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同间隔时间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进行分期PCI的4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老年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再次介入组(A组)172例,两次介入治疗间隔3~7d;晚期再次介入组(B组)245例,间隔时间15~30d。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两次PCI术前与术后3d血清肌酐值(SCr),计算对比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CI-AKI)风险评分、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检测有无CI-AKI,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PCI术前术后SCr、e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CI-AKI 5例(2.90%),B组6例(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住院期间无紧急透析、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紧急血运重建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于CI-AKI风险评分低中危、进行分期PCI的老年MVD患者,不同的间隔时间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早期再次PCI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诱发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PCI的高血压患者925例,157例发生CI-AKI(CI-AKI组),768例未发生CI-AKI(非CI-AK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心肌梗死、LVEF、PCI类型(急诊或择期)、对比剂应用剂量及一般药物应用情况等临床资料,以及术前及术后24~ 72 h血清肌酐、术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常规、血浆白蛋白含量、血浆球蛋白含量、血脂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患者PCI术后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CI-AKI组在年龄>70岁、心肌梗死、糖尿病、贫血、急诊PCI、对比剂剂量>200mL、LVEF、LVEF< 50%、Hb、RBC、Hct、术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HDL、白蛋白、球蛋白、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不全方面,与非CI-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70岁)、LVEF< 50%、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对比剂用量较大、贫血、急诊PCI以及低水平HDL是高血压患者PCI术后CI-AK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对比剂用量较大、贫血、急诊PCI术以及低水平HDL是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明确对于CI-AKI高危患者的识别及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比例高达30%~([1,2])。既往文献报道,多支病变是导致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显著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0天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复发率~([3,4])。因此,针对STEMI患者的血运重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发表的Cv LPRIT、PRAMI及DANAMI-3-PRIMULTI研究均显示,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直接PCI同期完全血运重建安全有效~([5-7])。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渗对比剂碘帕醇和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诊疗后急性对比剂肾损害(CI-AKI)发生率的差异和CI-AKI早期识别标志物尿肾损伤分子1(u KIM-1)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320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同意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经皮冠脉介入(PCI)诊疗,随机分组使用不同特性对比剂: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组(n=160)或低渗对比剂碘帕醇组(n=160),术后充分水化记录尿量,每日检测u KIM-1水平,第1、2、3、5、7天检测血肌酐(S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CI-AKI的发生率。结果行直接CAG和(或)PCI 105例患者术后发生CI-AKI 14例(13.33%),其中碘帕醇组8例(5.0%),碘克沙醇组6例(3.75%)(P>0.05);择期CAG和(或)PCI 215例术后发生CI-AKI 9例(4.18%),其中碘帕醇组5例(3.12%),碘克沙醇组4例(2.50%)(P>0.05);低渗组与等渗组比较χ2=0.421(P=0.55);直接CAG和(或)PCI与择期比较χ2=8.848(P=0.003),提示直接PCI的患者更易发生CI-AKI;亚组分析显示:无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无CI-AKI发生,合并DN患者180例CI-AKI发病率分别为碘帕醇组13例(14.13%)和碘克沙醇组10例(11.36%),二者比较χ2=0.308(P=0.62)。两组Scr均在使用对比剂后第2天较术前升高(P<0.05),第3天达峰值;两组e GFR在术后第1天均较术前降低(P<0.05),第2天达谷值;u KIM-1水平在第1天即开始升高,48 h达高峰(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u KIM-1与e GFR呈负相关(r=-0.485,P<0.05),与SCr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直接PCI及有DN的患者需更严格水化减少CI-AKI的发生;u KIM-1可以作为CI-AKI的早期标志物进行检测,提前识别CI-AKI,以便更早采取措施降低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也称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对比剂使用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放射学和心脏病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CT检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由于对比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伴随而来的是CI-AKI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增加。CI-AKI的发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透析、死亡等风险,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CI-AKI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有效预防CI-AKI的策略主要是充分水化和减少对比剂用量,然而其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两种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诊断标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不良事件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行PCI的患者共10394例。