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智煎对脾肾两虚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7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治以益智煎;对照组35例,治以益智煎模拟剂。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40%,两组疗效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MMSE评分显著提高,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智煎能有效治疗脾肾两虚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5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及P300检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言语项目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P300波幅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结论电针百会能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康复期认知障碍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方法:66例年龄在70岁以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处于疾病康复期,存在认知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科常规统一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潜伏期和波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平均缩短39.1 ms,对照组平均缩短16.7 ms,两组P300潜伏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客观评价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康复期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头皮针对促进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和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来进行疗效观察与评定。结果:经12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均有提高,治疗后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2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MCI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事件相关电位P300用于头皮针治疗康复期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66例处于脑梗死康复期,首次发病,存在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下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测定。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P300潜伏期平均缩短39.1ms,对照组平均缩短16.7ms,两组P300潜伏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客观评价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康复期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头皮针对促进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电生理(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靳三针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P300波幅和潜伏期.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和MoCA评分、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MMSE和MoCA评分及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靳三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可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智健脑丸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益智健脑丸,对照组予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以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MMSE、Mo C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健脑丸能显著改善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rTMS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状态评分对比,同时采集治疗前后的P300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比较。结果 14天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P300潜伏期和波辐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应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具有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脑部血管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采用MoCA评分、MMSE评分与P300潜伏期、波幅高低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病灶卒中患者的MoCA和P300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Vs及Vm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动脉RI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P300波幅与MoCA评分、MMSE评分则呈正相关。MoCA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额叶卒中组、颞叶卒中组、顶叶卒中组与基底节区卒中组、枕叶卒中组比较,治疗前MoCA评分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P<0.05);与顶叶卒中组比较,额叶组和颞叶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醒脑针法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大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卒中患者以额叶、颞叶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河北中医》2012,34(2)
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口服,治疗组用通窍活血汤治疗.2组在治疗1个月后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判断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6.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缩短,波幅升高(均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治疗VD疗效确切,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助于诊断VD并检测症状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拉西坦口服、常规治疗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疗法。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CDT、BBS、MMSE评分对两组患者认知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T、BBS、MMSE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BBS、MMSE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MMSE、BB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程度,从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康组,针刺组予针刺治疗,针康组进行针刺配合认知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1 State Examination,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能改善患者认知障碍;针康组在改善患者MMSE、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均优于针刺组(P<0.05);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治疗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针刺配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4例和C组35例。3组均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其中A组头针治疗留针30 min,B组留针1 h,C组留针10 h。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ADL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VCIND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其中头针留针10 h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4例,均行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等穴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PI)、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升高,Hcy和hs-CRP、CPI及血清VILIP-1、GFA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有效改善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临床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组(干预组)与认知训练组(对照组)。干预组30例,采用毫针针刺于氏头针分区的额区及左侧颞区,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对照组30例,只采取认知训练。两组治疗每日1次,每周6天,休息1天,连续观察8周。结果:干预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干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客观依据,突显头穴丛刺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组(观察组)与认知训练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电鍉丛针刺激额区及右侧颞区,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对照组30例采取单纯的认知训练。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日1次,每周6天,休息1天,连续观察8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率67.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鍉丛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克服了针刺疼痛及有创伤的问题,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靳三针结合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和辖区部分社康服务中心就诊的MCI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针刺疼痛而中途退出临床观察,将其纳入脱落病例,所以治疗组最后共纳入31例患者。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CDR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7.41%,对照组有效率59.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基础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历代注家对《金匮要略》湿病、水气病、痰饮病研究甚多,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未带来新的认识。现引入隐喻认知的方法,推测湿病、水气病、痰饮病,分别以雾、云、水(或冰)为原型进行认识,探讨这些自然现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出水气病并不等同于水肿病,《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多论水肿的原因更多源于始源域云的一般特征。在治疗方面,对相关方剂进行取象解读,发现其配伍体现了天地间水液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好发体质类型。方法:选择98例MCI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98例认知功能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舌脉进行分析,根据王琦等制订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判断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一般资料中,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层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随年龄增长,MCI患病比例明显增高;就业情况对MCI患者具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和文化因素对MCI发病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2)中医体质方面,MCI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中,痰湿质占39%,其次为瘀血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分别占20%、15%和13%,其他体质如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患者均较少,占MCI患者的13%;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9种中医体质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湿质可能为MCI的好发体质,阴虚质、瘀血质及湿热质亦为MCI的易发因素,积极改善体质类型对防治MCI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55-1857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查阅并总结古今文献,归纳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肾虚精亏为本,痰瘀阻滞为标。临床论治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辨证分型主要为:肾精亏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痰瘀阻窍。以期对现代中医学临床辨治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