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成年男性施暴者人格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及人格形成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独访谈及问卷评估方式,结合相关机构备案家庭暴力资料,对四川省绵阳市某社区38例严重躯体施暴者(病例组)与38例非施暴者(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结果 (1)病例组各型虐待分值及总分均高于非施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放荡不羁因子分、躲避伤害分及冲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2.070,3.545,P<0.05);(3)病例组儿童期躯体虐待与冲动因子及猎奇总分、放荡不羁分呈正相关(r=0.394,0.378,0.435);儿童期虐待总分与放荡不羁因子及冲动总分、悲观分呈正相关(r=0.366,0.197,0.3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1)男性儿童期受虐,尤其是遭受躯体虐待,成年容易出现喜冒险、不畏惧、冲动、自卑的人格特征;(2)猎奇冲动性人格可能是儿童期受虐与成年后严重躯体施暴的中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腺苷脱氨酶(AD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7例临床确诊的TBM患者作为TBM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TBM患者49例(包括病毒性脑膜炎31例,非结核性细菌性脑膜炎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入院后24h内及治疗后恢复期脑脊液中NSE、MMP-9、ADA及TNF-α水平.结果 TBM组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发生率分别为89.5%(51/57)、93.0%(53/57)、86.0%(49/57)和56.1%(32/57),对照组分别为91.8%(45/49)、95.9%(47/49)、85.7%(42/49)和59.2%(29/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h内TBM组脑脊液中NSE、MMP-9、ADA及TNF-α水平分别为(17.2±6.3) μg/L、(82.3±14.5) μg/L、(14.5±5.4) U/L和(87.9±16.1) 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7±4.2)μg/L、(42.9±11.3) μg/L、(4.3±2.0) U/L和(79.3±14.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恢复期TBM组脑脊液中NSE、MMP-9、ADA及TNF-α水平分别为(6.5±2.1)μg/L、(16.7±4.1) μg/L、(6.1±2.3) U/L和(41.7±12.8) μg/L,对照组分别为(6.3±2.3) μg/L、(12.1±3.2) μg/L、(4.1±2.1)U/L和(32.9±11.3)μg/L,TBM组治疗后恢复期脑脊液中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ADA及TNF-α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恢复期脑脊液中NSE、MMP-9、ADA及TNF-α水平均较入院后24h内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中急性起病者(38例)入院后24h内脑脊液中NSE、MMP-9、ADA水平分别为(19.5±6.7) μg/L、(87.9±16.1) μg/L、(17.2±6.3) U/L,均显著高于亚急性起病者(19例)的(14.9±5.1) μg/L、(76.7±13.5) μg/L、(11.8±5.1)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中NSE、MMP-9、ADA及TNF-α水平可为TBM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COPD的治疗提供方案.方法 将96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舒利迭,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孟鲁司特,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分别为(1.43±0.38)L、71.26%±15.28%、75.42%±11.27%,联合用药组分别为(1.71±0.47)L、79.52%±16.83%、83.57%±1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PaO2、PaCO2分别为(71.35±7.21)、(48.69±5.23)mm Hg,联合用药组为(78.16±7.47)、(46.32±5.42) mm Hg,联合用药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健康对照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muppforstran,EMBU)评估两组的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评分值分别为(8.66±2.89)、(13.22±4.4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2.12)、(10.86±3.10)分;研究组内-外向维度评分为(7.75±3.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分别为(49.14±9.24)、(46.67±9.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25±9.51)、(54.13±9.09)分,研究组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为(18.14±3.47)分,高于对照组的(16.50±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精神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项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肺炎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幼儿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儿就诊时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测定,同期检测对照组幼儿的上述指标,比较3组患儿上述两个指标的差异,并与对照组幼儿进行比较;按照其相应的阳性诊断标准计算WBC、CRP的阳性检出率并比较,综合评价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经研究显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及对照组幼儿就诊时的WBC分别为(11.7±4.1)、(9.5±3.0)、(9.0±3.1)及(7.0±2.2)×109/L;CRP分别为(52.3±24.0)、(9.1±3.3)、(34.7±13.4)及(3.9±2.1)mg/L,组间比较,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的CRP及W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义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上述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患儿的W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3%、77.5%、66.5%,CR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4.5%、73.4%,CRP对细菌性肺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具有取材简单、快速、对细菌性肺炎阳性检出率高的优势,在排除患儿其他导致CRP升高的因素前提下,不失为一种有效鉴别肺炎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与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并且外用维甲酸软膏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纯给与维甲酸软膏外用治疗;同时根据年龄、性别相匹配选取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组Hp总感染率为52.33%,其中A组感染率48.84%,B组感染率55.81%,对照组Hp感染率为28.33%,寻常型银屑病组与对照组Hp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P<0.05);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组Hp感染转阴率91.11%,其中A组转阴率100.00%,B组转阴率70.83%,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5.20,P<0.05);PASI评分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5.51±8.46)分、(4.37±2.28)分,B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5.72±8.02)分、(7.33±3.19)分,VAS评分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11±2.49)分、(2.15±1.38)分,B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35±2.04)分、(3.24±1.82)分,A、B组PASI及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PAS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异常型银屑病有Hp感染阳性患者应该考虑同时进行抗Hp治疗,有助于提高异常型银屑病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学龄前期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4-9月于本院接种白破疫苗的学龄前儿童240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全程护理,比较2组接种配合度、疼痛感受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接种配合度90.00%、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3.3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17%、8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疼痛感受评分(3.33±0.62)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0.8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2±0.68)分、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期小儿预防接种过程给予全程护理,有利于减轻接种疫苗后的疼痛感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有效提高预防接种配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配偶进行量表测试,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结果 