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容积再现技术(VRT)对正常内耳及内耳病变的显示能力。方法 对20例(40耳)正常内耳及42例(61耳)内耳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00mAs,0.75mm准直器宽度,螺距为1,高分辨骨算法重建。对感兴趣耳进行VRT重建。结果 VRT图像清晰显示了正常内耳的空间立体结构。40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VRT图像均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了畸形的形态和部位。VRT表现为:(1)Michel畸形1耳:内耳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3耳:耳蜗与前庭不能相互区分,呈一囊状结构;(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呈囊状,前庭扩大呈囊状,二者可相互区分;(4)不完全分隔Ⅱ型(即Mondini型)5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与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缺如或扩大;(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前庭导水管开口扩大呈喇叭口状,与总脚相通。骨化性迷路炎患者7例(7耳),4耳重组时不能完整地显示内耳的立体结构,3耳表现为耳蜗变细或半规管显示不完整。14例(14耳)迷路瘘管患者中,耳蜗破坏1耳,耳蜗、前庭、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均破坏3耳,仅水平半规管破坏10耳。VRT图像表现为半规管或耳蜗与团状高密度结构相连,重组时不能相互分开。结论 VRT可清晰显示正常内耳及部分内耳病变,对内耳病变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
多层CT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CT(MDCT)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行MDCT螺旋扫描,原始数据采集完后,按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3mm,单侧FOV9.6cm放大重建,再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并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漫游(VR)及其叠加技术等后处理方法观察内耳结构。结果:5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有20例37耳先天性内耳畸形,其中耳蜗未发育1耳、共同腔畸形1耳、不完全分隔Ⅰ型1耳、不完全分隔Ⅱ型即Mondini畸形8耳、前庭和半规管畸形22耳、前庭导水管扩大20耳、内耳道畸形8耳,伴内耳道底发育不全3耳、外耳道骨性闭锁2耳、面神经管异常4耳、前庭窗闭锁2耳、蜗窗闭锁1耳。结论:MDCT螺旋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先天性内耳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并明确其分类,为电子耳蜗的植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32耳)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做多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患耳做单侧重叠放大重建,并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对骨迷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本组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以下几种:(1)Michel型(1耳):内耳结构完全缺如。(2)共同腔畸形(2耳):耳蜗和前庭呈一囊状结构,二者不能相互区分。(3)不完全分隔Ⅰ型(3耳):耳蜗缺乏完整的蜗轴,呈囊状改变,同时前庭扩大呈囊状。(4)不完全分隔Ⅱ型(Mondini型)(4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5)前庭及半规管畸形(14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粗大或缺如。(6)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其中6耳伴随其他畸形):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喇叭口状或与总脚相通。(7)内耳道畸形(8耳均伴随其他畸形):内耳道缺如、狭窄或扩大。结论 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有其特殊的形态学表现,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可清晰显示各种畸形的二维和三维解剖特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16排螺旋CT对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对先天性内耳骨迷路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105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接受16排螺旋扫描,取层厚0.625 mm,Bone Plus骨算法,单侧DFOV 9.6 cm或7.5 cm放大重建,行MPR和VR重建.结果 105例患者中有75例150耳CT显示正常,30例56耳为先天性内耳畸形,包括骨迷路未发育(Michel畸形)4例5耳,耳蜗未发育1例1耳,共腔畸形3例5耳,阶间隔Ⅰ型(囊状耳蜗-前庭畸形)1例1耳,耳蜗发育不全3例4耳,阶间隔Ⅱ型(Mondini畸形)12例21耳,前庭-半规管畸形5例9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5例27耳,内耳道畸形12例19耳及内耳骨迷路畸形伴颈静脉球高位10例15耳.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对先天性内耳骨迷路发育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耳骨迷路畸形的HR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骨迷路畸形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8例(56耳)先天性感音性耳聋的内耳骨迷路畸形患者HRCT表现。结果 Michel畸形1耳,囊状耳蜗.前庭畸形(IP-1畸形)8耳,Mondinl畸形(IP-2畸形)17耳,耳蜗未发育4耳,耳蜗发育不全6耳,共腔畸形4耳,前庭.外半规管畸形8耳,前庭导水管扩大8耳。结论 HRCT可显示先天性内耳畸形表现,为内耳畸形的诊断和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于文玲  王振常  刘中林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29-1231