比较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CI-AKI诊断标准[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44.2μmol/L(0.5 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25%,简写为CI-AKI 25%标准]和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CI-AKI诊断标准[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26.5μmol/L(0.3 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50%,简写为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发生率及与PCI后2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差别。结果:10394例患者中,采用CI-AKI 25%标准诊断的CI-AKI为936例(9.0%),而采用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为206例(2.0%),P<0.001。与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相比,CI-AKI 25%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高,而术前血清肌酐更低,慢性肾脏病(CKD)1期的患者比例较高(P均<0.05)。在随访期间,共有1240例(11.9%)患者发生MACCE。CI-AKI 25%标准和CI-AKI 50%标准诊断的患者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vs.11.7%,P=0.46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种CI-AKI诊断标准确定的CI-AKI均不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为避免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过度定义CI-AKI,CI-AKI 50%标准更适用于临床中筛选出肾功能损伤高危的患者;两种标准诊断的CI-AKI均与PCI后2年MACCE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接受择期冠状动脉导管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80例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于术前3 d始口服普罗布考250 mg,每天2次(n=1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n=137)。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2~24 h内给予静脉注射0.9%氧化钠液1 000 mL水化。主要临床观察终点为CI-AKI。CI-AKI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48 h内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上升超过0.5 mg/dL(44μmol/L)或25%。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8h内最高肌酐水平明显降低[(82.5±18.1)vs.(87.8±19.3)μmol/L,P=0.013],CI-AKI的发生率明显减少(7.7%vs.16.8%,P=0.020)。多因素回归显示,糖尿病、慢性中度肾功能不全及对比剂用量均是CI-AKI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普罗布考则是CI-AKI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9,95%CI=0.23~0.91,P=0.025)。结论:择期冠状动脉导管术前应用普罗布考可明显降低术后CI-AKI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不良事件相关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1063例。分别采用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对比剂肾病(CIN)诊断标准和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诱发急性肾损伤(CI-AKI)的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标准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事件(MAE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KDIGO诊断标准下,CI-AKI患者23例(2.2%),而采用CIN诊断标准,CI-AKI患者93例(8.7%),两种诊断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IGO诊断标准下的CI-AKI患者,随着Mehran评分危险分级的增加,患者所占比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CIN诊断标准中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在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有61例(5.7%)患者发生MAEs,但两种诊断标准下CI-AKI患者的MA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IN诊断标准预测MAEs为OR6.69,95%CI 3.55~12.61,P0.001;KDIGO诊断标准预测MAEs为OR 8.38,95%CI 2.28~30.72,P=0.001。结论采用KDIGO诊断标准和CIN诊断标准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I-AKI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CIN诊断标准,KDIGO诊断标准可能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高危特征以及术后MAEs的发生更为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合并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自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入住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690例,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实践指南》CI-AKI定义将STEMI患者分为CI-AKI组和非CI-AKI组。收集一般人口资料、实验室指标、介入治疗资料、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CI-AKI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CI-AKI组患者60例(8.7%)。在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中入院肾功能不全(OR=2.249,95%CI:1.004~5.038,P=0.049)、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OR=3.569,95%CI:1.630~7.816,P=0.001)、心原性休克(OR=4.972,95%CI:1.905~12.972,P=0.001)及对数(ln)峰值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OR=2.544,95%CI:1.817~3.562,P<0.001)与CI-AKI独立相关。将上述危险因素联合构建预测模型,与Mehran评分、ln峰值NT-proBNP进行ROC曲线分析及比较,AUC分别为0.823、0.769及0.802(P均<0.001)。结论:在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中CI-AKI发病率较高,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原性休克及峰值NT-proBNP是CI-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与低渗对比剂碘海醇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入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并行急诊PCI的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区分下壁和前壁心肌梗死作为区组,分配至碘克沙醇组与碘海醇组,检测术后72 h内血清肌酸酐值。