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荣华  王元和 《上海医学》1993,16(10):565-568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1例大肠癌、13例非肿瘤者血清标本和20例大肠癌组织、邻近肿瘤(〈3cm)及远离肿瘤(5cm)之结肠粘膜组织匀浆标本中的胃泌素浓度。发现:Dukes C.D期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者(P〈0.05);血清胃泌素浓度与病程进展呈显著正相关(P〈0.05);直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非肿瘤(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肿瘤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十二指肠溃疡(D U)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观察了29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DU患者,在抗HP治疗前后的胃粘膜NOS活性及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变化,产与12例非常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活动期DU患者胃粘膜NOS活性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高于抗HP治疗后的愈合期DU患者(P〈0.001和P〈0.05)。愈合期DU患者思粘膜NOS活性及胃泌素浓度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十二指肠溃疡(DU)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观察了29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DU患者。在抗HP治疗前后的胃粘膜NOS活性及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变化,并与12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活动期DU患者胃粘膜NOS活性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高于抗HP治疗后的愈合期DU患者(P<0.001和P<0.05).愈合期DU患者胃粘膜NOS活性及胃泌素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P根除者与未根除者NOS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而胃泌素浓度在HP根除者明显下降(P<0.001)。提示:活动期DU患者NOS活性升高可能具有调节胃泌素分泌而有益于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5倒尿毒症患者血清胃泌素对胃粘膜病变的影响,结果胃粘膜病理报告均为胃窦炎,尿毒症患者血清同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无胃粘膜糜烂出血者(P<0.05),重度胃炎者血清胃泌素高于轻度胃炎者(P<0.05).提示血清高胃泌素血症可能是尿毒症胃粘膜病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40例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均伴有胃窦炎,28例胃窦部幽门螺旋菌阳性,12例阴性,基础胃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高峰胃酸分泌以及空腹和餐后1小时血清胃泌素水平。在HP+)组均明显高于HP(-)组(P<0.01-0.02)。经治疗,10例HP(+)患者复查,发现HP清除后空腹和餐后血清胃泌素均显著下降(<0.01),但平均BAO和PAO下降不明显(P>0.05)。研究结果提示,HP系通过刺激胃  相似文献   

6.
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慢性萎缩性胃炎(n=27)、胃溃疡(n=25)、十二指肠溃疡(n=21)患者HP感染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并以2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4~6周后HP阳性率明显降低(P均<0.01),血清胃泌素水平在治疗前,萎缩性胃炎(58.46±21.74ng/L)、胃溃疡(62.69±26.85ng/L)和十二指肠溃疡(66.38±29.92n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30.12±12.04ng/L)(P<0.01),治疗4~6周后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提示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并可引起胃泌素血症,HP的消除和疾病的治愈或好转,血清胃泌素水平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免法测定4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清除HP前后血清胃泌素(GAS)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消化性溃疡(PU)32例,浅表性胃炎(CSG)8例,结果:PU组在病灶愈合,HP清除后GAS与EG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别有显著性(P〈0.05),同组已治愈患者中的HP阳性与阴性者血中,GAS,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CSG组HP清除前后GAS,EGF水平  相似文献   

8.
邓蕾丽  雷培芸 《重庆医学》1997,26(6):323-323
本文报告48例急性腹泻病儿血清胃泌素测定,并与正常小儿对比。结果发现腹泻组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患儿存在高胃泌素血症。  相似文献   

9.
正常孕产妇血清胃泌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测定了180例正常孕产妇血清胃泌素的浓度,并与20例正常育龄非孕妇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孕妇女血清胃泌素浓度(196.12±30.11ng/L)明显高于正常育龄非孕妇女(76.13±13.11ng/L)(P〈0.01);中孕妇女血清胃泌素浓度(184.11±25.14ng/L)比早孕有所下降(P〉0.05);晚期孕妇胃泌素浓度(126.87±25.00ng/L)明显低于中孕(P〈0.05  相似文献   

10.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肝气郁结证的病理生理基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辨证属肝气郁结证的神经衰弱,乳痛症,慢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等30例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不同病种之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相近(P〉0.05),提示血清胃泌素水平的降低是肝气郁结证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免分析对 2 5例十二指肠溃疡 (DU)和 2 4例慢性胃炎患儿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检测 ,并对 15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DU患儿作根治治疗后 ,复查HP及胃泌素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HP阳性的DU和慢性胃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HP阴性者 (均P <0 .0 1) ,也高于正常组 (均P <0 .0 5 )。HP根治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 (P <0 .0 5 )。提示HP感染与患儿的高胃泌素血症有关 ,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维,汉两族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胃癌(GC)患者血清泌素水平,结果显示,两族GU,DU,GC均存在一定的高胃泌素血症,与同族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族GC与同族GU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DU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有助于胃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维族GU发病年龄及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汉族,维族胃底  相似文献   

13.
观察研究了四君子汤在辰、戌时辰治疗“脾虚证”对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P<0.01),峰相位在08:40,“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下降(P<0.01),节律性消失(P>0.05),节律中值及振幅显著降低;辰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0.05),恢复其节律性(P<0.01),提高节律中值及振幅;戌时治疗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总体水平(P<0.05),但对其节律性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龙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子俊  黄松柏  王启仪 《广东医学》2000,21(10):894-895
目的 探讨金龙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比较金龙汤组与吗叮啉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服用金龙汤前、后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的变化。结果 金龙汤症状改善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吗丁啉组(P〈0.01)。金龙汤组服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较服药前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金龙汤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剂,疗效优于临床常用西药吗丁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3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和20例对照组空腹血清胃泌素(SG)水平。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S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ukes C、D期大肠癌患者SG显著高于Dukes A、B期(P〈0.05);不同肿瘤组织学类型之间SG差异无显著性;根治性大肠癌切除术后SG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姑息性手术前后SG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G水平与大肠癌生长密切相关,SG测定有助  相似文献   

16.
报告7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结果。30例非胃肠病婴幼儿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较对照组胃泌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研究组中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婴幼儿轮状毒胃肠炎时血清胃泌素升高与病儿年龄、性别、病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情轻重直接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75例孕12~42w的健康孕妇血清、羊水和26例新生儿脐血胃泌素的浓度。结果:随孕周的增加羊水和血清胃泌素浓度不断降低,足月后又明显升高。母血清胃泌素浓度高于羊水,以中期妊娠为明显(P<0.05)。脐血胃泌素浓度在晚期妊娠时较低,足月后升高接近母血清和羊水水平。提示:胃泌素浓度的变化是机体在妊娠期的一种生理性代偿作用,并可能与胎儿消化器官发育成熟和功能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和比较活动期和愈合期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及其HP根除前后胃粘膜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30例DU胃窦粘膜NOS活性及胃体粘膜NOS活性分别是对照组胃窦和胃体的1.75倍和1.84倍(P<0.05)。27例HP阳性DU胃窦粘膜NOS活性是6例HP阳性对照胃窦粘膜NOS活性的1.6倍(P<0.05)。28例愈合期DU胃窦与胃体粘膜NOS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提示,DU患者胃粘膜活性明显增高,其增高与HP感染无直接关系,NO在DU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泌素胃动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7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和21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的测定,结果表明脾胃虚弱型胃泌素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胃动素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肝胃不和型胃泌素较正常人升高更显著(P<0.01),胃动素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脾胃虚弱型和肝胃不和型胃动素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中医的证型与胃泌素、胃动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清胃泌素量的改变[苏渊等.中华儿科杂志,1995;33(1):48]观察了22例慢性胃炎和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示正常健康儿童和胃肠病患儿餐后半小时血清胃泌素含量均较空腹时高。而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