目的:总结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内耳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方法:6例6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同时合并内耳畸形,5例行横断面及冠状面HRCT扫描,1例仅行横断面扫描。分析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内耳畸形的HRCT表现特点。结果:6耳不同程度的外中耳畸形合并的内耳畸形有:①外半规管畸形(6耳):外半规管短小或短粗;②前庭扩大(3耳):前庭增宽,左右径大于4mm;③前庭窗封闭(3耳):HRCT冠状面显示前庭窗结构消失;④内听道异常(2耳):内听道狭窄,可合并走行异常;⑤前庭导水管扩大(1耳):前庭导水管呈三角形扩大并与总脚相通。结论:部分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可同时合并内耳畸形,HRCT检查时应重视发现这种复杂畸形。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内耳成像在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中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内耳成像在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MRI扫描并进行后处理,主要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客积再现技术(VRT)。结果:18例34耳存在内耳畸形。1例2耳Michel畸型;2例3耳共同腔畸形;4例8耳Mondini畸型;8例16耳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5耳显示内听道畸形。MRI MPR、MIP及VRT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内耳畸形的部位和程度。结论:磁共振内耳成像能清楚、立体显示正常膜迷路和内听道内神经结构,对于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和MRI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行MSCT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指导临床选择适应证和植入耳侧。结果:43例中20例MSCT和MRI均未发现异常,23例(42耳)MSCT和MRI均发现有异常,其中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20例39耳:①MicheⅠ型1耳,表现为内耳结构完全缺如;②共同腔畸形3耳,耳蜗和前庭融合呈一囊状结构;③不完全分隔Ⅰ型(IP-Ⅰ型)3耳,耳蜗和前庭均呈囊状,两者轮廓可以区分;④Mondini型5耳,耳蜗仅1.5圈,中圈和顶圈融合,前庭扩大;⑤前庭与半规管畸形13耳:耳蜗正常,前庭扩大,半规管短小、粗大或缺如;⑥前庭导水管扩大14耳,前庭导水管扩大呈喇叭口状或与总脚相通。骨化性迷路炎3例3耳,MSCT表现为内耳迷路内密度不同程度增高,MRI表现为迷路信号减低。MRI显示蜗神经缺如5耳,蜗神经细小2耳。结论:术前MSCT和MRI检查相互补充,应作为常规术前检查。MSCT在显示中耳结构和立体显示内耳畸形的形态方面优于MRI,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MRI对于评价听神经是否正常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耳畸形可分为迷路未发育、初始听泡、耳蜗未发育、共同腔畸形、耳蜗发育不全、不完全分隔型、大前庭导水管、前庭半规管畸形、蜗神经孔异常、前庭蜗神经异常。不完全分隔Ⅱ型和大前庭导水管与SLC26A4基因有关,不完全分隔Ⅲ型为一些X-连锁耳聋的表现。耳蜗发育不全可以与一些综合征性耳聋有关。对内耳畸形的完整评估应包括利用MRI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先天性内耳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120例(224耳)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及MRI扫描,分析其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结果 :120例中,听力障碍102例(85.00%),面部形态异常14例(11.67%),外耳畸形4例(3.33%)。CT及MRI示耳蜗前庭畸形17例,前庭畸形14例,半规管畸形39例,内听道畸形50例。其中伴前庭导水管和耳蜗导水管畸形87例(72.50%)。结论:内耳畸形是小儿最主要的致聋因素,临床表现多样,CT可观察内耳结构,MRI可判断内耳膜迷路及听神经的发育程度,为内耳畸形的临床诊断、分类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20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行MSCT检查,将所得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结果 外耳道骨性闭锁18耳(90%),膜性闭锁2耳(10%);乳突气房气化良好14耳(70%),气化较差6耳(30%);鼓室发育异常5耳(25%);听小骨畸形11耳(55%);面神经管异常8耳(40%);卵圆窗闭锁5耳(25%);圆窗狭窄1耳(5%);伴内耳畸形3耳(15%).