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令耕 《国医论坛》2009,24(5):50-52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以病人眼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故又称眼疲劳综合征,属心身医学范畴。视疲劳常出现在过度注视后,主要表现为眼球和眼眶周围的不适或疼痛感、怕光、流泪、视物双像等,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并常有精神萎靡、思睡、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精神症状。一般认为屈光不正和调节过度是其主要病因,尤其是轻度屈光不正,更易引起眼(除视力)和全身的干扰症状。  相似文献   

2.
视疲劳,是以病人自觉眼的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故又称眼疲劳综合征,属于身心医学的范畴[1].  相似文献   

3.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用以描述与用眼过度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多数学者认为视疲劳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医学范畴,但通常以患者自觉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被视疲劳困扰,尤以中年人最为突出。我们对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中年视疲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揭示其发病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4.
耳压法治疗视疲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清  王丽英 《河北中医》2000,22(11):855-855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不是独立的眼病,是以病人自觉眼的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常被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994~1998年,我们将138例视疲劳患者,分为耳压治疗组和内服药对照组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8例均为门诊病人,均为双眼发病(偶有轻重之分),其中男56例,女8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80岁,平均42岁;病程7~30日;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轻型(眼困倦、畏光、眼球或眶周酸胀感或疼痛、眼干涩、睑痉挛等,或伴视力障碍)44例,重型(除轻型症状…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对肌性视疲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疲劳(asthenopia)是一组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及全身症状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症候群,而并非某种独立的疾病.具体可表现为视物模糊、重影、复视,眼痛眼胀、酸重难睁、干涩不舒、阅读时文字跳跃、字迹串行,不能持久阅读等症状,全身可有头晕头痛,眉棱骨、鼻根部及眼眶酸痛,恶心欲吐,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造成视疲劳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眼局部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也可由全身疾病、不良视觉环境以及心理异常等诸因素单一或相互作用所致,故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增快,从事文字及其它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的增多,电脑的广泛普及,临床上视疲劳的发病逐年增多.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因眼外肌功能异常造成的肌性视疲劳.  相似文献   

6.
非器质性视疲劳是以人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我们用芎归丸治疗非器质性视疲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由多种原因此起的眼不能久视,久视则头痛、头晕、目胀昏花、眼干涩不欲睁等症候,病人主诉多为眼酸胀且痛、视物不能持久、常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故又称眼疲劳综合征。属身心医学范畴…随着,近距离精细的用眼工作逐渐增多,本病发病率亦日渐升高。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体征不明显,故  相似文献   

8.
视疲劳又称为视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患者自觉症状为主,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及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终端的广泛普及,学业的繁重及工作压力,人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屈光不正性视疲劳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日益增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备受关注。中医药治疗视疲劳历史悠久,喻京生教授临床治疗屈光不正性视疲劳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视疲劳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致病因素很多。主要表现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眼睛容易疲劳,出现视物模糊,眼睫无力,看书复视串行,眼沉目胀,干涩不舒,或有怕日羞明、前额拘急,眉骨酸痛;严重者可伴有头痛、眩晕、烦躁、健忘、呕恶、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作者根据  相似文献   

10.
眼疲劳症,又称视疲劳症.临床表现为:近距离用眼或视物稍久时,即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字行重叠、文字跳跃走动,看近后再看远处或看远后再看近,需片刻才能逐渐看清.双眼有困倦感,甚者眼睑沉重,难以睁开,眼球或(和)眼眶周围有酸胀感,或疼痛、流泪、有异物感、眼干涩、睑痉挛、泪液减少及畏光等.症状重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头痛、眩晕、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烦不安、失眠等.家庭灸法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不是独立的眼病。是因眼的因素(屈光不正、调节和集合);外界环境因素(光、化学物质刺激);内在环境因素(由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肝肾亏虚,精微不能上荣于目、而目失濡养):精神(心理)因素(紧张、忧郁、性格、人际关系)引起的眼疲劳综合征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宋晓慧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1):816-816
视疲劳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眼病,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视疲劳中医学称"肝劳"。肝劳一词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其云:"读书、搏弈过度而伤目者,谓肝劳。"主要症状为眼不能久视,喜闭眼。可伴有眼痛、眼胀、眼干、眼花、流泪、异物感,或兼有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检查眼部无异常。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从事文字及其它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的增加,尤其是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广泛普及,临床上发病率逐年增多。我们经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发现,八珍汤合柴葛解肌汤加味治疗视疲劳有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视疲劳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眼病,表现为持续近距离用眼后,自觉眉棱骨疼痛、酸胀不适、不耐久视等,休息后缓解;或客观体征为眼表的慢性炎症表现。随着视频终端的普及,视疲劳呈高发态势。笔者通过查阅近二十年的视疲劳相关文献,就眼疲劳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中医称"肝劳"[1].主要症状为眼不能久视,喜闭眼.可伴有眼痛、眼胀、眼干、眼花、流泪、异物感,或兼有头痛、头晕、失眠等证.该病临床多见,且发病率日趋增高,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视疲劳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松目消疲汤联合施图伦眼液治疗视疲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不是独立的,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视疲劳综合征,与中医眼科"肝劳"一证相似。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眼不能久视,喜闭眼,可伴有眼痛、眼酸胀、眼干、眼花、流泪、异物感、复  相似文献   

16.
正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或泪液液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伤,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中医治疗本病主要结合局部及全身情况辨证论治,给予全身调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眼疲劳又称视力疲劳(asthenopia),不是独立的疾病,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眼疲劳综合征的统称。轻者有眼部不适,视物模糊、眼睑困重等症状,尚能坚持工作。重者可有明显眼胀痛、头痛、视力减退、胸满、恶心等临床表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此症的原因不仅取决于眼的状态,还有全身状态和精神状态。眼疲劳治疗目前未见特效疗法报告,我院眼科自1994年1月以来,用自行研制的松牌电子笔(以下简称电子笔)治疗重度眼疲劳症75例,并与药物组对比,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治疗组共7s例,其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5岁;病史最长3个月,最短7天,平均45天。根据宋振英眼疲劳症分类法对75例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林萍 《新中医》2007,39(8):59-59
目的:观察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8例(136眼)患者均采用雷火灸方法治疗(先熏额头,再熏双眼眶周围。点穴包括印堂、鱼腰、瞳子髎、四白、睛明穴;熏双耳,并点耳穴、耳门、耳垂及翳风,最后点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结果:症状消除98眼,缓解32眼,无效6眼。结论: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视疲劳作为一种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情志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已经呈现出广泛化、低龄化的发病趋势。通过回顾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视疲劳的研究发现,中医外治法种类丰富、历史悠久,如针刺、耳穴贴压、中药热敷熨帖、灸法、中药超声雾化、穴位按摩及刮痧等,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接受、副作用小等优势。国内外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但目前临床使用率还较低。因此,文章系统整理了视疲劳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及各类中医外治法的操作特点、临床疗效等方面并进行综述说明,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患者100例(200只眼),每天熏蒸2~3次,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视近模糊、眼痛、眼胀、眼干、眼烧灼感、流泪、异物感、眼眶痛评分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0例患者200只眼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患者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