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徐帆  冯恩富  赵正英 《中国药师》2008,11(3):310-313
目的:考查多索茶碱、尼克刹米、洛贝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4种注射剂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室温放置8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与配伍0h比较,配伍液放置8h内的外观色泽、不溶性微粒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配伍液中各药含量在8h内保持在90%以上,且配伍8h内无新物质产生。结论:多索茶碱、尼克刹米、洛贝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内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徐帆  李仁秋  徐贵丽  李斌  苏莉 《中国药师》2010,13(8):1209-1211
目的:考察多索荼碱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两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主药的含量。结果:室温24h内,多索茶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均无明显变化.但配伍液的微粒数不断减少,多索茶碱含量无变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含量不断降低,但与多索茶碱的加入无关而与配伍液pH相关。结论:氨荼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氨茶碱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帆  冯恩富  李锐  梁晓方  苏莉 《中国药师》2009,12(10):1400-1402
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2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主药的含量。结果:室温8h内,氨荼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申的外观、pH均无明显变化.但配伍液的微粒数不断减少,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含量变化明显。结论:氨茶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宜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  相似文献   

4.
黎明  程道海  黄振光  陈雯玲  陆华 《中国药房》2014,(14):1288-1290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于室温不避光条件下,将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5%转化糖注射液250 ml中,3 h内观察配伍液外观及测定pH值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含量。结果:配伍液的外观澄清,pH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与5%转化糖注射液250 ml配伍在3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5.
张峻  姚勤  吴晖  肖红梅 《中国药师》2009,12(12):1834-1836
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氨茶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含量,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的变化。结果:将氨茶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伍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配伍即刻(0h)比较,8h内,配伍液无混浊、沉淀、气体产生,外观色泽及含量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结论:配伍液于室温下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氨茶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氨茶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多巴胺不影响氨茶碱及尼可刹米的稳定性,但与氨茶碱配伍后溶液pH呈碱性,导致多巴胺不稳定。结论氨茶碱的加入会降低配伍液中多巴胺的稳定性,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溶液pH对多巴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帆  冯恩富  徐贵丽  徐昕明  何天瑜 《中国药师》2009,12(12):1766-1768
目的:考察多索茶碱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及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3种主药的含量。结果:多巴胺及酚妥拉明不影响多索茶碱的稳定性,配伍液pH对甲磺酸酚妥拉明、盐酸多巴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及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适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配伍于24h内使用,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头孢西丁钠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小红  储蓉 《抗感染药学》2010,7(2):113-114
目的:考察室温(25℃)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西丁钠的质量浓度,并考察配伍液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头孢西丁钠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及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室温(25℃)下可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配伍,8h内使用。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头孢地秦钠与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秦钠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25±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配伍液8h内头孢地秦钠与氯诺昔康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 在室温下配伍液8h内的含量、pH、不溶性微粒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条件下,注射用头孢地秦钠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氨茶碱和盐酸纳洛酮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观察外观,测定pH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室温8h内,氨茶碱与纳洛酮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微粒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配伍,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在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多索茶碱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除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6h时多索茶碱的含量降低外,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多索茶碱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宜4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微粒及pH变化.结果 两药配伍后6h内的含量、pH、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6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雪松  李鹏  郑芳  陈富超 《中国药师》2010,13(4):539-540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下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在室温下配伍液8h内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20℃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在配伍后8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观察及测定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条件下放置6h内的外观及PH值,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 结果:与配伍后0h比较,配伍液在6h内的外观和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PH值有所浮动。 结论:注射用多索茶碱与注射用阿洛西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放置6h内质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两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的主药含量。结果室温8h内,肌苷与维生素B6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及微粒均无明显变化;配伍6h后两药含量有所降低。结论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un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调pH5.0)(38∶60.5∶1.5);252nm为检测波长,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中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注射用ROX与5种溶媒配伍后,在室温(25±1)℃及高温(40±1)℃条件下,于0、1、2、4、6、8、12、24 h取样,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变化,测定p H值和不溶性微粒计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X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外观均无色澄明,无气泡及沉淀产生,各配伍液p H值无明显变化,RSD<2%(n=8)。注射用ROX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室温12 h、24h p H值分别为3.96、3.91,高温8 h、12 h、24 h后配伍液p H值分别为3.95、3.92、3.86,其他配伍液p H值在4.40~6.31之间。24 h内各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未明显增加,均符合规定。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24 h内药物含量变化均<5%,RSD<2%;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的配伍液含量呈下降趋势,24 h药物含量变化>10%,RSD分别为4.52%(室温,n=8)、4.43%(高温,n=8)。结论:注射用ROX与木糖醇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4 h内使用,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在12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