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闫小梅  王希平  叶丽燕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09+111-109,111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染色技术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已生育健康男性精液标本对照组40例、不孕组男性患者精液200例,精液经处理后涂片,用WHO推荐的改良巴氏染色法对精子进行形态染色,计数正常及异常形态精子,并计算精子正常形态的百分率和多重精子缺陷指数。结果对照组精液标本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为40.85%,不孕组精子正常形态率为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子形态染色在临床男性不育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精子形态学染色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治有很大帮助,有助于临床为不孕患者选择助孕方式,为有不良孕产史夫妇查找病因,作为临床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是生育异常中较常见的疾病。我室自1985年至今对7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染色体异常16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来自本院泌尿外科和男性不育专科门诊,均经临床检查及多次精液分析确诊为男性不育症,其中包括无精子...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致不育不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致夫妇不育不孕的作用。方法 收集 1 995— 2 0 0 2年我院妇科和泌尿科不育不孕患者的精液和宫颈拭子进行“金标准”培养 ,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阳性率为 67.60 % ,不孕患者阳性率为 60 .92 % ,夫妻共患两型支原体阳性率为 57.39% ,对照组男性阳性率为 1 9.0 1 % ,女性阳性率为 1 .76 %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1 ,说明支原体感染与不育不孕有关。结论 支原体属性传播疾病 ,由此引发的不育不孕和炎症及精子异常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为性病防治制定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睾丸发育不良对精子生成和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用高频超声探查因不孕不育前来就诊已婚男性睾丸,计算睾丸容积,将睾丸发育不良病例、睾丸发育正常病例与精液分析的精子密度比较,以发现睾丸发育不良对精子密度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的睾丸容积均得到确认,62例患者睾丸发育不良,60例患者睾丸发育正常但不育,36例女性不孕男性睾丸发育正常者被选为对照,他们都进行了精子常规测定。睾丸容积在对照组与睾丸发育不良不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对照组与睾丸发育正常不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发育正常不育组与睾丸发育不良不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密度在对照组与睾丸发育不良不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对照组与睾丸发育正常不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发育正常不育组与睾丸发育不良不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睾丸发育不良者精子密度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睾丸发育正常者(P〈0.001);女性不孕男性睾丸发育正常者精子密度均正常,未发现有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睾丸发育正常不育者有55例精子密度正常,1例无精子和4例少精子;睾丸发育不良有5例精子密度正常,11例无精子和46例少精子。结论睾丸发育不良者精子密度明显减低或无精子,可导致男性不育。通过发现睾丸发育不良可以发现不育的可能原因,为临床评估和处理男性不育提供较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精索静脉曲张进展性地损害睾丸功能,是男性不育患者常见的可治疗的病因之一。精索静脉曲张明显或精液异常或伴有不育者视为手术适应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伴弱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全麻下经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后精子活力及活率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4年8月-2016年12月共63例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伴弱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术前及术后4-6个月采集精液,按照WHO标准进行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63例精子密度正常的弱精子症患者,术后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及精子活率无明显改变。结论选择全麻下经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伴弱精子症,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东南沿海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3年8月21日至2017年8月31日来因未生育来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4156例患者,用精子分析仪对精液进行分析,通过Shor染色方法分析精子形态。根据不孕原因分为男性不育组(1054例,实验组)和非男性不育组(3102例,对照组)研究对比精液正常和异常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精液液化时间及异常精子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多,且精子活力以及精子密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精子形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精液液化时间长、精子活力、精子数减少是导致东南沿海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结论男性不育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精子质量异常是男性不育最显著的特征,在备孕前开展精液常规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不孕症颇为复杂,既有女不孕,又有男不育,亦有男女双方无病症,且不孕者占10%,本方以男性不育为主.自1999年4月-2003年12月,笔者对男性已婚2年以上的不育症患者、女方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异常.精液检查:精液量少于1.5mL、精液半小时后不自行液化,精子数目在每毫升三千万个以下,成活率低于50%,畸形精子超过20%,经门诊治疗观察,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28例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及性激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性不育在生育异常中占 40 %~ 5 0 %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异常、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是研究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少精症和无精症引起的不育在不孕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来自天津市 7所医院 1 2 8例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及性激素进行了分析。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1 995年 5月至 1 999年 8月来自天津市市级、区级 7所医院泌尿外科及男性不育专科门诊确诊为无精症的患者 1 2 8例 ,年龄在 2 2~ 3 9岁 ,平均年龄 2 9 2岁。经检查女方正常 ,无任何避孕措施 ,婚后 2~ 7年不育。全部病例无明显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9.
