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抗HBV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服用拉米夫定有应答时,于第7~12个月加用苦参素与不用苦参素比较,观察HBV标志物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治疗9mo、12mo时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组的HBeAg阴转率较单用拉米夫定组高(46.6%与17.2%,P<0.05和70.0%与31.0%,P<0.01).9mo、12mo时HBV DNA阴转率也较单用拉米夫定组高(90.0%与82.7%和93.3%与79.3%,但P>0.05).另外,联合治疗组在12mo时有4例HBsAg转阴.结论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拉米夫定有较高的HBeAg及HBVDNA阴转率,两药有较好的互补性.苦参素在抗HBV疗效上,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苦参素0.2tid po.疗程7~9个月,乙肝疫苗60ug,每15天1次,皮下注射,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0.1qd po.疗程1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拉米夫定0.1qd po.疗程12个月.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 DNA. 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6%和51.6%,P <0.05; 45.2%和19.4%,P<0.05; 77.4%和51.6%,P<0.05).结论 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为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20例。苦参素组口服苦参素胶囊,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口服苦参素胶囊和拉米夫定,疗程为12个月。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血清HBeAg、抗-HBe、HBV DNA和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治疗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HBeAg、抗-HBe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优于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YMDD变异率较苦参组和拉米夫定组低,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苦参组和拉米夫定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可减少YMDD变异。  相似文献   

4.
张颖  秦红 《医学综述》2008,14(12):1909-1910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60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同时使用拉米夫定和α1胸腺肽6个月,随后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对照组30例,仅给予拉米夫定12个月。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HBeAg、抗-HBe、HBV 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2个月治疗,治疗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与α1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78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治疗组)92例,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86例,疗程4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ALT、AST、HBV-DNA水平,ALT、AST复常率,HBeAg及HBV-DNA24周、48周阴转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LT、AST、HBV-DNA下降更为明显(P〈0.05),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P均〈0.05),HBeAg和HBV—DNA24周、48周阴转率也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同时使用胸腺肽α1和拉米夫定6个月,随后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对照组30例,仅给予拉米夫定12个月。动态观查患者血清HBV DNA和肝功能变化及YMDD变异。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2个月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胸腺肽α1,均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联合用药有改善肝功,且有提高HBV DNA阴转率及减少YMDD变异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9例分为两组,拉米夫定组55例,用拉米夫定治疗;联合组54例,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6、9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以及9个月后血清HBeAg及HBeAb转换情况。结果:治疗3、6、9个月后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6、9个月后两组HBeAg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个月后血清HBeAg及HBeAb转换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联合用药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素a1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使用拉米夫定的同时给予胸腺素a1治疗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2周。疗程中及治疗结束后1年定期检测ALT、HBV M和HBV—DNA。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厦随访期间内,血清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在随访6个月后HBV—DNA及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病例治疗一年后,HBV—YMDD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不仅提高了抗病毒疗效,且可减少停药后的反跳现象,近期与远期效果均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各73例,用ELISA法检测HBe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PCR法检测HBV DNA,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HBeAg、HBV DNA阴转率。同时观察肝功能及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4%(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s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1.23%、26.86%、54.79%和8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68%、10.15%、35.62%、61.64%(P均〈0.05)。治疗组的肝功能及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血清转化率、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32%和76.47%,74.2%和32.4%,61.3%和20.5%,100%和91.3%)。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1.
郝美英 《中外医疗》2008,27(30):63-63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51例患者给予拉束夫定10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治疗同时给予苦参素胶囊0.3克,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仅给担米夫定10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疗程12个月.结果 ALT复常率及HBVDNA阴转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治疗CHB(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作用,能更持久地抑制乙肝病毒,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MD)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LNMD每天100mg口服1年,联合苦素参注射液600mg静滴,每日2次,用2个月后改苦参素片0.2,每日三次口服4个月。对照组41例单用干扰素α-2b5MU肌注每周3次,疗程1年。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88.89%,生化应答率为88.89%,HBeAg如阴转率为57.78%,HBVDNA阴转率为88.89%;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47.78%、34.15%、48.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迅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促进HBeAg/抗HBe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两组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用苦参素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A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e系统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周即可提高HBeAg阴转率和e系统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设苦参素软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eAg转阴率、抗-HBe转阳率、HBVD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M转换率、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血清胶原持续下降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1次/d,同时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于治疗第3个月、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分别检测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ALT等并评价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6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HBeAg转阴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在治疗后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拉米夫定效果更显著,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且均为口服制剂。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12个月;胸腺肽α1 1.6mg三角肌注射,1周2次,疗程12个月;苦参素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对照组102例,采用苦参素、拉米夫定治疗,剂量、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和肝功能复常率、HBV标志物和HBV—DNA阴转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氯化钠治疗慢性乙肝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氯化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加用苦参素氯化钠(0.6g/100ml).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ALT、A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变化,HBVDAN阴转,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第6、12个月时,HBeAg/抗-HBe血清转换及HBVDNA阴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氯化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付东太 《中原医刊》2009,(21):50-5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HBV-DNA阳性、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12个月;联合治疗组同时应用苦参素肌肉注射液(宁夏绿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肌肉注射,每次600mg,每天注射1次,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病例肝功能、HBV-M、HBV-DNA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复常率(92.31%)与对照组(8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分别为76.92%、5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既可利用苦参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特点,又可利用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肝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α-2b干扰素单一治疗,对比分析3个月、6个月后HBeAg与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α-2b干扰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加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HBeAg、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分为拉米夫定加用苦参素组(A组)、单用拉米夫定组(B组)。分别检测血清HBeAg、抗-HBe、HBVDNA、肝脏生化指标和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治疗56周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组HBeAg/抗-HBe转换率(39.4%)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HBVDNA阳性率及YMDD变异率都比拉夫米定组低(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可减少YMDD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