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配偶SAS评分(44.2±7.61)分高于常模(37.3±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SAS评分结果,将患者配偶分为研究组(SAS>50分)和对照组(SAS≤50分),比较两组间应对方式,研究组自责、幻想、退避的应对因子分(分别为0.29±0.09;0.58±0.12;0.69±0.2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7±0.04;0.31±0.24;0.36±0.17),解决问题应对因子分(0.43±0.19)低于对照组(0.7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配偶的SAS评分为因变量,以各应对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解决问题、幻想、退避的应对方式是影响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配偶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且和其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发病时间≤72 h的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联合治疗组(65例)、亚低温组(59例)、依达拉奉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亚低温组加亚低温治疗,依达拉奉组加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加亚低温和依达拉奉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时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 d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亚低温组、依达拉奉组、对照组治疗前ESS评分分别为(45.22±16.94)、(46.88±22.54)、(47.13±10.92)、(46.94±16.41)分,ADL评分分别为(20.54±14.65)、(20.94±10.93)、(21.83±14.71)、(23.61±18.91)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ADL评分在治疗后30d为(59.57±30.99)分、90d为(74.46±25.61)分,比亚低温组的(43.91±27.61)、(58.13±26.62)分和对照组的(34.58±27.75)、(45.56±26.1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90d比依达拉奉组的(62.83±28.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ESS评分在治疗后30 d为(72.24±14.54)分,与亚低温组的(65.88±17.76)分、依达拉奉组的(65.27±18.02)分、对照组的(60.62±14.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63.08% (41/65),明显高于亚低温组的42.37%( 25/59)、依达拉奉组的41.38%(24/58)和对照组的23.81%(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为9.23%( 6/65),低于亚低温组的10.17%(6/59)、依达拉奉组的12.07%(7/58)、对照组的12.70%(8/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唤醒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调节干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饮食调节干预为基础,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唤醒式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健康信念、自护能力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健康知识评分[(13.94±3.11)分]与观察组[(13.67±3.2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对照组(17.83±4.07)分、观察组(22.66±4.10)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803,观察组t=10.867,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8,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评分中易感性、运动益处、运动障碍的认识、钙益处、摄钙障碍的认识、严重性及健康动机评分分别为(14.32±2.73)分、(15.08±2.45)分、(15.83±2.56)分、(17.11±3.02)分、(16.79±2.95)分、(15.23±2.75)分及(14.09±2.54)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4.27±3.80)分、(15.16±2.23)分、(15.19±2.79)分、(17.03±3.41)分、(16.65±3.14)分、(15.34±2.90)分及(14.26±2.2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8、0.153、1.069、0.111、0.206、0.174及0.319,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评分中易感性、运动益处、运动障碍的认识、钙益处、摄钙障碍的认识、严重性及健康动机评分分别为(18.53±3.16)分、(18.73±3.11)分、(20.55±3.25)分、(21.34±4.70)分、(20.56±3.44)分、(20.55±3.84)分及(17.68±3.13)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2.08±3.50)分、(22.94±3.02)分、(25.71±4.22)分、(25.83±4.75)分、(25.32±3.72)分、(24.18±3.73)分及(21.09±3.3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6.376、5.831、7.216、4.789、5.262、7.124及5.633,观察组t=9.561、13.107、4.685、5.686、11.264、11.833及10.749,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1、6.142、6.127、4.256、5.942、4.289及4.704,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者自护能力中自我概念、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及责任感评分分别为(21.14±4.08)分、(17.55±3.51)分、(25.01±4.46)分、(17.55±3.23)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0.77±4.15)分、(17.59±3.67)分、(25.10±4.52)分、(17.10±3.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2、0.050、0.090及0.621,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自护能力中自我概念、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及责任感评分分别为(25.66±4.13)分、(21.45±3.86)分、(35.33±3.82)分及(21.55±4.70)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30.86±4.67)分、(27.55±4.12)分、(44.81±4.61)分及(25.83±4.33)分,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815、4.728、11.115及4.430,观察组t=10.214、11.527、19.287及10.198,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7、6.384、10.002及4.236,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患者腰椎1~4和髋关节骨密度水平分别为(0.72±0.07)g/cm^(3)、(0.73±0.08)g/cm^(3),观察组患者分别为(0.71±0.08)g/cm^(3)、(0.74±0.09)g/cm^(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5、0.525,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腰椎1~4和髋关节骨密度水平分别为(0.79±0.09)g/cm^(3)、(0.80±0.10)g/cm^(3),观察组患者分别为(0.86±0.10)g/cm^(3)、(0.89±0.11)g/cm^(3),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3.883、3.457,观察组t=7.408、6.675,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1、3.829,均P<0.05)。结论 唤醒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调节干预有助于提高PMOP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健康信念及自护能力,促进患者骨密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