不育患者AsAb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不育的原因很多 ,但血清抗精子抗体 (AsAb)阳性和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不育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精子作为一种免疫禁忌细胞可以导致自身及同种异体抗体形成 ,引起不孕、不育及流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形态畸形也可导致不孕、不育及流产和不良产史及出现畸形儿等。为了了解免疫因素造成抗精子抗体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分布 ,并结合分析其染色体的异常情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笔者对 1 1 2例不育不孕患者进行AsAb及染色体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在门诊和病房…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育龄夫妇有15%存在不育问题.在诸多不孕因素中,由于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导致不育占10%~30%,抗精子抗体(AsAb)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生育过程[1].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直接法是检测结合在精子表面的AsAb,作为WHO推荐为临床男性不育诊断中免疫性不育的检测方法,已在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中推广应用.本文分析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检测的56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结合抗体发生率以及精子结合抗体与自身血清精子抗体(BAsAb)、精浆精子抗体(SAsAb)以及其配偶BAsAb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男性不孕不育症中90%的男性不育症是由于生精障碍引起的,其中特发性生精障碍占60%,而在这些不明原因的不育病人中,相当部分临床表现为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为进一步探讨男性不育患者无精子致病因素,现将我院门诊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2362位就诊病员中123例无精子症病例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精子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精子膜超微结构缺陷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对临床非梗阻性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中精子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在电镜下,发现该不育男性患者精子多存在质膜、顶体外膜和/或顶体内膜等畸变,膜结构呈多形态超微结构异常的现象,此外,精子核、颈部和线粒体、微管等超微结构也存在病理性改变。结论精子膜超微结构畸变是非梗阻性男性不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世界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不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许多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男性不育病因复杂,除内分泌激素紊乱、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理化因素等外,约30%患者是由染色体畸形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引起的不育[1-2],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男性不育中,精液异常是许多不育男子的主要临床表现。精子是男性生育的使者,不但要求有相当的数量,而且要有好的质量,不但要求活动力强,还要求无畸形,才能很好完成生育的使命。精液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精子呆滞,活动力低下;精子数量过少甚至精液中无精子;精子中死精虫多或精子中畸形精子比例大;此外还有精液不能液化等。男性不育,辨其症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决非都是肾虚所为。临床主要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因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所以,虚者主要是肾虚,或兼见肝阴虚、肝血虚,以及脾虚等。临床一般可分为阴虚不育、阳虚不育、气血两虚不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探索不孕不育的病因.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结果:800例不育男性患者,精子异常患者占63.80%,主要是精子活力下降,其次是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结论:男性不育主要原因是精子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了解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以色列欧霸SQA-V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2011年6月来该院不育专科就诊的2 794例男性不育怠者的精液就外观、液化时间、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精子形态正常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2794例精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有356例(占12.74%),余2 438例标本中有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异常指标中精液量少、精液液化不良、pH值异常、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活率低、无精症、精子密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在异常精液中的比率分别是:24.61%、20.59%、2.30%、65.71%、39.38%、2.63%、31.91%、25.3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中普遍存在精子活率和活力、精子密度、精子形态和精液液化时间等指标的异常改变,准确地分析精液质量是判断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检测手段,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应用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解脲脲原体 (UU)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 ,可导致不育症、尿道炎等多种疾病。育龄夫妇中约有 10 %患有不育症 ,男性表现为严重少精子或无精子 ,除输精管梗阻、腮腺炎病毒感染等病因外 ,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本文报告 4 8例原因不明的不育男性 ,婚后同居 2a以上 ,性生活正常 (排除不育 )患者 ,精液UUPCR检测结果及 1例UU感染致男性不育病例。1 病例分析病例摘要 :患者 ,男 ,34岁 ,婚后 2a其妻产 1女 ,排除女方不育的原因。体格检查 ,发育良好 ,营养一般 ,系统检查无异常 ,外生殖器、性功能均正常 ,精液常规只有精子活率低下 ,约为 30 % ,其…  相似文献   

18.
黄立光  陈维纯 《吉林医学》2013,34(7):1238-1239
目的:研究精液白细胞的检测在男子不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WBC数量进行检测,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育患者精液样本中WBC>1×106/ml的患者为35例,占总样本的38.04%,WBC>1×106/ml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活动率、精子密度等精液常规检查指标结果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精液WBC≤1×106/ml组,而畸形精子率结果显著高于精液WBC≤1×106/ml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白细胞有增多现象,精液白细胞异常与男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适用于宫颈因素所致的不孕,免疫性不孕和男方精液异常,如精液不液化、轻度少精子症、畸形精子及原因不明的不孕等。文献报道,IUI是单纯免疫因素相关男性不育的首选治疗方法。IUI的妊娠率与患者输卵管的通畅度、排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以及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95例男性不育患者及80例正常生育对照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总抗体(TIg)、IgG和Ig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不育患者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5.3%,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为3.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抗精子抗体的存在降低了妊娠的几率,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对诊断不孕症有一定价值,而且可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