结论 MSCT可明确外耳道闭锁类型、乳突气化情况和鼓室、听小骨、面神经管、卵圆窗、圆窗及内耳结构发育情况,能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的确定及术式选择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在耳部畸形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2-01间行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耳部检查先天性耳部病变患者31例共44耳,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动态容积CT机,采用160×0.5容积扫描模式。采集到的数据,常规进行1.0 mm横断面重建,高分辨率算法(sharp verysharp或bone)。结果:外耳道闭锁16例18耳,同时16例中伴有鼓室形态异常4耳,听小骨形态异常3耳,鼓室并听小骨形态异常1耳,患耳侧乳突呈板障型者2耳。外耳道狭窄4例5耳。内耳形态异常或畸形10例19耳。结论: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先进的软硬件技术,评价内耳畸形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耳畸形的颞骨CT诊断和术前评价意义。方法:采用顺序性和针对性图像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内耳畸形的颞骨CT表现.与原诊断报告的描述进行比较,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26例(共52侧耳)内耳畸形患者中耳蜗发育不全15例、前庭导水管扩大19例、半规管发育不良和前庭扩大11例,这4种畸形单发或联合者占所有骨迷路畸形的80%。原诊断报告中主要遗漏了半规管发育不良4侧耳、前庭导水管扩大7侧耳、耳蜗发育不全6侧耳。采用顺序性图像观察方法,两位阅片者诊断内耳畸形的Kappa值为0.97;与原诊断报告的Kappa值分别为0.51和0.5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价发现耳蜗及前庭与内听道底部骨质缺损17侧耳、半规管骨壁缺损2侧耳、面神经管迷走6侧耳。结论:高分辨力颞骨CT扫描对详细了解内耳畸形的程度、部位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顺序性观察方法可避免内耳畸形的漏诊;针对性的评价对充分做好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准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实时三维成像显示内耳结构方法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 RT-3D成像显示内耳结构的方法。资料与方法:对12例颞骨进行螺旋CT扫描,并利用RT-3D成像,层厚1mm,螺距1.0,0.1mm密集重建。结果:12例24耳耳蜗呈蜗牛状22耳,前庭呈囊状,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及后半规管显示良好,半规管总脚及膨大的壶腹均显示良好;1例2耳耳蜗、前庭及半规管融合成囊状,类似倒“逗号”状。22耳蜗神经、前庭神经显示良好,其中2耳蜗神经较细;1例左侧内听道狭窄,蜗神经管变细;24侧面神经膝段均清晰显示,面神经鼓室段4例8耳显示良好,面神经乳突段与周围乳突气房分辨差。结论:螺旋CT RT-3D成像能清晰显示内耳结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多方位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技术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方法对15例(17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进行多层螺旋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图像后处理在Philips Mx8000工作站进行。结果17耳中,外耳道狭窄2耳,外耳道膜性闭锁2耳,骨性闭锁13耳。外耳道先天性胆脂瘤及耳后瘘管1耳。鼓室畸形3耳。听小骨先天畸形7耳。内耳畸形1耳。面神经管异常17耳。其中面神经管总长度变短11耳,面神经管走行异常5耳,面神经管位置异常9耳,面神经管管径变细1耳,面神经管分叉1耳。结论MSCT高分辨率扫描加CPR技术能清晰显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中面神经管的异常,有利于临床医生术前详尽了解面神经管的行程,减少不必要的面神经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扫描正常内耳容积再现技术成像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VRT)正常内耳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对10例(20耳)健康志愿者进行MSCT扫描,并对双侧耳分别进行重叠放大重建,重建间隔分别采用0.1mm(重叠86.7%)、0.2mm(重叠73.3%)、0.3mm(重叠60%)、0.4mm(重叠46.7%)和0.5mm(重叠33.3%),然后以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内耳进行图像重组,比较不同重建间隔对VRT图像质量的影响。调整VR重组的阈值,分别选择-1000~0HU、0~ 1000HU和-1000~ 1000HU,比较3组阈值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三组阈值间VRT图像质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1000~ 1000HU为最佳,其图像内耳结构显示完整、清晰,边缘清晰锐利,立体感较强,无明显伪影;以阈值-1000~0HU所得图像最差,内耳结构显示粗细不均、密度不等,半规管显示不完整。重建间隔为0.1和0.2mm时图像立体感较强,分辨力较高,内耳结构显示清晰。结论:MSCT内耳成像0.75mm准直器宽度时选择0.2mm重建间隔所得VRT图像质量最佳;VR图像重组时阈值-1000~ 1000HU时内耳三维结构显示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镜(MRVE)显示内耳系统的可行性及其正常解剖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53例健康受试者106只内耳行3D FASE重T2WI横断面成像扫描。原始图像传至在网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在工作站行透视容积再现(PVR)成像,利用仿真内镜(VE)对内耳进行腔内结构观察。结果 MRVE可详细、明确显示内耳腔内的解剖结构,而且检查过程可以制成录像反复、多方位观察,是一种方便、易行、灵活的无创性检查手段。结论 MRVE可用于内耳膜迷路的腔内结构研究,为MRI发现内耳疾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