CI-AKI定义为:使用对比剂72 h内,血清肌酸酐值较基础值升高25%或增加0.5 mg/dl(44μmol/L)。结果 297例进入最终统计分析,碘克沙醇组与碘海醇组分别为149例和148例,其CI-AKI的发生率分别为22.1%和16.9%,按照非劣效界值Δ=10%计算,95%CI–14.2%~3.8%,P0.002。同时前壁心肌梗死组与下壁心肌梗死组发生率为26.4%和11.6%,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中,低渗对比剂碘海醇非劣效于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在未来CI-AKI对比研究中按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进行分组可以尽可能地避免选择性偏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的关系,进一步比较SII、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58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发生CI-AKI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n=98)和非CI-AKI组(n=485),比较两组间的基线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接受PCI的NSTEMI患者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SII、GRACE评分及其综合水平对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SII、高GRACE评分的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AKI的概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PV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疑诊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基础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害(CI-AKI)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疑诊冠心病患者115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基础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三分位数进行分组:T1组≤0.95 mg/L,共362例;T2组0.95~1.08mg/L,共363例;T3组≥1.08 mg/L,共427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T1组共362例,平均年龄(61.9±7.2)岁,男性137例(37.8%);T2组共363例,平均年龄(62.3±7.3)岁,男性152例(41.9%);T3组共427例,平均年龄(63.1±7.2)岁,男性190例(44.5%)。纳入研究人群中发生CI-AKI的患者共73例(6.3%),CIAKI患者的基础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4±0.29)mg/L,显著高于非CI-AKI患者的(1.06±0.37)mg/L(P0.001)。T3组共48例(11.2%)发生CI-AKI,显著高于T1组7例(1.9%)、T2组8例(5.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肌酐、尿酸、对比剂用量等因素后,与T1组相比,T2组术后发生CI-AKI的风险未见明显升高(P=0.178),T3组术后发生CI-AKI的风险增加2.89倍(P=0.017)。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较高的基础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增加CI-AK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分析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法:回顾2013-06至2015-06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254例。依据对比剂肾病定义[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 mg/dl(44.2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分为对比剂肾病组(n=23)和非对比剂肾病组(n=231),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和手术指标,计算eGFR值。结果:254例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PCI术后23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PCI(OR=0.370,95%CI:0.060~2.297)、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OR=4.209,95%CI:1.202~14.742)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OR=7.950,95%CI:1.108~57.034)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ACS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急诊PCI、NT-proBNP升高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PVLR)和GRACE评分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MPVLR、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NSTEMI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CI的3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CI-AKI,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n=47)及non-CI-AKI(n=321)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不同水平MPVLR和GRACE评分患者CI-AKI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MPVLR、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PCI术后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CI-AKI组的MPVLR和GRACE评分明显高于non-CI-AKI组(P<0.05)。MPVLR联合GRACE评分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95%CI:0.644~0.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老年人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拟行CAG或PCI的患者161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PGE1组(87例)和对照组(74例).PGE1组患者术前5d至术后2d用脂微球PGE1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人院和术后48 h查血肌酐和胱抑素C(Cys C)水平.结果 与PGE1组比较,对照组术后血肌酐水平和血清Cys C水平升高(均P<0.01);而肌酐清除率(Ccr)降低(P<0.05).对照组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高于PGE1组,分别为12.2%(9/74)和3.4%(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PGE1可降低CI-AKI 发生率;而高基线水平的血肌酐、糖尿病增加CI-AKI发生率.血清Cys C水平与Ccr呈负相关(r=-0.615,P<0.01).结论 围术期应用P(GE1对行CAG或PCI的老年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并能降低CI-AKI的发生率.血清Cys C水平可作为CI-AKI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血浆大内皮素水平与术后出现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1-01到2015-06-30于阜外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共1 061例纳入研究。