较均无差异(Pa〉0.05)。治疗后NICU组血糖及NBNA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a〈0.05);NICU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二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x^2=9.83P〈0.01)。结论NICU治疗环境对改善HIE疗效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肝脏功能受损情况与年龄及细菌种类的关系。方法 ~3岁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1~3天做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细菌培养+药敏。确诊病例次日查肝功,发现AST、ALT1项或2项升高者,做乙肝十项、丙肝系列检查。临床观察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原体组肝脏功能受损比例及恢复的时间。结果 3个年龄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初查时以~6个月发生率最高,为53.3%,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60,P〈0.05);治疗后14天复查以~6个月发生率最高,为4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06,P〈0.05);治疗后21天复查仍以~6月发生率最高,为23.3%,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39,P〈0.01);治疗后28天所有病例AST、ALT全部恢复正常。4种致病菌化脑患儿初查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61.5%,其次为大肠杆菌组,为41.7%,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2,P〈0.05);治疗后14天仍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46.2%,其次为大肠杆菌,为41.7%,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469,P〈0.05);治疗后21天仍以金葡菌组发生率最高,为23.1%,其次为大肠杆菌,为16.7%,但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4.542,P〉0.05);治疗后28天所有病例AST、ALT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婴幼儿化脑肝功受损比较常见,年龄越小受损比例越高,恢复时间越慢。不同病原体的化脓性脑膜炎以金葡菌组肝功能受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大肠杆菌组。  相似文献   

14.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HIE新生儿(HIE组)76例。其中轻度35例,中度26例,重度15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各抽取股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AST、CK、CK-MB、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健康足月新生儿24例为健康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测定心肌酶谱。对二组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HIE急性期患儿血AST、CK、CK-MB、LDH、HBDH随病情加重均逐渐升高(Pa〈0.05),轻、中、重度HI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HIE组与轻度HIE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HIE恢复期患儿血AST、CK、CK-MB、LDH、HBDH随病情好转心肌酶水平逐渐下降,轻度HI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中、重度HIE组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HIE心肌损伤的指标,动态测定HIE患儿心肌酶谱可了解病情程度,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GM1(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患儿急性期及远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1例中度HIE患儿分为GM1治疗组(n=27)和对照组(选用1,6.二磷酸果糖或脑活素治疗,n=24)。新生儿期采用NBNA评分,随访期间每3个月采用Gesell量表法对其进行发育评价,对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者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中死亡1例,失访2例,随访的24例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3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4例、语言异常3例、个人一社交异常2例;对照组中死亡1例。失访4例,19例随访病人中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8例,包括适应性异常4例、大运动异常5例、精细运动异常5例、语言异常6例、个人一社交异常4例。两组Gesell在总均值和语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9月龄随访时两组Gesell均值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并(P〈0.05)。结论早期应用GM1治疗新生儿HTE可以减轻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6.
脑活素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脑活素和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寻找理想的新生儿HIE的治疗措施。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 190例中、重度新生儿HIE分成 4组 :Ⅰ组 (对照组 )、Ⅱ组 (脑活素治疗组 )、Ⅲ组 (高压氧治疗组 )、Ⅳ组 (脑活素 +高压氧联合治疗组 ) ,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活素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及脑活素 +高压氧治疗组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脑活素+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佳 ,优于脑活素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 (P <0 .0 5 )。脑活素治疗组与高压氧治疗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活素与高压氧的联合使用是新生儿HIE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HIE新生儿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饲母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轻、中度新生儿HlE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在相同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A组予以鼻饲母乳,B组予以静脉营养,C组经口喂养,对三组病例治疗5天后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三组病例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病例血胆红素水平、住院期间败血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余各项指标与B组相仿;全部指标皆明显优于C组。结论应用鼻饲母乳对新生儿HIE患儿进行营养支持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钠多对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把诊断符合早产儿HIE诊断标准的5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用10%葡萄糖液30ml+金钠多6mg/kg静脉点滴。7天为1个疗程,共2—3个疗程。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评分(NBNA)、脑CT改变及血清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6%,显效率为44.82%,两组间疗效比较t=0.63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心肌酶及NBNA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5.961(P〈0.01)。结论金钠多治疗早产儿HIE,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为中药治疗本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早、晚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32只、小剂量HC干预组(C组)32只。B组和C组设立2、8、16、24h四个时段点,每个时段点各8只(相应的8个亚组用B2、138、B16、B24及C2、C18、C16、C24表示)。腹腔注射LPS(1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腹腔注射LPS后即刻尾静脉注射小剂量HC(6mg/kg),分别在注射后2、8、16、24h分时段采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采集各组大鼠海马组织5mg,制备细胞总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电泳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高迁移率蛋白(HMG)B1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以B2组为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2组与B2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余各组TNF-α,IL-1β水平与A组及同时点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海马组织可见微量HMGB1表达;B组在B8表达量始增加,以B16、]324为高(P〈0.05)。B组HMGBl表达有持续增加趋势。C组HMGB1表达较B组呈减少趋势,以C16、C24组减少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HC对早、晚期炎症介质TNF-α,IL-1β、HMGB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