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35例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68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为6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29.8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效果较好,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2.
赵文慧 《大医生》2023,(22):7-9
目的 观察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的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比对照组76.92%高(P <0.05);研究组手术所用的时间、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P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比对照组23.07%低(P <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住院的时间,且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57例。开放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2个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住院天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一项比较新的术式,相对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腹股沟管解剖和生理,是"全腹股沟区"和腹横筋膜双层的增强修复,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低,生存质量较高,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性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中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确诊的腹股沟疝患者210例,分为开放性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和腹腔镜疝修补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分别检测记录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医疗费用、VA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和总手术费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低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镇痛药使用和术后VAS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放性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结论开放性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可全面治疗斜疝、直疝、股疝及复发疝,值得在国内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异物感、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同时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并优化围术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术后服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促进患者早期术后活动,术后恢复更快;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年长、耐受力差的患者。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疝气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疝气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8.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者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6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选取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三项手术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53-3254
探究完全剥离疝囊与横断处理疝囊在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5d腹股沟积液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中采用横断处理疝囊更安全可靠,与完全剥离疝囊相比,其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将行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114-2115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78例中老年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分别为2.56%、0,对照组的并发症、复发率分别为12.82%、10.2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中老年疝气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并发症与复发率,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外科诊治20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008年6月前收治20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顺利,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疗效较好,其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8例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观察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外,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4%、18.18%,且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时间短,且易于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疝,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龚艳萍  ;雷文章 《华西医学》2009,(7):1658-1660
目的:探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调查206例腹股沟马鞍疝患者,其中行巴德网塞充填式修补术57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149例,观察两种修补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要点、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结果:两种方式修补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手术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两种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分别为(2.3±0.5)和(2.2±0.7)年,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里灵疝装置修补组的费用较巴德网塞组低。57例巴德网塞修补术后有2例复发,149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马鞍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后期的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确切,手术伤口较小,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中国疗养医学》2014,(11):1014-10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股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疼痛等级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股疝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轻,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疼痛VAS评分、胃肠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较常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总时长,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