根据大内皮素水平将患者分为大内皮素正常组(n=236)和大内皮素升高组(n=825),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介入操作特征,以及CI-AKI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合终点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并进行Logistic分析明确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行急诊PCI的患者术后CI-AKI发生率为22.7%(241/1 061)。大内皮素升高组患者CI-AKI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12个月复合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大内皮素正常组(P值分别为0.041、0.040和0.021)。校正其他变量后,大内皮素不论作为连续性变量还是分类变量均显著增加急诊PCI患者术后CI-AKI的风险。结论:在行急诊PCI的患者中,血浆大内皮素水平升高会显著增加患者术后CI-AK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手术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短期(1个月)内行两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接触对比剂后,围术期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且30 d内两次应用对比剂的冠心病患者601例,按照首次接触对比剂的手术方式分为:A组(首次手术方式为急诊PCI,113例)和B组(首次手术方式为择期PCI,488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围术期CI-AKI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随访1年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 A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吸烟者比例和入院心率均高于B组;B组患者年龄、入院收缩压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利尿药使用比例高于B组;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应用比例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率、第2次术后CI-AKI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58,95%CI 1.000~1.118,P=0.049)是首次手术方式为急诊PCI的患者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OR 1.015,95%CI1.000~1.030,P=0.048)是首次手术方式为急诊PCI的患者第2次术后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1年,A组MACE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支架内再狭窄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P=0.037)。结论首次急诊PCI患者,短期内行两次PCI接触对比剂后围术期CI-AKI发生率均高于择期PCI患者。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冠心病患者远期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住院行急诊PCI的ACS合并糖尿病患者400例。根据是否发生CI-AKI,分为CI-AKI组(n=68)和非CIAKI(non-CI-AKI)组(n=332)。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患者CI-AKI的发生率为17.0%。与non-CI-AKI组相比,CI-AKI组女性、既往心肌梗死(MI)病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 L·min~(-1)·1.73m~(-2)的比例更高,WBC计数、Hb、PLT计数、术前血糖、HbA1c水平更高,造影介入情况(再灌注时间、左前降支受累和使用IABP)比例更高,疾病严重程度评分(Mehran、SYNTAX和GRACE风险评分)均更高,而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病史(OR=1.612,95%CI:1.079~2.499,P=0.021)、基础eGFR60m L·min~(-1)·1.73m~(-2)(OR=2.362,95%CI:2.021~2.719,P0.001)、HbA1c(OR=1.659,95%CI:1.221~1.836,P=0.001)、LVEF(OR=0.969,95%CI:0.944~0.994,P=0.050)、SYNTAX评分(OR=1.160,95%CI:1.014~1.383,P=0.005)及GRACE风险评分(OR=3.224,95%CI:1.884~4.042,P0.001)是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CI-AKI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既往MI病史、基础eGFR60m L·min~(-1)·1.73m~(-2)、HbA1c、LVEF、SYNTAX评分、GRACE风险评分是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3—9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0例,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肾功能、造影剂剂量、左室射血分数、合并症情况、急诊PCI治疗情况等,分析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发生CI-AKI(观察组),253例患者未发生CI-AKI(对照组),CI-AKI发生率为9.6%。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CCR、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造影剂剂量及急诊PCI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OR=4.6,95%CI(3.1,5.5)〕、年龄60岁〔OR=2.6,95%CI(1.6,3.5)〕、造影剂剂量200 ml〔OR=3.1,95%CI(2.4,4.0)〕、心功能不全〔OR=2.3,95%CI(1.4,3.2)〕、糖尿病〔OR=2.7,95%CI(1.3,3.7)〕、高血压〔OR=1.9,95%CI(1.0,2.8)〕、急诊PCI〔OR=3.9,95%CI(2.5,5.3)〕是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I-AKI发生率为9.6%,肾功能不全、年龄60岁、造影剂剂量200 ml、心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急诊PCI是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不同定义的对比剂肾病对于肾功能相对正常(eGFR≥60ml/min/1.73m2)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危险因素、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肾功能相对正常的ACS患者232例。依据对比剂肾病定义分为CIN25%组(PCI术后血清肌酐增加≥25%)和CIN0.5组(PCI术后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0.5mg/dl)组,计算所有患者的eGFR值、GRACE积分及Mehran积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CIN和住院不良事件(再梗死+急性左心力衰竭+死亡)的风险。结果:CIN25%组和CIN0.5组发生率分别为12.1%和5.6%,GRACE积分140是CIN25%组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2,95%CI 2.39~11.36,P=0.001),CIN0.5组是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4,95%CI1.42~16.54,P=0.012)。结论:肾功能相对正常的ACS患者合并GRACE积分高时PCI术前及术后应予以充分的预防CIN措施,当术后肌酐绝对值升高≥0.5mg/dl是应警惕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