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的修订提出建议.方法:查阅中国知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并分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情况.结果:《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107种含香附制剂,其质量控制项目尚不完整、质量控制品种有待增加.结论:考察、更正、确认模糊表达,补充完善质量控制项目,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颗粒系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品种,为进一步提高并控制其药品质量,选择方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本法排除了其它中药成分对丹皮酚测定的干扰,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牡丹皮不同炮制法与煎煮法对丹皮酚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不同炮制法与煎煮法对丹皮酚成分的影响张建民,刘汉清(靖江市药检所214500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牡丹皮/生产和制备,牡丹皮/分析,丹皮酚/分析牡丹度主要成分为丹皮酚,《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应对牡丹皮药材进行丹皮酚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鼻炎止痛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鼻炎止痛片中的辛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辛夷.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普济方》数据库复方应用检索系统,整理历代本草学中牡丹皮的功能主治,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进行比较,对牡丹皮的潜在功用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皮的基本功用已得到较全面的继承;而从历代本草学和古代含牡丹皮复方应用中归纳出的牡丹皮的补益、安神、熄风止痉、止痛、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等潜在功能,则未见收录于2015版《药典》一部及其《中药学》教材中。牡丹皮具有的补益、安神、熄风止痉、止痛、清热解毒等潜在功用,可为牡丹皮的临床拓展应用提供依据,同时可为此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心丸为临床常用补心安神的中成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由貂心、茯苓、地黄、牡丹皮等八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利心丸执行标准为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WS3-B-1546,原标准只有显微鉴别项目,无含量测定项目。本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牡丹皮药材含量检测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利心丸成分中丹皮酚的含量,以作为利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1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检测器,浙江大学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利心丸(吉林市双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901,060101…  相似文献   

7.
中药锁阳鞣质含量的测定王璐,王晓,施大文(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中山医院药剂科200032)关键词锁阳;鞣质;定量测定锁阳收载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为锁阳科(Cynomoriaceae)锁阳(GynomoriumsongaricumR...  相似文献   

8.
龟甲是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1985年版规定其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sii(Gray)的腹甲。《中国药典》2000年版又规定其为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市场常见的是腹甲,其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能。近年来,由于中药材的用量迅速增加,药材龟甲供不应求,致使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其外观性状与《中国药典》规定明显不同的龟甲,这些都很容易鉴别,本文重点对市场上不易鉴别的非正品或劣质品龟甲进行讨论,供同行在中药饮片的使用和鉴别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知柏地黄颗粒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分册第5册知柏黄片进行剂改而成,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山药、泽泻等组方而成,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原知柏地黄片标准项下未制定定量测定。山茱萸为本品臣药,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鉴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山茱萸项下以马钱苷定量山茱萸,故本实验选用马钱苷作为测定指标,拟建立HPLC法测定知柏地黄颗粒中马钱苷,为该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1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DA…  相似文献   

10.
2015版《中国药典》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本文从质量分析及控制角度对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及四部中中药相关增修订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增修订内容的特点及中药质量标准中所作的提高和改进,了解2015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消炎排石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消炎排石片中的海金沙、白芍、金钱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显微鉴别中能检出海金沙、白芍,薄层色谱中能检出金钱草、白芍。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补血生发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关颗粒剂要求进行一般检查,对处方中的当归、丹参、大黄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鉴别显示各药材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抗异散是由黄柏、桃仁、牡丹皮、穿山甲(炙)、莪术、红花等十一味药材制成的散剂,为我院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去瘀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研究采用TLC法对方中的黄柏和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牡丹皮的主要成分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以有效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抽样于药材市场、医院、零售药店等单位的31批胆南星样品的质量进行对比研究,以考察胆南星的质量、完善胆南星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31批样品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药典方法不能全面的检查胆南星的质量;因此增加了2种鉴别方法:1、胆汁的薄层色谱鉴别:以牛胆粉、羊胆粉、猪胆粉为对照药材,以胆酸、...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典》2010年版开始将指纹(特征)图谱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均新增了指纹(特征)图谱,完善了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本文从收载品种数及指纹(特征)图谱应用情况、评价方法、测定方法的选择、供试品提取或制备溶剂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2020年版)中药指纹(特征)图谱进行了归纳、整理与分析,发现指纹(特征)图谱在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同时,评价指标也在不断完善。同时,从选择合适的提取或制备溶剂获得药效物质是指纹(特征)图谱建立的基础、基于不同功能主治或基源建立一药多谱是指纹(特征)图谱的有效拓展、增加中药指纹(特征)图谱技术指导原则是规范指纹(特征)图谱使用的保障、指纹(特征)图谱的修订更新与应用延伸是指纹图谱活力体现等几个方面对指纹(特征)图谱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中药指纹(特征)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一册、日本药局方17版及地方标准收录的牡丹皮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并进行对比分析,为牡丹皮的全面质量标准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牡丹皮中药材及饮片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彭桂  刘宣麟 《新疆医学》2006,36(3):178-181
固精麦斯哈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一维吾尔药分册》1999年版收载品种,由阿纳其根、肉豆蔻、薰鲁香、玫瑰花、西红花、甘松、小豆蔻、丁香、草果、香附、郁金11味药组成,具有增强机体捏住力、强身补脑、固精缩尿、乌发,用于遗精遗尿、早泻体弱、头发早白、神疲乏力,效果显著。为有效地控制其质量,采用薄层鉴别法对方中丁香、西红花、香附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GC法测定了方中丁香酚的含量,为固精买斯哈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清肺抑火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清肺抑火丸处方化裁而来,由黄芩、栀子、知母、浙贝、黄柏、苦参、桔梗、前胡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止咳、化痰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疾病。黄芩在处方中为君药,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能够反映和控制该片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典2005年版已于2005年7月1日正式执行了,本版药典较2000年版相比作了较大改动,质量标准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中药材品种及质量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首要一环,要确保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首先必须抓好中药材这个最根本的源头。在以往的《中国药典》中,中药材部分问题众多:一药多基原现象极为普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低下,与国际天然药物质量标准有些差距等。鉴于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进行一系列修订和增订。为了更好地学习并执行新版药典,笔者对其中有关“中药材品种变动”的内容做了认真的学习,并结合自身从事的药用植物学的工作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药典》2005年版可见异物检查法与老标准的不同处。方法对湖南地区2006年1-6月份不合格检品1064批分析,发现可见异物不合格345批,占32.4%。而2005年同期可见异物不合格仅占2.0%。结果2005版《中国药典》可见异物检查法较老标准大为提高。对药品质量控制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